APP下载

张崇岫:战争没有胜利者

2024-09-29郭宇翔

南方人物周刊 2024年29期
张崇岫(1929-2024),安徽。战地摄影师

21岁那年冬天,张崇岫跟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踏上了冰天雪地的朝鲜半岛。与身边扛枪的士兵不同,两台相机——一台徕卡、一台蔡司,加上二十多卷在上海买到的胶卷才是张崇岫入朝的装备。他将装胶卷的袋子像子弹袋一样缠在身上,有人问他,这是什么武器,他开玩笑:“我这个是非常大的手枪。”

这个曾想持枪抗敌的年轻人,也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才举起相机按下快门,为抗美援朝留下了一份历史的底稿。1929年10月,张崇岫出生于安徽巢县。13岁那年,他加入了新四军游击队。1948年,张崇岫被调去了东线兵团政治部的新闻训练班,但直到次年的5月28日,也就是上海解放的第二天清晨,他才用缴获的相机,拍摄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张照片。照片中,解放军第27军的战士持枪伫立在黄浦江边,在他身后是外白渡大桥和上海国际大厦。

“哪里打得激烈,我就往哪里凑。”张崇岫胆子大,不怕冒险,所以他的照片也总是更接近现场。1951年5月16日,在朝鲜,张崇岫跟随第20军60师178团2营5连一夜急行,在12个小时里穿越了大大小小一百多个山头,追上了南逃的敌军部队。志愿军从两侧的高地冲下,直扑公路拦截敌人,张崇岫拍到了这一幕,最靠近镜头的士兵一闪而过,只留下一道虚影。

1950年12月,长津湖激战的第九夜,张崇岫拍下了这场惨烈战斗中的第一张照片。由于设备简陋,夜间拍摄只能依靠点燃镁粉补光,拍完就要转移。转瞬即逝之际,张崇岫拍到了四名士兵的背影,在一片漆黑的背景中,美军中弹的帐篷熊熊燃烧。风险与机遇并存,这是战地摄影的铁律。在拍摄美军弃毁装备时,他被四架飞机盯上,躲在长津湖大桥桥洞下的二十多分钟里,流弹四溅、铁屑横飞,千疮百孔的桥体庇护他渡过了一劫。

张崇岫在长津湖战役中一拍成名。战役胜利后,他独自奔波几十公里追上了先头部队,在咸兴港拍到了中朝军队会师的场面。双方将士拥抱、握手,混成一团,举起的枪支共同指向天空,背后是连成一片的大海和雪山,空旷而宁静。1952年,邮电部发行了一套四枚邮票,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两周年,张崇岫照片的画面入选,被命名为《胜利会师》。

与科班出身的摄影师不同,张崇岫不仅更精通战斗技巧,也更知晓战争的残酷。几十年后,他仍对长津湖战役中一幅未拍下的画面念念不忘:湖边的小山上,遍地埋葬着牺牲的志愿军战士,每座坟墓的木牌上都没有名字,只留下一行字“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为了保密,张崇岫最终放弃了拍摄。

后来,他在《张崇岫摄影作品集》的扉页上写道:“战争没有胜利者,只有死亡者和他们没有姓名的墓碑。”

战后,除了摄影,张崇岫还写过剧本和小说。但终其一生,他的创作重心始终没有离开朝鲜半岛上的人物和记忆。2024年9月6日21时许,张崇岫因脑梗去世,终年9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