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矛盾写故事
2024-09-27董尚元
【高分秘诀】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对于写作来说,矛盾是个宝。小作者邓珞言抓住“过年回哪家”这个矛盾,巧妙构思,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
发现矛盾别放过
文章开门见山,通过矛盾牢牢抓住了读者的心:要过年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催着珞言回家过年。到底去哪里过年?这是一个问题。
珞言牢牢把握住这个矛盾:“如果去奶奶家,外婆肯定会不开心,等待和我玩的小伙伴也会失望;如果去了外婆家,我那喜欢脸红的奶奶只怕脸要跟包公一样了。”貌似珞言无论怎么选择,都会有人失望。真是左右为难,矛盾尖锐,这让我们十分好奇小作者究竟要怎么选择。
描写矛盾有技巧
如果说“矛盾”是一枚硬币,那么细致描写出矛盾双方的正反两面,巧妙铺陈,文章就会更有看点。
文中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的要求是一对矛盾,小作者的两难选择也是一对矛盾。珞言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内心的犹豫挣扎。全文无一处明写“我”很矛盾,却处处都体现了“我”很矛盾。
一方面,外婆家有“我”朝思暮想的菜园子,有可以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一场鹅毛大雪漫天飞舞,菜园里的白菜、萝卜、辣椒兄弟们一个个穿上了白色的战袍,威武极了。我和小伙伴们一骨碌倒在铺满雪花的田野里,与‘蔬菜士兵’混为一体。我们仰望着天空,只见洁白的雪花朝我们扑来。我们张大嘴巴去感受这些雪花精灵,牙齿冻得‘咯吱咯吱’响。”此段描写非常精彩,欢愉之情跃然纸上。
另一方面,爷爷奶奶家是“我”待过的地方,处处都有“我”儿时的痕迹。“他们现在背驼了,头发也白了,我是不是应该趁假期多回去陪伴一下他们呢?”此段描写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通过bb7c2c14363ffe241264f95dbe129769这两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小作者内心的矛盾。两难的境地吸引着读者迫不及待地想看下去,想知道矛盾究竟如何化解。
解决矛盾靠智慧
如何直面矛盾,化解矛盾,这既是写作的需求,也包含着生活的智慧。
面对过年回谁家的千古难题,珞言的处理可圈可点。文章先写了外婆来电要珞言回家吃年夜饭,珞言就决定先去外婆家玩几天,除夕放完烟花后,第二天再去奶奶家,这不失为一种解决之道。但是奶奶的语音微信又把这条路堵死了:奶奶也要珞言回家吃年夜饭。
而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爸爸妈妈也因为过年去谁家发生了争执,并且把选择权交给了珞言。矛盾集中爆发,激发了珞言化解矛盾的灵感。他不想看到爸爸妈妈吵架,于是提出了解决方案:“今年不回老家了,让他们来武汉过年,不也挺好吗?”我们不禁为珞言的聪明拍案叫绝,这确实是一个最优解。
随着珞言一家开开心心地过了团圆年,文章也圆满收尾。回顾全文,矛盾层层递进,描写细腻生动,情感真挚动人,不失为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