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出海转向构建智慧、绿色、负责任的供应链生态
2024-09-27赵爱玲
当前,企业在全球舞台的布局,已从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转向构建智慧、绿色、负责任的供应链生态系统,这既是适应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长期价值创造的核心策略。
7月21日,由中欧供应链创新研究院和国际供应链与国际运营管理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七届战略供应链50人论坛”举行。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中国供应链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显著。中国企业供应链的海外拓展是一项长期且主动的战略布局,旨在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并塑造全球竞争优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表示。她认为,供应链数字化和供应链的ESG(环境、社会与治理)是推动中国企业出海的重要支撑力。
两大出海保障
汪泓在致辞时表示,近年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发生深刻变革,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中国供应链的扬帆出海。她认为,管理全球供应链,要比管理国内供应链难得多,供应链节点的分散和距离的增加,会带来更高的供求协调成本和库存运输成本,管理全球供应链相较于国内供应链更具挑战性,而供应链的数字化,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有效工具。此外,很多欧洲等发达国家,也已经设立了碳排放和碳计算的严格减排法规。只有打好了供应链数字化和ESG的基础,中国供应链的出海才能得到保障。
“中国企业供应链出海的进程,并非被动应对,而是一种长期的、主动的战略布局。”汪泓说。她表示,供应链出海浪潮的背后,既有地缘政治、技术革新、也有成本变化、以及“黑天鹅事件”等外部因素的作用,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塑造全球竞争优势的内在迫切要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协主席、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凌文称,全球各国需在2030年前大幅提高能源效率与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以应对1.5℃温控目标。中国能源结构正逐步优化,非化石能源消费逐年上升,但中国企业在ESG国际评价中仍面临低分挑战,他主张结合中国国情构建ESG叙事,并提倡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数据自动化及透明度。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实施及美国潜在的清洁竞争法案让全球碳减排趋势明显。凌文称,出海企业需积极响应国际减排要求,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碳足迹。同时,加强碳排放数据的监控和管理,准备应对日益严格的国际碳排放报告与鉴证要求,并重视负责任营销,避免“漂绿”行为。
在分享环节,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获得者李霄剑指出,不同于传统供应链聚焦产品零部件,科技战略供应链旨在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从无到有的高端产品创造。他提出工程构想、科技创新、工程研发到产业化的四位一体发展路径。他表示,科技战略供应链有三大基础特征:由工程构想驱动的供应链形成,供应链自身的持续创新与迭代升级能力,以及科学理论与产业需求间的双向促进作用。
上市公司对供应链数字化的战略关注度显著提高
会议现场,中欧供应链创新研究院院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深圳校区)副教务长赵先德发布了《2024中国上Iy0h/xMAfktL7ypSUxtmRQ==市公司供应链数字化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并对其中的核心内容进行了解读。
“中国上市公司对供应链数字化的战略关注度近两年来显著提高,对供应链数字化工具的应用持续增加,所取得的成效也有较高的韧性。”赵先德说。
他指出,那些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灵活调整供应链策略以满足新需求和保障供应的企业,通常是供应链数字化水平较高的企业。而评价一个企业或行业的供应链数字化水平,既要看有没有战略,又要看用了哪些技术,还要看取得了哪些结果。
据了解,报告采用了“战略、技术和成效”的分析框架,涵盖以物质实体为主要经营对象的4105家A股上市公司的500多万条年报和公告数据,时间跨度为2019-2023年。所采用的文本分析方法也比较细致,对数千个供应链数字化相关特征词都进行了提取和分析。
赵先德还谈到,细分来看,一些问题值得引起管理者的重视。例如,产业设置数字化专职高管的比例过去五年来持续下滑,数字化技术应用上过于看重AI而忽视了区块链等同样重要的技术,同时对集成供应链等工具的关注不足,以及部分行业的某些绩效维度还不够理想等。从供应链数字化总分上看,国有企业目前的平均分要低于总体样本的平均分,意味着国有企业的供应链数字化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他强调,当天发布的报告是“供应链数字化成熟度项目(SCDM)”的一项前期成果。SCDM项目是中欧供应链创新研究院联合国际供应链与运营管理学会发起的一个长期项目,希望通过公开信息和数据、案例分析、企业实地调研和专家评估等多种方法的结合,将这项研究从宏观层面深入到企业层面,对更多中国企业的供应链数字化进行更全面的评估。
供应链出海的企业实践
在论坛设的圆桌对话环节,企业家和学者分别就“数字化护航”“应对碳挑战”“产学研合作”三大核心话题展开讨论。
施耐德电气全球供应链中国区高级副总裁张开鹏介绍了施耐德在构建端到端绿色供应链方面的努力和成果。他表示,施耐德自2002年起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战略,不仅在内部运营中力求实现碳中和目标,还推动供应链上下游共同减碳,通过绿色设计、循环经济等措施,加速迈向净零碳。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促使企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绿色实践,实现低碳高效的物流运营。
京东集团副总裁王颖剖析了京东物流在ESG和供应链数字化领域的最新进展及未来战略。她表示,在ESG领域,京东物流通过建设绿色仓储、绿色运输、绿色包装、逆向/回收、绿色办公等绿色低碳供应链环节,利用技术驱动减碳降碳,显著降低环境影响。“京东物流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物流过程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显著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王颖说。
参与“应对碳挑战”专题讨论的必维集团、日立空调、亿纬锂能、极熵科技等企业代表认为,对出海企业而言,响应国际合规监测是企业面临的必要挑战。同时,制造业企业在做好自身降碳的基础上,也要带动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协同降碳。在此过程中,供应链关系管理和数智化技术手段都扮演着关键角色。
参与“数字化护航”专题讨论的富士康、亚马逊、正泰居家、华兴源创等企业代表认为,企业在出海时,集中运营和本地化运营都是行之有效的做法,需要区分好它们的适用条件。同时,出海时的市场开拓和团队招募是关键问题,数字化在这方面能起到很大的助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