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想 创划 创造

2024-09-25冯虞东

现代艺术 2024年9期

“熊猫创酷”工坊是成都市张家巷小学校源于成都地域文化开展的小学师生创意美术活动,其突出成果——“儿童熊猫字体”,那黑白相间的英文字母、数字、标点符号,以及诸如杯垫、冰箱贴、书签等熊猫字体装饰造型的文创衍生品,早已是一张走向全国的靓丽名片。

“熊猫创酷”有四层含义:一是成都熊猫文化的形象体现。比如熊猫颜色和敦厚、活泼、可爱、有趣等特点在学校的熊猫卡通形象“大墩儿”“小豆儿”造型可见一斑,连学校标志也是熊猫造型的组合字母。二是师生原创的童趣体现。艺术化处理“童趣”和字体设计“规范”之间的关系是儿童创意文创物化的难题,师生们在规范化、电子化“儿童熊猫体英文字母”时,通过保留笔画、字形的原型,较好地体现了儿童创意的童趣。三是师生的熊猫创意文创过程中的“众智”体现。源于创客活动的分享、交流、改进,旨在让作品在不断修改调整中汲取众人的智慧,使作品更加趋近完美,学校创新了“众智”这一概念,将其应用到创意美术课程中,并把成果撰写成文章《众智,创意美术课程的新思路——以儿童熊猫字体及衍生设计教学为例》。四是基于“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的“育人”体现。学校把师生的熊猫创意活动分为“创想、创划、创造”三步,创想是对学习生活问题的解决产生想法;创划是提供问题解决方案和对作品的规划;创造是包括教学、制作等活动的实施,是解决方案的作品物化呈现。针对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和需求开展“三创”教育教学探索,推动跨学科融合,梳理校本课程,逐渐形成“三创”教育体系的框架和内容。

“熊猫创酷”工坊是新的教育形势下,师、生、校共同发展的教育创新成果,不仅是学校百年历史的流淌、科创实践传统的赓续、成都熊猫文化的体现,更是时代创新教育、劳动教育、知识普及教育的结晶。学校将在自身努力和各级教育部门、团体、专家的共同关心指导下,不断发展,续创辉煌。

成都市张家巷小学校

成都市张家巷小学校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成都市张家巷小学校“熊猫创酷”工坊成立于2017年,是基于“让生活更美好”理念,面向全校师生开展创意美术教育和“儿童熊猫字体”系列文创产品开发制作的师生团体。6项设计获得国家专利,开发衍生品6个类别30个品种,省区市科研课题结题3项、在研1项。学校多次获省市优秀组织奖,工坊多次获省市创意创新特别奖,领衔教师被授牌“成都社区教育邓利娟熊猫DIY名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