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式出发
2024-09-25杨畅
四川音乐学院舞蹈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舞蹈家协会理事,成都市舞蹈家协会副秘书长,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艺术家,香港艺术节委约艺术家。曾任北京现代舞团舞者/编导;曾出访十五个国家的重要艺术节;荣登《舞蹈》杂志封面“舞坛人物”;作为专家随中国舞协去到云南、青海、甘肃、西藏、延边、福建、四川、北京等地区采风及讲课。
曾荣获第二届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金奖,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巴蜀文艺奖;曾多次荣获四川省舞蹈新作比赛一等奖,四川省青年舞蹈展演一等奖,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小舞剧作品3次入选中国舞协主办的“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计划”并3次登陆国家大剧院首演,5次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3次入选四川省文联年度“百家推优”工程等。
2024年6月5日(芒种)13时30分,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现代艺术杂志社“文艺百家”工程·文艺讲坛2024年第10期(总第82期)舞蹈专场在四川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开讲。本次讲坛特邀四川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编导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杨畅为我们带来题为《从形式出发——现代舞蹈创作漫谈》的讲坛分享。
讲座上,杨老师从现代舞蹈创作的核心要素出发,深入剖析了舞蹈创编中的多种形式。他提到,舞蹈创编可以从道具形式、舞美形式、动作形式、音乐形式、队形形式、戏剧形式等多个维度展开。这些形式不仅是舞蹈的外在表现,更是舞蹈情感的载体和传递者。
杨老师在讨论“从形式出发”的创作过程时,强调了寻找形式的重要性。他认为,情感的多变性为舞蹈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选材和选故事则是将这些情感具体化的关键步骤。他举例说,同样的故事可以从不同的形式切入,以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在编创过程中,动作、音乐、戏剧结构等元素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共同构成了舞蹈作品的整体风貌。
那么,如何寻找形式呢?杨老师给出了几点建议:首先,要细致观察生活,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事物的独特之处和美感;其次,要关注艺术活动,如艺术展览、电影演出、采风活动等,以获取丰富的艺术素材和创作灵感;再者,从文学艺术作品中发现形式,如文学、书画、雕塑、建筑等;最后,要探索世界,从生态地理环境、科学技术创造等不同角度寻找新的形式和表达方式。
杨老师特别强调,从形式出发进行舞蹈创作时,要将自己处于一个“敏感”状态,让自己富有“艺术知觉”,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这个世界。他鼓励大家要勇于尝试和探索新的形式和手法,不断挑战自我和突破传统,以创造出更加独特和富有感染力的舞蹈作品。
杨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多年的创作经历,特别是2012年创作的舞蹈《或许您也?》和2019年创作的舞蹈《年轮》两部作品。这两部作品的变化让他从“我”到“我们”、从“小我”到“大我”,这个转变过程体现了杨老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和责任担当。杨老师表示,他并非违背初衷,而是将自己的视角释放在更广袤的空间,承担起更多的文化传承责任,为中华文化传承发展贡献四川力量。正是这样的理念,催生了他的另一部力作《塑骨》,该作品荣获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塑骨》以舞蹈书写了国家级非遗“泸州分水油纸伞”的传承,展现了巴蜀人的骨气和中华民族的志气,以肢体语言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杨老师说道,“我们要从传统中汲取营养,以新的艺术手段形成新的艺术视觉,使传统与现代产生化学反应。”
最后,杨老师与现场观众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验和心得。整个讲坛气氛热烈而融洽,大家都表示受益匪浅、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