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翠云廊》:微纪录片的叙事特色赏析

2024-09-25周子渝

现代艺术 2024年10期

近年来,随着现代技术手段的进步及新媒体矩阵的搭建与完善,微纪录片以其短、平、快、新的个性化特色,在当下日趋丰富的视频内容创作浪潮中脱颖而出。比起传统纪录片,微纪录片体量较小,其具体时长虽未得到国内学界、业界的统一,但“1—25分钟的时长有弹性的包容度,对于纪录短片来说方显其微”(王春枝.微纪录片: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新样态[J].电视研究,2013(10):49-51.)特征俨然深入人心。

作为甲辰龙年的开年主推节目,系列微纪录片《翠云廊》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策划与制作,以每集5分钟,一共5集的微体量,采取趣味且富有特色的影像叙事策略,一方面向观众提供了一个全新、多元、灵活且生态的叙事视角,另一方面从凝练的时空选取中搭建叙事结构,从而切入千年古蜀道“翠云廊”段的历史脉络、文化内涵、人文变迁、诗词寄托及背后的故事。

视角:主、客观视点交错的叙事手法与情感体验

今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一带的“翠云廊”一名,源于清代文人乔钵的同名诗作。诗人时任剑州知州,路过这古柏丛生的壮观风貌,触景生情地写下“翠云廊,苍烟护。苔滑荫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这句诗似乎既为这条兼具生态与人文的葱郁盛景做了注脚,也给予了纪录片《翠云廊》在视觉叙事和审美体验方面的灵感线索。

作为“迄今为止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道路交通系统”,有着“陆上交通活化石”之称的翠云廊,无疑蕴含了深厚的历史痕迹与磅礴的文化支撑。但纪录片《翠云廊》却没有完全采用历史题材所惯用的全知全能视角,而是有所创新地率先铺垫出一棵古树、一位古人——以有限的主观视角叙述拉开序幕,吸引观众踏上这条古道的探寻之路,再逐渐由微观叙事过渡到宏观叙事,视点交替地引出见微知著、知古鉴今的宏大主题思想。

《翠云廊》第一集选取了古道上最为著名的参天柏树——2300岁的“剑阁柏”的拟人视角,赋予其主动讲述故事、印证历史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借助生动的第一人称旁白,让观众在古树娓娓道来的口吻之下,深入了解古蜀道自战国以来的千年历史,以及从秦始皇时代起始种松柏的“行道树”使命,指出它仅是此道上两万多株古柏中的一员,以点带面、以局部见整体地展开中国历史与生态古木的千年对话,进而使观众对剑阁柏的沧桑历变产生更深的情感共鸣与对生态的思辨。

《翠云廊》从开篇起就将古蜀道上的一草一木与其他历史印记,置于与观众同一语境的内聚焦视点之中,调动观众对后续情节发展的好奇与兴趣。这在第二集代以“铺兵”的第一人称视角叙述中,得到了更为淋漓尽致的技术体现与情感体验。透过模拟游戏视角的主观镜头,观众仿佛化身千年前传送公文的一位铺兵,以日夜奔走的移动镜头和喘息不止的主观音效,沉浸式地再现了这条连接川陕重要道路上,曾接力奔跑、快速传信的驿站与急递铺历史。而限知的主观视角叙事特色亦在此集发挥了作用,铺兵提及当差的“抄手铺”时笑叹:“此‘抄手’与四川小吃无关,这里古时又称‘叉手铺’,叉手是一种房屋的建筑构件。”但至于“叉手”何时传成了“抄手”还立碑为名,他也不得而知。体现出第一人称限知视角的真实度与可信度,启发和激励着观众自行探索。

结构:历史线性脉络与古蜀道区域空间的双重建构

侧重展现人文历史的文化类纪录片,可视作是不同文化与纪录片形式的有机融合,在摄制时,不能只是简单地照搬现实来进行记录,而是要在保持真实性的同时,实施一定意义上的故事化讲述策略。因此,哪怕是仅5分钟的微纪录片,也有可能串起非连续性的事件和跨越地域的故事。在缺乏像故事片那样线性线索明晰的情况下,纪录片的创作十分依赖叙事策略中的叙述结构技巧。

《翠云廊》的叙事时空架构可谓是浩瀚无垠:从时间方面来看,故事中心始发自战国时期的修道种树,绵延至当下的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从空间角度而言,古蜀道是从西安翻越秦岭和大巴山,经汉中盆地通往成都平原的交通网络,仅翠云廊一段就长达150千米。在如此庞杂恢宏的背景铺垫下,《翠云廊》选择了时空切片的方式,根据侧重内容进行板块式结构的分集聚合,以“古柏”“铺兵”“广元”“剑门”“剑州城”的分集小标题排列,再分别对应历史、交通、交融、诗歌、生态等特色主题。这些板块结构既可以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特色内容。各叙事板块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间或因果联系,但是通过各板块的共同叙事,可以准确地反映出一部纪录片的主题,真正地做到了一叶相依、一脉相连,适应于当下更为灵活多样的新媒体投放与传播形式。

实际上,《翠云廊》每一集的板块叙事结构有较为明显的线性时间指示和限定空间提炼,也因此构成了单集中结构要素与内容呈现的有机整合,使叙事逻辑和讲述方式变得轻松易懂。例如第四集聚焦“剑门关”一地,以李白《蜀道难》的诗句开场介绍古蜀道上最凶险的一段,引出这里所见证过的无数历史瞬间和文人墨客的壮志凌云——从公元756年,战乱中唐玄宗李隆基携御林军蜀道逃亡,待风波平定后返程途中写下《幸蜀西至剑门关》的故事;到公元759年战火再次纷飞,杜甫逃亡入川时作诗《剑门》,抒发百姓流离失所、国家破败凋敝的惆怅情绪;再到公元1172年,宋代诗人陆游抗金未果、壮志未酬,路过此处不禁提笔造就一首《剑门道中遇微雨》……正如该集结尾处的点题旁白,“境遇不同,诗风也不同,诗人在变,山河不变”,从而升华出《翠云廊》“从蜀道而来,从历史中走来”的整体时空建构模式与历史思辨内核。

结语

时长短是微纪录片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在短小的容量里展开宏大主题叙事,也因此成了该类型纪录片创作的难点之一。尽管篇幅简短,微纪录片的呈现内容和艺术表达手法却在不断更新迭代,涉及传统文化历史类的典范案例亦在推陈出新。

从2018年的《如果国宝会说话》,到2021年的《中国微名片·世界遗产》,再到2022年以后“扎堆”出现的《画里有话》《“字”从遇见你》《来龙去脉》等,以及本文所论述分析的《翠云廊》,均体现出——即便是在五分钟左右时长的小体量模式下,素有深厚底蕴的中华传统文化,依旧可以借助“视听切片”的微妙视角和叙事策略,以细腻、深入、创新、独特的视角,带领观众发现不一样的传统文化与历史故事,在润物细无声中汲取精神力量与美学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