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韵生动 笔笔有根

2024-09-25朱良志

现代艺术 2024年10期

徐光聚

1974年生于河南南阳。现就职于山东师范大学,合作研究生导师,炎黄艺术馆艺委会委员,黄胄美术基金会副秘书长,荣宝斋画院特聘教授,荣宝斋画院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出版《当代画家精品集——山水徐光聚卷》《当代逸品十家——徐光聚卷》《徐光聚山水画精品集》《中国当代名家画集——徐光聚》《灵气所钟——徐光果秀美临的与生》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央党校图书馆、国家画院、北京画院、炎黄艺术馆、黄胄美术基金会、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潍坊市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徐光聚先生是当代著名画家。其山水,放旷与细腻兼具,古拙和秀润并存,独具面目。他的画,出入宋元,膺有古风;重视直接感觉体验,又有活泼面貌。古人云,观画看气局。光聚的画风味朴拙,格局宏阔,不少长卷和大立轴,给人高视阔步之感,一些小品,如古松、假山,也有不凡气度。

我第一次见他的画,是在一位朋友家,那是一巨幅山水,我当时就为画中恢宏阔大的气势所吸引,但同时给我深刻印象的是,他画中严谨的法度。后来我得知,他是一位极为用功的画家,视作画为修行。为人沉静,不事张扬,每天主要生活就是琢磨画。或沉浸于外在山水,或优游于大师名迹,都凝结在他笔下的溪山中。他遍临宋元以来大师作品,尤多得于文人画家的智慧。在他画里雍容大度的腾挪中,你或许可以看到巨然等的影子;通过他笔意迟迟、惜墨如金的表现,似也能读出倪瓒等的意味。

他作画,文心如发,真正做到一丝不苟。即使是鸿篇巨制,也会注意每一个字句的落实。读他的画,让人真正理解什么是笔笔到,笔笔有来龙去脉,丝丝入扣,气脉贯通。他细润的笔致,有时淡逸如青烟,能带着看画人作轻云浮荡,浮于邈邈天宇;有时又舒卷似细浪,甫一深究,你会顺着淡淡涟漪,渐渐弥散,直有汇入大海的感觉。大能放,细能收,不疾不徐,从容开步,大气局和细格法相融相即,我觉得这是光聚绘画的突出特点。

最近读他以临朐八景为素材创作的一批作品,深感他的绘画又进入新境界。这批画画了近两年。这近两年的时间里,他走遍山东临朐的山山水水,熟悉当地的每一片山林,每一湾绿水,他为这片土地深厚的历史积淀而感动。这里有号称东泰山的沂山,被誉为五镇之首,据说黄帝、舜、周穆王等曾来此封禅;这里的丹山,传说是唐尧之子丹朱的封地。这里还有迤逦不尽的美景,如风景奇绝的石门坊,被人赞美为“仙山”的尧山,等等。

光聚先生不是实写其景,而是表现他感觉中的世界。他用一颗诗心来融会这山川风物之美。他的画,与其说是看出的,倒不如说是心里体会出的,是他真实生命浸润出的。他画得认真,画得细腻,画出了山川风物的风采,也画出了他性灵中的丘壑。如册中《秋醉石门层林染》,大立轴,是极有感染力的作品,给我的是“漫天红树醉文章”的感觉,使我认识到,光聚在严谨格法外,还有浪漫一面。看画中,飞瀑如雪,山岚叆叇,山峦垂直地向天际延伸,云水轻笼慢回,缠绵地向大地,向人的心中绵延。白色烟雾与红色山林,就这样氤氲在一起。画的是人间物,却有仙灵气;画的是临朐的景,流出的是心中的潺湲细流。他的一些松石小景画,很耐看,真是不求秋思足,但得明月多。文人意趣,天地怀抱,荡漾在笔底。如其中的一幅古松,霜皮雪干,夭矫离奇,没有一片叶,却透出古朴天真的活泼。他卓越的笔墨功夫也于此得见。

光聚先生是认真的人,又具慧根,那么用力用心,在人生最风华的岁月,他的艺术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他的笔下一定会有更多激动人心的“好风景”。

徐光聚重视留白。徐光聚的留白不当是无画处,更在山石肌理的空白处,他不做重墨渲染,只以淡墨燥笔一路写去。徐光聚的山水,水以留白表现,云以留白表现,山体的前后也以留白表现。留白方法的灵活使用是徐光聚山水境界清朗的首要原因。其实这一方法明末清初的弘仁运用得最为到位,不过徐光聚在此基础上又更进了一步。

徐光聚山水的笔墨肌理明晰。他的笔墨极力避免混杂芜乱,不交叉,不堆积,墨色清淡,或少施淡色。一意“清”风。不管是淡墨还是重彩,以淡为基调,清透纸墨。

徐光聚的山体结构清晰,树木等物象前后左右交代明晰,总体给人清朗润泽之感。徐光聚的山水在施色上光一个淡墨色就分出多种,前后交代清楚,远近墨韵通过不同的淡墨之色表现得韵味无穷。不管是多么繁杂的树木,徐光聚都力争做到交代清楚明晰,不芜杂就有“清”朗之气。

徐光聚山水总的来说是立足经典,深入研习经典,把握传统的总的审美基调,其实这就是最好的继承。

——聃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