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权杖交接 王朝开启

2024-09-24

当代体育 2024年6期

2014年杜塞尔多夫世界杯,张继科和马龙会师决赛,这是两人在三大赛决赛中的第一次交锋,是宿命般的相遇,是命运纠葛的转折点;乒乓球世界的权杖交接,就在那之后悄然发生。

在此之前, 张继科连续在2011年5月的鹿特丹世乒赛和11月的巴黎世界杯上拿下男单冠军,并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拿下男单金牌,完成“大满贯”。从2010年世界杯第一次出战“三大赛”,到2013年巴黎世乒赛卫冕男单冠军,当时张继科参加了两届世乒赛、一届奥运会和三届世界杯,五次三大赛全部进入决赛且四次夺冠,效率超高。

2014世界杯男单决赛,张继科和马龙都憋着一口气。

已经完成大满贯的张继科,被认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2011年鹿特丹世乒赛和2013年巴黎世乒赛,在半决赛中挡住马龙的人都是王皓。从2010年世界杯决赛负于王皓之后,张继科连续四场三大赛决赛,都是赢的王皓。而他对马龙的胜率,并没有那么高。赛前伤病缠身的张继科,又给自己上了一针封闭……

相比之下,马龙当时的处境更难。迅速成长为中国男队的绝对主力之后,马龙却总是和大赛冠军擦肩而过。前有“二王一马”垄断了三大赛冠军,2009年、2011年和2013年世乒赛男单,马龙连续三届都是半决赛输给了王皓,后有2008年底杀回国家队的张继科异军突起。2012年伦敦奥运,张继科和王皓上了单打,马龙只拿到一张团体门票。同年年底的利物浦世界杯,马龙夺得自己首个三大赛单打冠军,但舆论说,“张继科和王皓没有参赛”……

最痛苦的时候,马龙也说,“怀疑自己到了顶点,想到了退役。”

人在低谷中,只能赢球,不能输球。彼时哪怕一场乒超或是公开赛的“爆冷”,都能让马龙难过很久。更别说,世界杯单打决赛,决胜局爆分,输给一直压着自己一头的同龄对手。

世界杯决赛,大比分3-3战平,第七局的比分最终定格在12-10,获胜的张继科一脚踢碎了场边的广告牌肆意庆祝。而另一边的马龙,默默收拾球包离场。

多年之后,和马龙相熟的乒乓球条线记者写道,“张继科踢碎的不仅是挡板,还有马龙的全部自信。”

回国之后,马龙浑浑噩噩地又输掉了全锦赛男单决赛,这一次输给了樊振东。也许是在当时只有18岁的樊振东身上,马龙看到了刚刚成为世界冠军时候的自己;也许是同样暴力反手体系的樊振东,让他看到了挥之不去的张继科。

马龙哭着说:“我为什么要打乒乓球?如果不打球,我不会这么痛苦。”

这句话, 后来成为了马龙前半段职业生涯的总结陈词。但马龙没有就此沉沦,看上去前有王皓、张继科压着,后边樊振东已经冒头,甚至,你都不知道他是靠着什么样的动力和信念,但马龙还是走出来了——从逆境之中,绝境之中,走了出来。这是一个运动员、一个人,真正骨子里的坚韧,最为可贵。

这种坚韧, 决定了在奥运决赛那种决战中面对外协,落后的时候,是往前走杀出血路,还是退后一步跌下悬崖。这是竞技体育最美的一面,绝境之中不后退,不放弃,热血战斗,呈现了一个普通人为了梦想变身英雄的过程。

就像马龙以35岁高龄夺得世界杯男单冠军时说的:“任何时候,都有比放弃更好的选择。”

2014年杜塞尔多夫世界杯决赛之后,走过顺境、走过逆境、走过瓶颈期、走过低谷期,马龙给自己杀出了一条血路。2015年苏州世乒赛,马龙的第五次单项世乒赛之旅,先后力克印度选手阿拉米扬、法国选手莱贝松、希腊选手吉奥尼斯,复仇韩国削球手朱世赫,战胜中国香港选手唐鹏,之后就是半决赛战胜樊振东,决赛战胜方博。

终于,2015年5月3日,马龙加冕世乒赛男单冠军。

世乒赛男单冠军奖杯,名为“圣勃莱德杯”(St.Bride Cup),由原英格兰乒协主席伍德科先生所捐赠,以伦敦圣勃莱德乒乓球俱乐部的名称命名。Bride在英语中,意为新娘。因此,世乒赛男单冠军,也被戏称为迎娶“新娘杯”。

从2006年成为世界冠军,九年之后,马龙终于迎娶了自己的“新娘杯”。2015年的苏州,站在马龙左边的是亚军方博,站在马龙右边并列第三名的是张继科和樊振东。男单的三个时代汇聚于苏州世乒赛的领奖台。

颁奖之后, 方博跟马龙说“(奖杯)给我看一眼”,马龙笑着把自己第一次捧起的“新娘杯”给方博看了。这一眼万年,方博和“92一代”的顶峰止于此。左侧领奖台季军位置,张继科和樊振东并肩站着。半决赛中,张继科负于同门师弟方博,而樊振东则在自己的第二次世乒赛单打之旅中又输给了最终的冠军,2013年以16岁的年纪首次出征世乒赛单打樊振东输给了张继科,2015年他又输给了马龙。那个时候无忧无虑的樊振东并不知道,自己和马龙一样,最终也是在自己的第五次世乒赛单打之旅中,才终于迎娶“新娘杯”,甚至还被“新娘杯”的盖子砸了头……

王皓、张继科、马龙、樊振东,构成了中国男乒从2010年至今的故事主线,其中马龙以其双圈“大满贯”的无上成就,成为这十多年故事里的绝对男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