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窄口灌区:书写豫西水网新风采

2024-09-23苏雪兰

中国周刊 2024年9期
窄口灌区一干渠

灵宝市素有“十年九旱”之称,自古以来饱受水旱灾害之苦。1958年10月,灵宝县委决定“筑坝拦涧河,引水上西塬”。4万建设大军从全县四面八方迅速集结到工地,在努力与拼搏中,铸就了一座窄口水利丰碑。“宁叫拉断绳,不叫车子停”“为了涧水上西塬,累断筋骨也心甘”这些口号至今仍回荡在灵宝大地。

为提升灌口效益,充分利用弘农涧河水造福灵宝人民,改变灵宝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窄口灌区相继实施了一期、二期、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工程,延伸灌区渠系,扩大辐射范围,建成总干渠1条长32.33公里,干渠4条长46.98公里,支渠29条长136.93公里,建筑物900余座。自此,窄口灌区芳容初显,清冽的弘农涧河水顺渠而下,滋润着灵宝大地,为农业稳产高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构建渠系网络

窄口灌区统筹“地处黄河流域、水源地表化、水高地低、功能齐全、三产融合、窄口精神”六大优势要素,谋划的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进入全国“十四五”重大农业节水供水工程规划,除中央预算内资金外,地方投资全部通过发行专项债筹措到位。

管理单位按照“一体两翼、三区互通、七渠联调、全域提质”的工程总布局,着力构建窄口灌区渠系网络。

一体两翼就是以窄口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为主体,以工程补短板和机构强监管为两翼,全面提升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三区互通就是打通窄口灌区、小河灌区、沟水坡灌区连接堵点,贯通主脉,互联互通,真正实现窄口清水“跨弘农越阳平抵好阳”的初心和使命。

七渠联调就是按照节水优先的要求,对总干渠、一干渠、东干渠、跃进渠等实行统一调度、科学调度、联合调度,更好地服务农业用水、生活用水、工业供水和生态补水,确保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全域提质就是要恢复30万亩灌溉面积,整合要素,协同发展,在灌区覆盖范围内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助推高质量发展。

推进规范化建设

灌区建设,三分靠建,七分靠管。窄口灌区管理单位依托现代化改造项目建设,以数字灌区建设为重点,以加快事业单位改革为突破口,以灌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核心,着力构建与促进灌区效益发挥相适应的水管服务体系,软件硬件齐头并进,打造窄口灌区信息网络,推动灌区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锁定数字灌区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自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建设以来,窄口灌区按照数字孪生水利建设“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基本要求,有条不紊,精准实施,奋力将“一张网、一组图、能指挥、会调度”的窄口数字“蓝图”一点点变为现实。现建有调度指挥中心、灌溉保障中心各1处,分中心3处,开发完成配套软件平台,建设各类信息化自动化监测、远程控制设备200余台套。

田间节水灌溉

2023年6月,灌区管理单位改革取得新突破,灵宝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灵宝市窄口灌区灌溉保障中心,明确职责为做好灌区内渠道及各类配套设施的管护工作,为灌区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夯实了组织保障和人才保障。

锚定管理体制建设,多措并举提效率。灌区管理单位不断探索工程建后管护模式,采用专管与群管、灌溉保障中心、分中心与农民用水者协会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实现灌区干、支、斗、农、毛渠道管理范围全覆盖。

坚定高标准管理,引领高质量发展。灌区管理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干渠管理分段明确责任人,严格落实渠道管理“六个严禁”,确保窄口灌区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建设管理水平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灌区管理单位先后荣获“河南省大中型灌区标准化规范化一级管理单位”“河南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先进集体”“河南省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等称号。

助推高质量发展

窄口灌区秉承“服务为本”的发展理念,努力做到“农业灌溉保民生、工业供水增效益、生活供水强服务、生态补水优环境、富余水量多发电”,综合效益和自身效益取得“双丰收”,实现年均实灌面积20万亩次,年均农业灌溉水量3000万立方米,工业生活供水2000万立方米,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注入“水”动力,在灵宝市乡村振兴新征程上提供了有力水源保障。

立足本职,真情服务群众。灌区管理人员真正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以真心热情的态度将灌区服务工作做实做细。每年开展“为民服务我出彩,群众满意在田间”活动,面对群众不同的供水需求,采取错峰、轮灌、突灌等措施,保障供水需求,得到了灌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统筹推动,助力乡村振兴。灌区管理单位着力实施灌区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和稳定灌区粮食生产能力,同时与农业农村部门沟通协调,加强田间水利工程与灌排骨干工程的配套衔接,优先在灌区覆盖范围内建设高标准农田,形成从水源到田间完整的灌排体系,解决好灌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两手发力,拓展效益空间。逐步由单一农业灌溉供水向工业、生活、生态等多功能多用途供水转变,探索以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拓展灌区发展新空间,开辟灌区发展新路径,增强灌区发展新动力。

窄口灌区二干渠

绿色发展,绘就水乡画卷。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近年来,灌区管理单位为穿城而过的灵宝人民母亲河——弘农涧河年均补水800万立方米,河道水环境明显改善、水乡景观明显提升,为灵宝水系健康、灵宝人民幸福指数的提高贡献了力量。

赓续水文化血脉

为纪念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灵宝人民战天斗地、改造自然、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管理单位深度挖掘灌区、水库建设光荣历史,编撰了《窄口水库志》《灌区水利志》,提炼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窄口精神”,建设了窄口水库纪念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新时代下,继承和发扬优秀水利文化,为建设美丽灵宝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灌溉工程日新月异,窄口精神历久弥新。灌区管理单位深感加强水利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坚持将水文化建设纳入灌区现代化建设体系,将水文化与工程有机结合,焕发窄口灌区勃勃生机。横跨弘农涧河230米的弘农渡槽,声势宏伟,经过改造后,旧貌换新颜;引水总干渠边,建迎水亭,铺巡渠路,设安全护栏,提升渠岸环境品位,打造优美水系景观;通过楹联匾额、立石刻字、建筑铺装等,围绕灌区历史打造灌区文化亮点,增强群众认同感;拓宽水文化宣传渠道,激励灌区群众更加知水、懂水、亲水、爱水、护水、节水,不断提升窄口水文化影响力。

窄口灌区总干渠

渠水水波荡漾流淌不息,渠道蜿蜒生动绵延不绝,勾勒出一道“渠畅、水清、岸绿、景美”的靓丽风景线。回望历史,水利建设者们展现出了与自然搏斗的惊人勇气,为灌区发展夯实了基础底蕴。再看今朝,窄口灌区管理单位将不断“补短板,固底板,锻长板”,建设现代化灌区,助力乡村振兴,助推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灵宝提供强有力的水务支撑。(本文作者单位系灵宝市窄口水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