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涉侨检察公益诉讼的“时、度、效”

2024-09-22邱景辉

方圆 2024年16期

“时、度、效”的有机统一,是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高质效办理的重要标志之一。办理海内外日益关注的涉侨检察公益诉讼案件,尤为如此。

乘势而上、顺势而为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对文物保护法进行修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修改,一并考虑)也已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第二类项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完善港澳台和侨务工作机制”作出专门部署。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国侨联正在就加强涉侨检察工作构建协作机制。

这些新形势新任务,对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强化对涉侨文物和文化遗产,特别是侨乡革命文物、传统村落、历史风貌建筑和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司法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024年8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祖籍浙江宁波的香港企业家的回信公布当天,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就组织开展对“宁波帮”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题调研,现场指导宁波市检察院和宁波市镇海区检察院顺应时势、把握时机,总结推广“检察公益诉讼+综合分析报告”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将检察监督成果纳入人大基层单元“数字驾驶舱”等成功经验和朱枫烈士墓、侨领应行久故居保护等典型案例,结合“宁波帮”在金融证券、反垄断、知识产权、公益慈善等领域的资源优势和优秀传统文化,在新起点上谋划和推进系统保护工作。

40年来,从全世界的“宁波帮”到“一切关心浙江发展、关心宁波建设的海内外人士”再到全体中华儿女,从帮宁波建设到帮浙江发展再到帮中华民族复兴,“宁波帮”的“主体”和“主业”不断拓展。在新时代保护传承利用好“宁波帮”文化,对于“完善港澳台和侨务工作机制”具有示范意义,可以广泛凝聚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团、港澳台同胞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发挥各自优势,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改革开放大局,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这也为做好涉侨检察公益诉讼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坚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善于从籍贯、姓氏、方言、民俗、职业等同源性中找准涉侨公益保护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守护好海内外乡亲的根和魂,就能让中华文脉不断增强活力和实力,推动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行稳致远。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精准规范开展涉侨检察公益诉讼,要牢牢把握“公益保护”的核心,增强执法司法的协同协作,统筹兼顾海内外各方利益,争取以更高效率、更小成本实现最佳办案效果。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重磅推出《从两高报告看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新实践》,其中专门指出,国家文物局与最高检同频共振,指导福建、广东等地开展涉侨文物保护公益诉讼,重点针对相关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和古村落以及侨批、银信等文物和文化遗产,协同破解职责不明、养护不力、利用不足等难题。广东江门检察机关运用公益诉讼助推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保护综合治理,广大侨胞高度认可、踊跃捐款修缮。

2022年6月,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检察院线上向侨领反馈涉侨文物保护公益诉讼工作情况。(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福建省泉州市检察机关聘请66名检察护侨联络员,挂钩联系重点侨企765家,构建“守护乡愁记忆、维护侨胞权益、护航侨企发展”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代表夏泽翰称赞中国一直走在文化遗产司法监督和保护的前沿,列举中国检察机关保护“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和“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等世界遗产的显著成效,充分肯定中国独特的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体现了对保护文化遗产和促进环境管理的深刻承诺,确保了问责制和负责任的治理,彰显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致力于保护和弘扬全球历史文化的决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最高检在2024年6月8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发布的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中的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检察院督促保护涉侨文物行政公益诉讼案。针对1929年由华侨捐资建设的梅阁码头旧址出现地基沉降、梁柱开裂、墙面剥落等现象,作为集体资产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的责任主体梅阁村委会缺少修缮资金,因其产权非国有、保护级别低,当地主管部门监管动力不足,检察机关通过“检侨联络站”邀请海外侨领参与 “云听证”,并借助办案进展的海外传播,经梅阁乡亲联谊会发动海外华侨捐款180万元弥补了资金缺口。

2024年6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审议的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中新增规定,“国家健全社会参与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投入文化遗产保护”。江门市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引导社会力量多元参与、传承发展捐赠文化等有机融合,探索破解涉侨文物管理维护困难的有效途径,对完善立法提供了实践依据。

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检察院办理某侨建校舍处置纠纷案,召开检察宣告会向相关部门释法说理,推动各方力量共同维护侨胞的合法权益。(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然而,各地侨乡仍有大量类似梅阁码头这样未定级的不可移动文物,有待加强系统保护。对此,办案检察官对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中关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提出核定公布文物保护单位或者登记公布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的建议”的规定寄予厚望,期待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借助文物保护领域“益心为公”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共同推动涉侨文物“应保尽保”,更多涉侨文物被依法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预防为主、标本兼治

除了涉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检察公益诉讼还积极探索办理涉及华侨慈善公益捐赠款物管理使用安全和华侨医院、华侨学校公共卫生安全、公民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涉侨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和地理标志产品等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在办案过程中,检察机关注重抓前端、治未病,用足用好检察公益诉讼预防功能。同时,坚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把解决问题进行到底。

浙江省青田县检察院针对当地侨乡进口商品城入驻商户为归侨侨眷,有的对国内食品安全监管政策不够了解,存在进口食品未张贴中文标识、“临近保质期”等问题,有的因此遭受恶意索赔,对商城商誉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形,充分发挥“检侨之家”平台优势,从规范进口食品安全管理入手,通过检察公益诉讼护航侨资侨企健康发展。

9d3d46c1592dae8c3859cd2b0edba8bc4638802ba42579f869b7a12d7347832b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检察院检察官实地查看涉侨不可移动文物古巴桥、梅阁码头旧址,了解文物现状、修缮及活化利用方案。(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检察院针对华侨捐建的校舍闲置后流转盘活中存在的捐赠权益保护不到位等问题,迅速启动了“检察护侨”机制,通过检察公益诉讼防止国有财产流失,维护捐赠人的合法权益。

为了感谢把海外侨胞当作亲人,真情用心守护涉侨文物的检察机关,美国旧金山华侨蒋康荣寄来亲笔“家书”,并为涉侨文物保护捐款。这段“新时代侨批”传为佳话。2024年3月5日,最高检联合央视在《今日说法》两会特别节目“法治新征程”第一集推出《涉侨文物公益诉讼》,在海内外引发热烈反响。修缮完工的梅阁码头,如今成了江门侨胞回乡和外地游客的热门打卡点,真正实现了“让旅游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的共赢效果。

在保护好国内的涉侨文物和文物遗产同时,为保护好境外的唐人街(诸如广东、福建)、会馆等物质文化遗产和“送王船”“舞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检察方案,借助华侨追索流失文物,或许是从涉侨检察公益诉讼向涉外检察公益诉讼拓展的重要路径和方式。(作者系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副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