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论文写作之美“言”有术

2024-09-20陈瑞红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4年7期

古语云:“百炼成钢,千炼成句。”长期以来,议论文写作中常出现以下弊病:一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二是口语化、生僻化;三是句式僵硬,以叙代议。针对这些问题,学生在撰写议论文时应注重词语的精美、句式的灵活、修辞的巧妙运用,力求达到文采与内容并重,说理透彻而深刻。

一、扮靓词语,巧施粉黛

一篇优秀的议论文应具备语言坚定有力、用词精准的特点。在写作的过程中,应注意精心遣用词语,典雅、严密,让文章更具哲理性,语言更富有表现力。

1.精选词语,准确严谨

议论文的核心在于说理。其中,有理有据、以理服人是议论文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在语言表达上,要注意语言的概括性、逻辑性。以《劝学》中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无过矣”为例,“必有”“无过”两个词语的语义指向明确,不武断。再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中的“吾”不能替换为“吾侪”,这说明论证要有典型性。由此可见,在议论文写作中,要精确地选用程度词、范围词等,并对词语进行恰当的限定,以确保自己的主张或者结论的正确性。例如,以“人生中的小确幸”为题,我们不妨对观点添加限定词,从而明确自己的观点,强化语言表达。例如,“不可或缺的小确幸”或“小确幸中的幸福”,进而对“不可或缺”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小确幸”与“幸福”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从而深化对观点的思考。

2.善用成语,铿锵有力

一篇优秀的议论文应当表达丰富、说理深刻。成语作为汉语的精华,具有典雅、简洁和意蕴丰富的特点。在议论文写作中,要善于运用成语,以展现语言的气势和魅力。例如,以“求真”为题,论述的时候可以适当使用成语,以增强语气。例如:

沽名钓誉不可取,求真务实方为真。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过于注重形式,过度强调效果,沽名钓誉者有之,假仁假义者不乏。例如,春秋时期,晋国权臣赵简之为了表仁慈之心,命令百姓捕捉斑鸠送往府中,以备来年初一放生。于是,各地百姓纷至沓来,争先恐后地进献斑鸠,阿谀奉承。为了放生,反而导致无数斑鸠被打死,此举荒唐至极!“名”为行善,实则行恶,只顾虚名而不重实,其害何其深也!

二、活用句式,错落有致

清代李渔曾言:“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一篇优秀的议论文应当注重句式的灵活运用,追求简洁而意蕴深远,让阅卷老师如食甘果、如饮冽泉。

1.长短句结合,错落有致

从句式的字数来看,长句字数较多,内容丰富,阐述事理深入有力。短句字数较少,表达简洁明了,阐述事理快速清晰。在议论文的论证过程中,灵活运用长短句,可以彰显语言的韵律美。例如,以“以无我之境,立德修身”为题,可以这样写:

有我之境则见天人,无我之境方见真我。古代的圣贤君子在无人之境中立心修德。屈子被放逐,将诗人的爱国天赋抽象为求索的道路;墨翟站在人类道德的制高点,倡导兼相爱、交相利,凝聚成人类命运的共同体;苏武持节立在北海之上,一片赤胆忠心;孔夫子周游列国,教导三千弟子立身修德。古代先贤立心做人,大都追求“无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众生自得其乐。

2.整散句结合,富于变化

为了使文章结构整齐中富有变化,生动感人,引人入胜,在议论文写作中可以采用整散句结合的形式。整句指的是结构相同或者相似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形成一对或一组句子,这样的句子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节奏协调。例如,“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散句则是指句式灵活,长短不一的句子。有效使用整散句,有助于表意深刻,语意连贯。例如,以“境界”为题,可以这样写:

境界是做人的准则,亦是心中的信仰。古代的圣贤君子都拥有崇高的境界。孔子追求“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墨子以人人平等为原则,倡导“兼爱”;屈原踏上漫漫而求索的爱国之路……现代同样不乏这样的人,林觉民因有为国为民的境界,敢于直面死亡,血洒黄花岗;焦裕禄因有为民奉献的境界,鞠躬尽瘁,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作为青年,我们应向这些心怀崇高境界的人们致敬,并努力提升自我境界,照亮他人的世界。

三、善用修辞,生动形象

高考作文评分的发展等级要求:“文章有文采,善用修辞,文句有一定的表现力。”由此可见,恰当运用修辞手法是提升考场作文文采的有效方式。在平时的议论文写作中,巧用修辞可以增强语势,便于说理抒情。

1.善用排比句,气势磅礴

举例论证是议论文中常见的论证方式。为了避免例证堆砌和平铺直叙,应精简事例,构成排比,以集中表达思想情感,达到“情深谊厚”的效果。例如,以“配角”为题,可以在叙例上巧用排比句,构成排比论证,以增强语言的气势。文段展示:

我们选择成为“配角”而不是选择安逸,逃避责任。“配角”不是甘愿成为他人的陪衬,让他们鹤立鸡群;也不是像秦桧那样的小人,为非作歹;更不是缩头乌龟,等待领头羊获得利益后坐享其成;而是在剧中默默无闻,沉淀自我,为整体增添色彩的小人物。

作者运用了“不是……也不是……更不是……而是……”的语言结构,将事例巧妙地构成排比,从而充分表达了自己对“配角”的深刻理解。

2.善于引用,旁征博引

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要引用名言、典故、诗文或俗语等。巧妙地引用,不仅能够强化论点,还能增加文章的文采。以“配角”为例,可以这样运用:

有人认为:“主角才是世界的中心,是能力和魄力的象征,没有人愿意成为小小的配角。”的确,主角的光环往往是强大的,小说中的主角往往能够掌控全局,拥有无数财富和权力,而配角在其光芒下似乎显得渺小与微不足道。然而,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若无海洋的辽阔,怎能有鱼群的自由畅游;若无天空的高远,怎能有群鸟自由翱翔的身影?正是有了“配角”的存在,才使得世界更加生动鲜活。

总而言之,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所言:“文章的光彩首先在于要有发光的思想和语言。”近年来的高考作文中,议论文已成为写作的主流。一篇优秀的议论文必须做到说理深刻、语言优美。在议论文写作中,我们不仅要力求语言表达的准确和理性,还要追求文采和创新,真正做到“美言”“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