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香宁神汤联合针灸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4-09-20马媛

大医生 2024年16期

【摘要】目的 观察柴香宁神汤联合针灸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收治的96例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参照组患者采用柴香宁神汤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柴香宁神汤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性激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乳房肿块、乳房疼痛等中医证候积分及雌二醇水平均降低;两组患者孕酮、黄体生成素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 柴香宁神汤与针灸联合用于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治疗效果良好,能切实有效的减轻乳房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对性激素水平起到调节作用,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关键词】柴香宁神汤;针灸;肝郁气滞;乳腺增生

【中图分类号】R27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4.16.0073.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16.024

乳腺增生的发生与内分泌失调密切相关,常见症状包括乳房胀痛、乳房肿块等。其中,乳房胀痛具有周期性,月经前症状较为明显,月经结束后症状会随之减轻或消失;乳房肿块呈结节状、片状或条索状,质地较软,影像显示其边界不清晰[1]。临床常采用激素类药物调节内分泌,使用镇痛药物减轻其疼痛程度,但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会引起月经紊乱、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镇痛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药物依赖,对肝、肾功能产生影响[2]。乳腺增生归属中医学中“乳癖”范畴,多为肝郁气滞型,治疗上以疏肝解郁、行气散结为主[3]。临床上常用柴香宁神汤联合针灸疗法治疗该疾病,柴香宁神汤可理气疏肝、消积化滞、调经止痛;针灸疗法选取乳根、膺窗、膻中、期门、内关等穴位,达到开郁结、调气血、止疼痛等功效。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柴香宁神汤联合针灸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收治的96例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参照组患者年龄26~57岁,平均年龄(38.61±2.65)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98±0.45)年。观察组患者年龄25~56岁,平均年龄(38.57±2.73)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82±0.55)年。两组患者一般w14JwL6zAGgYnvAbpbJMWIsYY5TJZL+lrlQCIzLGPfA=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亳州市华佗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⑴西医符合乳腺增生的诊断标准[4],且经临床相关检查确诊;⑵中医符合肝郁气滞型乳癖诊断标准[5](乳房出现肿块,质地柔韧而不坚硬,有胀痛或刺痛感,症状会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增减,同时伴有胸闷胁胀,容易郁闷发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舌苔薄黄);⑶年龄>18岁。排除标准:⑴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⑵合并心、肝、肾、肺功能障碍者。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用柴香宁神汤治疗,组方:珍珠壳、麦冬、磁石、牡蛎各30 g,青皮12 g,百合、白术、香附、白芍、柴胡、郁金各15 g。所有药材加水500 mL,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煎煮30 min,取汁200 mL,平均分为2份, 100 mL/次,于早、晚餐后温服。

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依据《针灸学》[6]取太溪、内关、肝俞、期门、膻中、肩井、百会穴,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以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30 min,3次/周。行针完毕后,将艾灸条置于针柄处点燃,艾灸时间20 min,艾灸期间做好烫伤防护。

两组患者均避开经期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⑴临床疗效。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经门诊、电话、微信等院外随访,确认病情复发情况;乳房疼痛、肿块完全消失为显效;最大乳房肿块直径缩小≥50%,且乳房疼痛症状消失为有效;最大乳房肿块直径缩小<50%或者较治疗前增大,同时,乳房疼痛症状无变化为无效[4]。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⑵中医证候积分。于治疗前后,参照《中医外科学》[5]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中医证候积分情况,包括乳房肿块、乳房疼痛,各项0~3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症状越严重。⑶性激素水平。于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的转速(5 cm半径)离心10 min,取上层清液,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浙江达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浙械注准20182220467,型号: DM380)测定孕酮、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

⑷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表现为食欲下降、恶心、眩晕、呕吐。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不良反应总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x)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乳房肿块、乳房疼痛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孕酮、黄体生成素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雌二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乳腺增生主要表现为乳腺导管、腺泡上皮细胞及纤维组织的增生和复旧不全,可导致乳腺正常结构发生变化[7]。乳腺增生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内分泌失调、精神压力过大、不良生活习惯(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等)等[8]。症状较轻的患者:一般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缓解精神压力、改善饮食结构和规律等方式进行调理;症状较明显患者:可使用合成类抗雌激素类药物治疗,这类药物会同雌二醇竞争雌激素受体,抑制乳腺细胞的生长发育,缩小乳腺增生体积,从而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9]。但抗雌激素类药物易导致患者出现眩晕、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易产生耐受性,影响整体治疗效果。中医学将乳腺增生纳入“乳癖”范畴,最常见的证型为肝郁气滞型。肝气郁结可导致肝失疏泄、气机不利、气滞血瘀,引起冲任失调。瘀血气滞阻塞乳房经脉,会使乳房内逐渐出现结块,导致患者出现乳房疼痛、肿胀的症状[10]。因此,临床常采用针药并用的方式治疗该疾病,达到内外同调,整体改善机体脏腑功能,进而达到远期治疗效果。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未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这提示柴香宁神汤联合针灸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较好。分析原因为,柴香宁神汤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作用,有助于消除肝郁气滞的病机,改善患者气血不畅的情况,从而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针灸刺激特定穴位,如太溪、内关、肝俞、期门、膻中等,可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节脏腑的作用。柴香宁神汤和针灸联合使用,可产生协同增效的作用,中药从机体内部调理患者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针灸从外部刺激经络和穴位,内外结合更好地发挥作用,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乳房肿块、乳房疼痛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参照组。这提示柴香宁神汤联合针灸治疗的方案在改善乳房肿块和乳房疼痛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分析原因为,柴香宁神汤中珍珠壳、磁石、龙骨、牡蛎的功效为潜阳补阴、镇静安神;白芍、郁金的功效为祛痰止血、保肝利胆;百合、麦冬具有润肺清心、养阴生津的功效;香附、柴胡具备退热补阳、疏肝解郁的作用;青皮能够消食化滞、疏肝理

气;白术可起到燥湿利水、补气健脾的效果,以上药物共用可起到镇静安神、疏肝解郁的作用[11-12]。针灸作为一种中医疗法,属于内病外治技术,通过对特定穴位进行针刺,发挥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的功效[13]。针刺和艾灸同时进行,可内外兼顾,共同调节气血运行。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孕酮、黄体生成素水平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的这两项指标均高于参照组;同时,两组患者的雌二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的

雌二醇水平低于参照组。这提示柴香宁神汤联合针灸的治疗方式对改善性激素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分析原因为,柴香宁神汤中白芍具有镇痛、缓解抑郁症状和抗肿瘤的作用[14];香附具有抗抑郁、镇痛、雌激素样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15];柴胡疏肝散具有调节内分泌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下丘脑-垂体-卵巢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调节[16]。针灸通过刺激神经传导通路,调节下丘

脑-垂体轴的活动,从而影响激素的分泌[17]。针灸还可扩张血管,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器官和组织的正常功能,从而保障激素的合成、分泌和运输,进而整体调节内分泌。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提示该治疗方案安全性较好。分析原因为,针灸治疗具有调节整体和平衡身体机能的作用,通过刺激穴位,促进气血运行,增强机体的修复和调节能力,从而减轻药物的负担,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针灸还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和代谢功能,改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适应性,减少患者因药物代谢不佳或免疫反应导致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柴香宁神汤与针灸联合用于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治疗效果良好,能切实有效的减轻乳房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对性激素水平起到调节作用,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参考文献

管月帆,陈坚翱,高灵俊,等. 457例乳腺癌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临床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 32(9): 864-866.

朱俊霞,王霞.疏肝散结六步按摩法配合柴菇消乳腺增生方治疗肝气郁结型乳腺增生症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 5(4): 130-132.

韩建科,张董晓,孙利,等.乳结泰胶囊治疗2 406例乳腺增生病乳房疼痛、肿块等症状的多中心、真实世界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4, 30(16): 123-131.

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241-242.

陈红风.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6: 218-221.

梁繁荣,王华.针灸学[M].10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6: 272.

王冰,陈红风.逍遥蒌贝汤加减配合中医情志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J].世界中医药, 2020, 15(16): 2466-2469.

谭娟,惠彩霞,白雪峰,等.温针灸、药线点灸联合乳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症气滞血瘀型的疗效及对患者性激素、血脂水平的影响[J].河北中医, 2021, 43(4): 653-657.

梁健,罗明,徐丹.柴香宁神汤联合他莫昔芬治疗对乳腺增生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 2021, 40(6): 40-41.

王峰,王宝凯,曲更宝,等.柴胡疏肝散加减对乳腺增生患者局部症状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陕西中医, 2021, 42(7): 853-856.

马仲丽,窦纪梁,马素娟,等.化瘀散结方对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症疗效及乳房疼痛、肿块、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J].中医研究, 2022, 35(8): 15-18.

汤星月,张丽君,万敏.自拟乳宁方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处方药, 2022, 20(5): 117-119.

张月月,王荣.针灸歌赋指导下针刺联合逍遥蒌贝散治疗囊性乳腺增生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 2019, 35(4): 4-7.

叶先文,夏澜婷,任洪民,等.白芍炮制的历史沿革及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 2020, 51(7): 1951-1969.

潘少斌,孔娜,李静,等.香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 2019, 21(10): 1429-1434.

张喆,赵静洁,王永志,等.柴胡疏肝散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7, 24(9): 128-131.

张丽慧,赵晓英,李雁楠,等.针刺相关技术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9, 25(1): 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