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4-09-20张和香丁胜伟陈殿峰田春铭
【摘要】目的 探究心脏康复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心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金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需行PCI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心脏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肺功能指标、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Barthel指数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D)距离。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HDL-C水平、Barthel指数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减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MWD距离均延长,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心脏康复治疗可改善PCI后患者心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增强日常生活能力,提升运动耐量,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心脏康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
【中图分类号】R54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4.16.0042.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16.0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致使管腔狭窄或者阻塞,进而引发心肌缺血、缺氧乃至坏死的一种心脏病[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是一种可用于对冠心病进行治疗的微创手术,能迅速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供血,但部分患者术后易发生再狭窄情况(尤其是在一些复杂病变中),且易出现出血、血管穿孔、急性心肌梗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2]。因此, PCI术后康复是帮助患者恢复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疾病复发的风险的关键过程。心脏康复治疗通过运动训练、营养咨询、心理支持、健康教育等,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心理健康[3]。基于此,本研究将心脏康复治疗对PCI后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金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需行PCI的冠心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46~74岁,平均年龄(60.36±4.18)岁;病程1~17年,平均病程(9.35±3.47)年。
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46~75岁,
平均年龄(60.57±4.23)岁;病程1~18年,平均病程(9.24±3.4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金湖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⑴符合冠心病诊断的标准[4],且经临床诊断确诊;⑵符合PCI手术指征[5],且初次行PCI治疗者;⑶生命体征平稳。排除标准:⑴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者;⑵合并恶性肿瘤者;⑶合并凝血功能异常者;⑷合并呼吸系统疾病者;⑸合并肝、肾功能障碍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术后对患者各生命体征指标进行密切监测,观察是否发生心包压塞情况,确保引流管通畅。嘱患者保持绝对卧床休息,当患者体征平稳后保持半卧位,并开展床上肢体被动、主动运动,同步进行肺部理疗治疗。经医师评估后,可进行适当下床活动。
观察组患者采用心脏康复治疗:⑴术后1 d,待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指导患者进行四肢被动活动,包括屈伸、内收、外旋等运动,自小关节至大关节开展。⑵术后2~3 d,患者各项体征保持平稳。帮助患者调节自身体位为直立坐位或床头抬高30 °~45 °,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开展主动运动,主要部位为腕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并嘱其调节自身坐姿,适度进行抬臀、抓握等训练。⑶术后4~5 d,患者各体征指标稳定后,指导其下床活动。嘱患者坐在床边,双手支撑在床上双脚缓慢踩地,5~15 min/次、3~4次/d。每天最后1次下床训练后开展步行训练,辅助患者行走约60 m,5~15 min/次、2~3次/d。⑷术后6~7 d,患者状态较好。辅助患者沿病区走廊进行步行训练,对患者运动强度进行精准评估,运动时保持心率在100~130次/min。运动前指导患者开展热身训练,如适当的身体拉伸运动、借助小哑铃和弹力带进行抗阻运动,15~60 min/d。⑸术后8 d至出院前,患者状态良好。步行训练距离增至200~300 m,并嘱患者开展上、下楼梯训练,1~2层/次、3次/d。治疗期间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饮食和作息的调整,并提供心理支持及健康指导。
1.3 观察指标 ⑴心肺功能指标。于治疗前后,采用无创血流动力学心功能检测仪(深圳依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粤械注准20212071801,型号: YECO-A02)检测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采用肺功能测试仪(青岛雅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鲁械注准20242070717,型号: T10)检测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并计算FEV1/FVC。⑵血脂指标水平。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以3 500 r/min的转速(8 cm半径)离心7 min,取上层清液,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桂械注准20172220142,型号: URIT-8021A)检测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⑶Barthel指数评分与6 min步行试验(6MWD)距离。于治疗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6]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满分100分,分值与患者生活能力呈正相关;评估患者6MWD距离[7]。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选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量资料用(x)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 FVC、 FEV1/FVC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LVEDD均减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脂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TC、 TG、 LDL-C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HDL-C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及6MWD距离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6MWD距离均延长,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3 讨论
PCI后患者因自身因素(如合并基础疾病、年龄过大、血管条件差等)、药物因素(如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对比剂等)、术后管理不当(如过早活动等)等,易引发术后并发症(如出血、血管穿孔或破裂、急性血管闭塞、再狭窄、心律失常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8]。因此,术后需及时开展康复治疗,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预后。心脏康复治疗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可增强患者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肺耐力,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9]。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FVC、FEV1/FVC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的这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LVEDD均减小,且观察组的LVEDD 小于对照组。这提示心脏康复治疗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肺通气功能,有效改善PCI后患者心肺功能。分析原因为,心脏康复治疗通过规律的运动,可促进心肌细胞的有氧代谢加快,从而增强心肌收缩力;通过呼吸训练和全身性运动,提高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改善肺通气功能[10-11]。
TC水平升高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当TC水平升高时,胆固醇在血管壁内积累,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狭窄,影响血液流动。TG水平升高可导致血液黏度增加,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进一步加重心血管负担。LDL-C水平升高易将胆固醇运输到血管壁内,促进斑块的形成和进展,且LDL-C颗粒小、密度高,易致动脉粥样硬化。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的这三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HDL-C水平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这提示心脏康复治疗可有效调节血脂水平。分析原因为,心脏康复治疗通过增加患者能量消耗,促进体内脂肪的分解和代谢,减少脂肪堆积,从而降低血脂水平,且运动训练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12-13]。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皆有所升高,且观察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6MWD距离均延长,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这提示心脏康复治疗可有效提升PCI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增强其运动耐力。分析原因为,心脏康复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运动计划,从低强度开始逐渐增加运动强度,使患者心肺系统逐渐适应并得到锻炼,从而提高氧气供应和利用能力,增强运动耐力,进而逐步增强心肺功能[14]。同时,心脏康复治疗予以针对性的力量训练,可增强患者肢体和核心肌群的力量,从而改善肌肉力量和耐力。
综上所述,心脏康复治疗可改善PCI后患者心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增强日常生活能力,提升运动耐量,值得临床应用。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缺陷,如受到时间限制,纳入样本量较少,后续研究中将需要扩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的研究继续深入探讨心脏康复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
吴晓静,聂鹏坤,陈霞.心脏康复治疗对冠脉支架术后患者心脏功能的效果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9, 30(5): 701-704.
余一平. 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 2024, 22(14): 181-184.
赵冬婧,汤玮,胡硕强.康复运动治疗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冠脉血栓形成及脂质代谢紊乱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 2019, 25(3): 420-42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编辑委员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筛查与临床管理专家共识[J/CD].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2, 5(1): 1-1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5): 382-400.
李苗苗,代永静. 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 2018, 33(6): 508-510.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0, 39(11): 1241-1250.
裴利敏,刘桂兰,黎玉荣.早期个性化有氧运动心脏康复训练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骨骼肌功能性抗交感及运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刊, 2024, 59(7): 784-789.
谷世奎,朱丹丹,刘虹秀,等.分阶段心脏康复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病人心肺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 22(9): 1651-1654.
付涵,田文文,褚振宇.心脏康复治疗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 2024, 14(7): 195-198.
陶林,易秋艳,苗柳.Ⅱ期和Ⅲ期心脏康复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预后的影响[J].临床内科杂志, 2022, 39(3): 162-166.
田云,牛迪,邓平基,等.基于运动手环的家庭远程心脏康复对PCI术后患者运动耐力,心理及疾病负担的影响[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2022, 41(4): 414-419.
裴利敏,刘桂兰,黎玉荣. 早期个性化有氧运动心脏康复训练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骨骼肌功能性抗交感及运动能力的影响[J]. 中国医刊,2024,59(7):784-789.
谷世奎,朱丹丹,刘虹秀,等. 心脏康复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肌微循环、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4,16(4):429-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