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4-09-20詹旭恩张小科
【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康复及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五华明鑫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无张力疝气修补术,研究组患者实施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各项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100量表(WHOQL-10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加快患者恢复进程,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气修补术
【中图分类号】R6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4.16.0020.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16.007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皮肤组织逐渐失去弹性,长期劳动、负重都会增加腹股沟的压力,引发疝气,病情较重者表现为下腹部或腹股沟部位出现突出物、隐痛或不适等症状[1]。临床医师通常根据体格检查证实是否有腹股沟疝,再根据超声或其他影像检查进一步明确疝囊及内脏的状况,并决定治疗方案[2-3]。传统开放无张力疝气修补术相较于其他术式操作更简单,但仍存在手术创伤较大,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等不足,患者预后情况普遍不佳。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其中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创伤小、疼痛轻、并发症少且恢复快的手术方式,可促进患者恢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腹股沟疝的治疗[4]。基于此,本研究探究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对
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康复及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五华明鑫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3例;年龄61~77岁,平均年龄(68.76±2.24)岁;病程1~11个月,平均病程(6.31±0.58)个月;腹股沟疝类型[5]:直疝11例,斜疝29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4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8.16±2.34)岁;病程1~10个月,平均病程(6.02±0.61)个月;腹股沟疝类型:直疝9例,斜疝3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五华明鑫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⑴符合腹股沟疝的诊断标准[5],且存在手术指征;⑵初次行腹股沟疝修补术;⑶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6]。排除标准:⑴存在下腹部手术史者;⑵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者;⑶存在麻醉禁忌证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无张力疝气修补术:在连续硬膜外麻醉结束后,常规铺巾、消毒,嘱患者仰卧,抬高臀部,于脐下边缘作5~8 cm斜形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组织,充分暴露疝囊。⑴在男性患者中,直疝患者:采取内翻手术,将大小适当的补片置于精索后方,再闭合髂-耻束韧带等;斜疝患者:先从高处游离疝囊,将其固定,再闭合切口。⑵针对女性患者,应先逐层切开皮肤及其皮下组织,分离腹外斜肌腱膜,使子宫圆韧带充分游离,对疝囊执行切除与修复操作,确保其顺利回归腹腔内部。随后,揭露并释放腹内斜肌,保证其在无应力状态下,恰当选取的补片能够完美贴合于其上,确保覆盖区域≤腹股沟三角边缘2 cm。补片裁剪需精准,以适应腹壁的自然曲线,最后分层对腹外斜肌腱膜进行缝合,并妥善关闭手术区域,完成修复过程。
研究组患者实施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取仰卧位,头低足高,全身麻醉并于肚脐旁1.5 cm处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充分暴露腹直肌前鞘,向外牵开腹直肌,直至腹直肌后鞘显露。在肚脐和耻骨之间的连线上,放置5 mm腹腔镜套管针(Trocar),后在脐部切口放置10 mm Trocar,采用丝线将其缝合,避免漏气。接通气腹机[华侠(深圳)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JRQ-I]建立气腹后,将压力维持在14 mmHg(1 mmHg=0.133 kPa)。⑴男性患者:将腹腔镜经手术切口处置入体内后,由腹直肌后鞘前进入腹腔,沿脐皱襞脂肪和腹壁下血管下行,使耻骨膀胱间隙、闭孔动脉、髂耻束充分暴露,将5 mm Trocar置入脐耻连线下1/3处。取腹壁下动脉与股动脉相连处,从腹横筋膜腹膜间向外切开髂窝,扩大髂窝直至目标大小。沿腹膜线向内环形开口或直疝三角区分离疝囊,并用牵拉、止血、分离等方法将疝囊从高位水平切断、结扎。沿腹膜线向下剥离,露出6~8 cm的精索腹壁,并在内侧盆壁上分离腹膜,达到精索壁化效果。彻底止血后,于腹膜前间隙0.5 cm处,向至外至髂骨上棘,内至耻骨联合中线及闭孔上缘,放置10 cm×15 cm聚丙烯疝补片,无需固定补片,待补片平整无移位后排出CO2,将腹腔镜退出,缝合各切口。⑵女性患者:在精确的导航下,通过技术手段巧妙地达成腹膜间隙的钝开,彻底揭示出疝囊与其邻近的结构,包括子宫圆韧带在内的关键组织。对于直疝患者,将疝囊直接分离;而面对斜疝情况,则在分离疝囊的过程中同时将其与子宫圆韧带分开。最终,在耻骨梳韧带以及腹直肌的内侧部位放置补片,并通过层层缝合确保手术区域的稳固。
1.3 观察指标 ⑴临床疗效。出院时,参考《腹壁切口疝诊疗指南(2014年版)》[7]评估患者临床疗效,显效:经腹部超声未见腹股沟疝囊,患者自觉无肿胀疼痛症状,可正常进行卧位、站立活动,并恢复正常生理活动;有效:经腹部超声显示腹股沟疝囊渐趋缩小,可基本正常进行卧位,借助疝气带外固定可站立,患者自觉肿胀疼痛症状减轻;无效:均未见上述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⑵手术相关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⑶生活质量。于出院后1个月,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100量表(WHOQL-100)[8]对患者的近期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包括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独立性及宗教信仰等6个领域,每个领域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⑷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尿潴留、切口内血肿、手术切口感染、腹股沟区慢性疼痛。并发症总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表示,实施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实施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x)表示,实施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WHOQL-100评分比较 出院后1个月,研究组患者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独立性及宗教信仰的WHOQL-10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老年腹股沟疝是一种较常见的获得性疝,其常并发多种内科疾病,因此给该疾病诊治带来较大困难,且病情持续时间长,严重者会发生肠梗阻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8]。有相关研究显示,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其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已成为国内医学研究的热点[9]。该病患者需积极采取治疗,防止出现肠梗阻、感染等并发症,进而导致病情加重,影响治疗效果。
目前,腹股沟疝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而无张力疝修补术和腹腔镜修补术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术式。其中,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便、周围无组织张力、无剧烈疼痛、无牵扯感及局部隆起等优点;但随着微创技术和腹腔镜技术的普及,腹腔镜安全腹壁疝修复技术逐渐受到重视[10]。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独立性及宗教信仰等WHOQL-10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这提示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应用于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可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加速患者恢复进程,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分析原因为,与传统的疝气手术相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对患者损伤更小,其利用腹腔镜检查的方式,可清晰地观察病灶部位,减轻对动静脉的伤害,减少出血量,从而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强制牵拉缝合,促进术后切口恢复。手术中利用补片包埋耻骨肌孔,可加强对腹壁和腹股沟的修复,还可遮盖腹股沟的薄弱部位,从而降低病情的复发风险[11]。
此外,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微创的方法,对患者伤害较小,可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伤口愈合时间,还可防止手术中对男性患者的精囊和女性患者的子宫圆韧带、血管造成伤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加快患者恢复进程,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叶春,马锐,王晓欢,等.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应用两种疝囊处理技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 2023, 51(5): 537-538.
黄壮生,林玉海,郑淋旭,等.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中探查对侧腹股沟区必要性的相关研究[J].广东医学, 2023, 44(4): 509-513.
冯少明.腹腔镜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价值和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3, 34(4): 571-573.
潘华,张雨璇.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 33(13): 69-72.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委员会.成人腹股沟疝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年版)[J].中华外科杂志, 2018, 56(7): 495-498.
Gelb Adrian W, Morriss Wayne W, Walter Johnson, 等.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麻醉医师学会联盟(WHO-WFSA):麻醉安全国际标准[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8, 38(10): 1153-1160.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委员会.腹壁切口疝诊疗指南(2014年版)[J].浙江医学, 2014(15): 1288-1290.
孙知寒,马洪路,王莲屏.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100量表在脊髓损伤人群生活质量评价中的信度和效度[J].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5): 33-35.
杨俊光,陈明.老年腹股沟疝的外科治疗进展[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 7(13): 194-198.
Shah M Y, Raut P, Wilkinson T R V, et al. Surgical outcomes of laparoscopic total extraperitoneal(TEP)inguinal hernia repair compared with lichtenstein tension-free open mesh inguinal hernia repair: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J]. Medicine(Baltimore), 2022, 101(26): e29746.
龚雪,杨礼霞.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康复及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 2023, 21(18): 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