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与分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
2024-09-20刘文彬徐永干孙志祥
【摘要】目的 比较一期与分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为上尿路结石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8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兴化人民医院实施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的6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类型不同分为分期碎石组(32例)和一期碎石组(28例)。分期碎石组患者采用分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一期碎石组患者采用一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结石复发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一期碎石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分期碎石组(均P<0.05)。两组患者双J管留置时间、软镜鞘置入成功率、术后双J管留置率、结石清除成功率、术后
3个月和6个月结石复发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一期与分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均可有效治疗上尿路结石,且安全性较高。其中,一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一期手术;分期手术;上尿路结石
【中图分类号】R6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4.16.0007.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16.003
尿路结石是在泌尿系统形成结石的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中国尿路结石总体发病率为6.5%,且5年内复发率高达50%[1]。调查显示,尿路结石在泌尿外科就诊患者中占据首位,且新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2]。上尿路结石患者临床症状以腰腹疼痛、恶心呕吐为主,严重者还会出现血尿。临床上尿路结石首选手术治疗的方式,通过无创、微创或开放性手术等方式击碎并取出结石[3]。随着显微技术及显微设备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以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镜碎石术为主的微创取石术多用于尿路结石患者的治疗[4]。其中,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具有适应证广、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5]。目前,临床在实施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前常向输尿管内置入双J管,以扩张输尿管,便于输尿管软镜置入,增加手术的成功率[6]。但有研究显示,实施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时无需提前向输尿管置入双J管,直接实施一期碎石治疗[7]。基于此,本研究比较一期与分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8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兴化人民医院实施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
疗的6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类型不同分为分期碎石组(32例)和一期碎石组(28例)。分期碎石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52.27±5.81)岁;结石位置:肾结石19例,输尿管结石13例;结石类型:含钙结石27例,不含钙结石5例;结石数量:单发结石21例,多发结石11例;结石大小:10~15 mm结石17例,16~20 mm结石15例;有15例为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失败患者。一期碎石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51.94±5.67)岁;结石位置:肾结石17例,输尿管结石11例;结石类型:含钙结石24例,不含钙结石4例;结石数量:单发结石19例,多发结石9例;结石大小:10~15 mm结石15例,16~20 mm结石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扬州大学附属兴化人民医院医学伦理会批准。纳入标准:⑴符合上尿路结石的诊断标准(患者出现≥1种上尿路结石症状,如腰痛、肋脊角痛、下腹痛、尿频、尿急、恶心、呕吐、血尿等),并经超声和(或)尿路X线片等影像检查确诊[8];⑵符合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指征[9];⑶年龄≥18岁;⑷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⑴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⑵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⑶合并未经治疗的感染性疾病者;⑷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10]≥Ⅳ级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泌尿外科手术医师完成手术,由手术室护士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术前1 d给予患者预防性抗生素抗感染,指导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分期碎石组患者行分期输尿管镜软镜碎石术治疗:于实施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前3周,患者取截石位,将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太原市振兴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4023480,规格:10 g∶50 mg(C18H34N2O6S)与40 mg(C14H22N2O·HCl)]注入尿道。达到麻醉效果后,经尿道向膀胱内置入7.5 F输尿管镜,探寻患侧输尿管口,向输尿管口置入斑马导丝,沿导丝指引将5 F双J管推入输尿管,将输尿管镜撤出,完成双J管置入。置入双J管3周后,确定患者无异常反应后,实施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患者取截石位,于蛛网膜下腔与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下,消毒尿道,经尿道将7.5 F输尿管镜放置于患者膀胱内,拔除已放置3周的双J管,经输尿管口进入患侧输尿管,将输尿管镜至肾盂,留置斑马导丝,退出输尿管镜,选择合适的输尿管软镜外鞘(男性选择14 F/45 cm,女性选择14 F/35 cm),于导丝引导下将输尿管软镜外鞘缓慢推入,导丝引导置入一次性输尿管软镜,镜下观察结石位置、形状、数量等信息,沿输尿管软镜置入200 μm钬激光光纤,设置激光能量0.6~0.8 J,频率20~30 Hz,行钬激光碎石。镜下仔细观察较大结石是否完全破碎,确定完全破碎后退出输尿管软镜,留置5 F双J管,拔除输尿管软镜外鞘,留置导尿管。
一期碎石组患者行一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并做好术前准备后,直接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碎治疗。体位、麻醉及输尿管软镜、导丝、输尿管软镜鞘选择放置及碎石方法及留置双J管、置尿管操作均同分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1.3 观察指标 ⑴手术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双J管留置时间、软镜鞘置入成功率、术后双J管留置率及结石清除成功率。完成手术后采用影像检查手段如超声、尿路X线片等方式检查,未发现残留结石即为结石清除成功。⑵结石复发情况。于术后3个月、 6个月,定期电话随访患者,根据《泌尿系结石代谢评估与复发预防中国专家共识》[11]评估患者是否出现上尿路结石复发相关临床症状。⑶并发症发生情况。于术中、术后1个月,观察并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输尿管损伤、血尿、发热、腰部不适。并发症总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1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一期碎石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分期碎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双J管留置时间、软镜鞘置入成功率、术后双J管留置率、结石清除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结石复发情况比较 术后3个月、 6个月,两组患者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尿路结石与不良生活方式、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上尿路结石是泌尿
系统结石的主要类型[12]。目前,临床治疗上尿路结石多以手术为主。碎石手术以微创手术为主要术式,微创手术包括经皮肾镜取石术和经输尿管镜取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相较于经输尿管镜取石术,其创伤较大、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患者恢复时间较长,故临床接受度较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可避免经皮肾镜取石术的缺点,能充分利用输尿管软镜随意弯曲的特点,可使软镜安全到达病灶,具有广泛的适应证,除常规手术的禁忌患者外,基本适合所有上尿路结石患者[13]。
本研究结果显示,一期碎石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分期碎石组;两组患者双J管留置时间、软镜鞘置入成功率、术后双J管留置率、结石清除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一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加快患者的恢复进程。分析原因为,分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主要特点是分阶段进行结石清除,在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的结石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结石的大小、位置、数量等[14]。根据评估结果,制订详细的分期手术计划,确定每次手术的时间、目标和预期效果,分期手术可降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但在实施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时还需将置入的双J管取出,增加手术操作难度及时间,可能影响患者预后[15]。而一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可在一次手术中完成结石清除,避免分期手术所需的多次手术和恢复,可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便[16]。此外,分期术前需置入3周双J管,在此期间患者需避免剧烈活动,多数患者还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这会增加患者腰痛、发热等风险。另外,输尿管软镜具有较好的柔软度及较小的尺寸,故其可较顺畅地进入输尿管,因此其并不会降低手术及软镜鞘置入的成功率。但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结石复发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为,上尿路结石的碎石取石效果与结石所处位置、硬度、数量、大小等因素密切相关,本研究选取的两组患者在结石位置、是否含钙结石、结石尺寸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故碎石取石临床效果也无明显差异,说明是否分期对结石的碎石取石效果无明显影响。但对于术前检查已经明确输尿管狭窄的患者,为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及手术安全性,临床应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相应分期碎石。
综上所述,一期与分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均可有效治疗上尿路结石,且安全性较高。其中,一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黄健.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2019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20: 237-238.
YE Z, ZENG G, YANG H,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amsulosin in medical expulsive therapy for distal ureteral stones with renal colic: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J]. Eur Urol, 2018, 73(3): 385-391.
侯健,胡栋梁.一期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分析[J/CD].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A1): 113-114.
高为,张启旺,柯磊磊,等.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比较[J].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2, 39(5): 465-469.
张兆林,谢天朋,江波,等.末端可弯输尿管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在上尿路结石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23, 23(8): 581-586.
李旭文.纤维蛋白凝胶辅助软性输尿管镜手术与标准软性输尿管镜手术在治疗上尿路结石中的对比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医学部, 2023.
元力成,楚宁.《2022EAU指南:尿石症介入治疗的最佳实践》解读[J/CD].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2, 14(4): 31-36.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上尿路结石中西医结合排石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2, 28(2): 158-161.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中国泌尿系结石联盟.软性输尿管镜术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6, 37(8): 561-565.
王红雷.临床麻醉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 775-776.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结石学组,中国泌尿系结石联盟.泌尿系结石代谢评估与复发预防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3, 44(5): 321-324.
蔡建铨,张晓峰,邹国庆.盐井地区饮食及生活习惯与泌尿系统结石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J].系统医学, 2020, 5(2): 77-79.
张育周,梁卓寅.经皮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6, 23(7): 80-82.
钟文,曾国华.国际尿石症联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指南解读[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23, 38(1): 1-4.
杨登科,王俊,胡伟,等.术前未预置双J管一期输尿管软镜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观察[J].中国内镜杂志, 2019, 25(6): 56-61.
余伟立,佟双喜,叶兴龙.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2~3 cm上尿路结石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 2023, 21(34): 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