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转干部

2024-09-20奚元良

民间文学 2024年8期

军转干部赵东被安置在了县农业农村局的经济发展科,刚上班没几天,分管科室的郑副局长通知科长和他一起去东毛村验收富民有机蔬菜基地产业建设项目。谁知科长临时被局长叫走了,一时回不来,科长就让赵东和郑副局长一起去。

一路上,因为都是转业军人两人聊得颇欢,郑副局长语重心长地说:“经济发展科主管全县农业项目的立项和报批,补助资金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一定要严格把关,公道正派,既不能让国家蒙受损失,也不能让农民少了应得政策。”赵东连忙点头称是。

到了东毛村,富民基地的老林热情地迎了上来,老林可是东毛村的能人,在外打拼多年,积累了千万财富,去年变卖了城里的资产,回到村里搞起了有机蔬菜种植,今年又上马了二十亩的智能化温室,根据政策可以获得每亩两万元的补助。这不,郑副局长就是和赵东一起来核实项目实际面积的。

郑副局长还真不含糊,不顾盛夏棚里的高温,拿起带来的激光测距仪就和赵东一个棚一个棚地测量起来,等到全部量完,二人的衣服都湿得可以拧出水来了,老林赶紧让他们喝茶歇息,二人一口喝干了,郑副局长抹抹嘴角,笑着对老林说:“老林啊,你这报的面积不对呀?”老林听了脸色一变,但还是信誓旦旦地说:“不可能呀,这是我和我老婆亲自量的。”郑副局长大笑:“我量出来的面积可是比你的多。”老林不好意思地说:“郑局,就按我上报的补助好了,要不你们回去又得改资料,麻烦。”郑副局长认真地说:“那可不行,丁是丁,卯是卯,既然符合奖励政策,就不能让你吃亏。再说,新增面积的补助有八千多块呢。”他转身对赵东交代,让他回去后把项目申报的实际数据改过来。

赵东点头说好,心里却打起了鼓:刚才在显示数据的那头可都是郑副局长记录的,这里面不会有猫腻吧,之前可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事,哪有主管单位主动把申报者上报的数据往上加的?

坐了一会儿,郑副局长起身要回去,刚出大棚他一拍脑袋,转身对老林说:“看我这记性,我怎么就忘了‘老四样’。这样,你让人帮我弄上两份。”老林哈哈一笑,马上安排去了。不一会儿,两袋无土栽培的芹菜和嫩得要滴水的生菜、鲜艳的茄子和西红柿,就递到了他们的手中。见郑副局长没有付钱,赵东正要推辞,郑副局长伸手拦住了他,一把将袋子塞到他手里:“放心,不用你掏钱,就是一点菜而已。”赵东只好接了过来,神不知鬼不觉、地拿出手机扫了扫一旁桌子上的付款码。

赵东眼里不揉沙子,上了车,他突然没有了和郑副局长聊天的兴致。一路上,想到郑副局长让人拿菜如此坦然的样子,越想越来气,心想:来时还冠冕堂皇的副局长怎么就像变色龙呢?想到转业前,老领导再三叮嘱他离开部队踏入社会,就要改一改过于直率的性格,要不迟早要摔跟头。可他是赵东,他无法绕过这个心结,心里对郑副局长就有了成见。赵东心里暗叹:有道是龙有龙路,虾有虾道。管工业的吃工业,管农业的吃农业,对于那多出来的八千块钱,郑副局长的菜是可以尽管吃了。一下车,还没回到单位,他就借故打电话,用刚才的付款码付了五十块钱,这才放下心来。

果然,赵东不再有“好果子”吃,虽然郑副局长见到他总是微笑,但在工作中开始格外“照顾”他,不是他的工作也以“培养”为名动不动留下他加班写材料、报项目。更可气的是,郑副局长还安排他到其他科室帮忙。因为是新人,科室有一个女同志一直在休产假,科长事情也多,基本见不到人。赵东只好咬牙挺着。他恨恨地想,要寻找机会回击郑副局长。

机会来了。这天,局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开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分为批评与自我批评,可对组织内的任何一个人进行批评。最后轮到赵东发言,在自我批评后,他对着郑副局长之前拿菜的事就开了火。谁知他还没讲完,郑副局长竟然笑了起来,紧接着局长和大家都笑了起来。赵东郁闷到了极点,部队里可以任意批评,难道在地方上就行不通了?局长看到现场有些尴尬,清了清嗓子道:“赵东同志为人坦率,党性原则非常强,我们大家要向他学习,反映的问题局党委会调查了解的,散会。”

赵东悻悻地出来,原以为可以给郑副局长敲下警钟,没想到自己还是太天真了,到底是官官相护呀。果然,事情就到此为止了,郑副局长没受到半点批评。打那以后,赵东再看到郑副局长和局长时,心里便多了些厌恶。

不久,科长升任乡镇副镇长,科长的位置就空了出来,一般来说都是由本科室人员提上来的,不少同事提前向赵东道喜,赵东也觉得无论从业务能力,还是资历而言都非自己莫属。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一个其他科室的副主任科员调过来顶了科长的职。事后,有人私下告诉他,在局党委会上是郑副局长否了他的科长提名,赵东更是恨得牙根痒痒。

几天后,郑副局长又带着赵东去富民基地,临走,老林拿上两袋“老四样”,郑副局长笑着接过,给赵东也递过去一袋,赵东也喜欢这蔬菜,面无表情地接过,拿出手机扫码。郑副局长装作没看到出了门,赵东正要付钱时却被老林制止了,老林说:“小伙子,我查了下上次那个时间段收到一笔五十元的钱,肯定是你。本来就是要还给你的,所以今天你就不用付了。”“之前也应该付呀?”赵东疑惑地问。

“可是,之前的你们郑局已经付过了。”见他还是不解。老林就告诉赵东,他和郑局是同学,当初拿菜的时候,郑局坚持要付钱,说不收钱朋友都没得做了,他拗不过,只好同意。郑局嫌每次付钱麻烦,年前就转账了一千元给老林,让他每次扣就行了。后来,局里不少人来拿菜也都是郑局请客,所以这个事情局里的人基本都知道。老林顿了顿,感慨地说:“你们郑局长呀,不但官品正,业务也是一流。上次你们走后,我们又仔细量了两遍,还真是感谢他……”

听到这里,赵东的脸红得发烫,虽然郑副局长阻挡了他的晋升之路,但一码归一码,他为自己对郑副局长的误会感到羞愧。再次见到郑副局长时,目光里充满了尊敬。他几次想向郑局道歉,却始终开不了口。

又过了一个多月,郑副局长因为临近退休转任调研员,经局领导推荐,书记办公会酝酿,提名推荐赵东为副局长人选并上报县委组织部。消息一公布,全局上下大跌眼镜,尤其是赵东,更是不敢相信。这是哪位领导在帮自己呀,郑副局长?不可能!自己科长的位置都被他给否了,更别提副局长了。难道是局长?可自己和局长交集不多,连一顿饭都没请过局长。但是除了局长,他也实在想不出其他的领导了。

下午,赵东有份文件要给局长送去,就敲开了局长办公室的门,他说明来意,递上文件。真诚地对着局长道了声“谢谢局长提携”!然后就是一个深深的鞠躬,转身正要离开,局长叫住了他,站起身来爽朗地说:“小赵啊,你不用感谢我,能够得到提拔是你这一年来出色的表现和系统的锻炼。你要感谢郑副局长,要不然你就当科长了。他呀,早就在培养你并想让你接他的班了……”

出了局长的门,赵东的心里仿佛有一道亮光穿透了阴霾,他脚步坚定地走到了郑副局长的办公室前,敲开门,立正站定,抬起右臂,给郑副局长来了个标准的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