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024-09-16杨兴亮杨东方

中医健康养生 2024年9期

中华民族自古就极为重视文化传承,中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更是如此。无形的文化需要具体的个体去传授,这个个体就是老师。正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李杲和罗天益便是古代中医师徒授受的一个完美范例。

一对知心师徒,成就两代名医

李杲(1180—1251),字明之,号东垣,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李杲是“金元四大家”之一,补土派的代表人物。据《元史·李杲传》记载,李杲家资丰厚,为求学于当时的名医张元素曾“捐千金从之学”,以示求学之心的真诚。李杲跟随张元素“不数年,尽传其业”。随着日渐年迈,李杲想将自己的医术传于后人,但苦于没有合适人选,于是对自己的朋友周都运说:“吾老,欲道传后世,艰其人,奈何?”周都运向李杲推荐了罗天益(1220—1290,字谦甫,河北真定人)。

李杲和罗天益的经历是非常类似的,都是先攻读诗书,后弃儒学医。李杲在罗天益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可能也是李杲下定决心招收罗天益作为自己医术继承人的原因之一。李杲问罗天益求学的目的是什么,“汝来学觅钱医人乎,学传道医人乎?”你来学习治病救人是为了金钱还是为了医术,罗天益的回答没有让李杲失望,曰:“传道耳。”李杲很满意这个回答,欣然收下罗天益作为自己的学生。李杲对罗天益的培养可谓尽心竭力,罗天益也没有辜负自己老师的信任。学医三年,寒暑不辍。二人关系已经超越一般的师生情谊,李杲不仅在医术上倾囊相授,甚至因为担心学生生活艰难而动摇求学之心,给予罗天益白银二十两以示鼓励。师生情谊可见一斑。罗天益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夜以继日,精勤不倦,最终成为一代名医,其辨证用药酷似其师,但圆机活法尤出其师之上,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得意门生”使老师的学术广为流传

李杲临终之前曾将自己所著医书,以类相从,列于几前,嘱托罗天益说:“此书付汝,非为李明之(指李杲)、罗谦父(指罗天益),盖为天下后世,慎勿湮没,推而行之。”罗天益谨遵师命,编纂出版了很多李杲的著作,如《内经类编》(又名《内经类编试效方》),按照其师李杲的原意,将病症和治疗原则按照《黄帝内经》的理论核心进行分类编纂而成,是研究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的重要著作之一。另外还有《东垣试效方》,也是罗天益在李杲遗作的基础上,以方剂为主体汇集而成。此书对于今人研究李杲的学术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书中对于脾胃理论、阴火理论以及益气升阳法等均有细致的论述。

罗天益作为李杲的得意门生,做到了“板行于世,以广君之道”,使李杲的著作广为流传,学术思想人尽皆知。不仅如此,罗天益还极大地拓展了李杲学术成就的范围,如罗天益在李杲“饮食劳倦损伤脾胃”思想的基础上,将饮食所伤细分为饮伤和食伤,丰富发展了脾胃理论。

李杲和罗天益师生之间互相成就,医道得以薪火相传,最终成为一段杏林佳话。

新时代应探索创建新型师徒关系

古代对于老师的要求,总结最为到位者莫过于韩愈,韩愈在《师说》中将老师的职责定义为三项——“传道、受(授)业、解惑”。关于道的解释,不同学派有不同的理解,在医学方面,道是“古圣人所以泄天地之秘,夺造化之权,以救人之死”,也就是宇宙之机、生命之理。医道精深,古往今来,无数求学之人穷其一生,也难窥堂奥。因此,需要一位老师带领我们穿破迷雾,探求医道。老师最为重要的职责就是传承医道,但传承并不意味着什么人都可以教授。相反,由于培养一名合格的学生要付出极大心力,因此,古代医家十分重视学生的选择。《黄帝内经》当中有云“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历代名医无不看重对学生的选拔。名医扁鹊经过长桑君十余年的考察,才有机会跟随其学习医术,得其禁方。每个名医对自己学生的选拔自有其标准,但核心的一点是对德行的遵守和医术的热衷。认真选拔、倾囊相授、教学相长、互相成就,这是李杲和罗天益师生之间轨迹的描摹,也是古代中医师徒传承的完美循环。正是如此,中医药这颗璀璨明珠才得以历经数千年演进而熠熠生辉。

新时代的我们,处在传统与现代的转型期,中医传承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中医是文化与技艺的结合体,更需要具体的人去传承。重新审视传统师徒传承关系的价值,创建新型师徒关系,摒弃陋习,发扬优势,对于发展中医教育大有裨益。我们可喜地看到,目前包含国家级在内的各个层次的师承项目不断开展,并取得预期的效果,中医正是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这或许就是我们追古溯今,重新回顾李杲和罗天益师徒情谊的现实价值及意义。

责任编辑/孙学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