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缓远视储备消耗,使近视可防可控
2024-09-16亢泽峰侯昕玥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普及,近视已经成为影响国民健康和国防安全的重大公共卫生疾病。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超过50%,呈现早发、高发态势。
近视多发生于青春期前后,这与儿童的眼球和视力的发育特征有关——二者是逐步发育成熟的。新生儿的眼球较小,眼轴较短,此时,双眼处于远视状态。这种生理性远视称为“远视储备”。
随着生长发育,儿童的眼球逐渐长大,眼轴逐渐变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因此,远视储备可理解为“对抗”发展为近视的“缓冲区”。当儿童出现远视储备不足时,则容易发展为近视。因此,采取行动,积极预防远视储备的过度消耗,有助于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
户外运动不能少
现代育儿的各种“宝典”中,都提到建议增加儿童的户外活动时长。户外活动能使儿童接触阳光,保证其活动空间有充足的视野广度,增加眼内多巴胺等活性物质的释放,促进眼球的正常发育,并抑制眼轴变长,保护远视储备量不被过快消耗。因此,这是预防近视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且在近视未发生阶段效果更明显。
建议儿童青少年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或者每周户外活动时间累计超过14小时;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可适当增加到3小时以上。
各种球类运动都是很好的户外活动方式,双眼追踪球类远近运动轨迹,可以有效锻炼睫状肌,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视疲劳。当然,即便是阴天,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也有防控近视的效果。
用眼行为听指导
儿童青少年应保持正确、科学的学习姿势及用眼频率。
避免躺着、坐车、走路时看书;读书、写字时坐姿应端正,坚持“三个一”,即握笔的指尖离笔尖一寸(3.3 厘米),胸部离桌子一拳(6 ~7 厘米),书本离眼一尺(33 厘米)。
用眼时,掌握“20-20-20”原则,即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向20英尺外(约6米)的地方远眺20秒以上。在校期间,儿童青少年应充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进行眼部放松,如做眼保健操等;大课间,鼓励儿童青少年走出教室,适当远眺。
电子屏幕分龄管
长时间近距离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易消耗儿童的远视储备量,这也是现代儿童青少年近视早发、高发的重要原因。因此,家长对于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管控应比使用纸质书更严格。
0~3岁婴幼儿应禁用视屏类电子产品;3~6岁幼儿尽量避免其接触和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中小学生出于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时,单次时长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时长不宜超过1小时。
若必须使用电子屏幕进行学习时,屏幕中心位置应在眼睛视线下方10厘米左右;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应为屏幕对角线长度的4~6倍;每观看屏幕30~40分钟,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眼保健操坚持做
眼保健操是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一种眼周围穴位按摩法,可以刺激眼部神经,放松眼部肌肉,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视疲劳。
眼保健操只有做得标准,才能发挥放松眼睛,减少调节滞后,改善视疲劳症状,防控近视的作用。在做眼保健操时,应做到“八字方针”——准确、足时、足量、持久。要求全身放松、呼吸平稳、选穴准确,力度适中;选穴按揉时,应感受到酸麻胀痛的“得气感”,每天操作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5分钟,坚持每天操作。
生活习惯要养好
儿童青少年正值眼球和视觉功能发育的重要阶段,应做到饮食均衡、合理搭配。家长要引导儿童青少年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摄入鱼类、蛋类、豆制品等食物,做到饮食多样化。
同时,正常的昼夜节律和充足睡眠对儿童青少年的眼睛发育至关重要,家长应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引导孩子按时休息、按时起床,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幼儿、小学生每天睡眠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高中生不少于8小时。
中医干预有妙招
耳穴压丸:中医适宜技术耳穴压丸等经循证医学证实,可预防近视的发生、控制近视的进展。在健康宣教、行为管理的基础上,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家长在家就可以应用耳穴压丸对儿童青少年进行近视干预。常用于防控近视的耳穴有肝穴、肾穴、心穴、目1穴、目2穴、眼穴等。
中药熏蒸:通过辨证应用相关中药进行眼部熏蒸,可以有效改善干眼、视疲劳等症状,预防近视发生。常用于熏蒸眼部的中药有菊花、决明子、枸杞子、桑叶等。
中药膳食:近视儿童根据体质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药膳进行服用,如芝麻核桃蜜乳饮、猪肝蔬菜粥、枸杞决明茶、龙眼八宝粥等,但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食用。
及时配镜防疲劳
儿童青少年一旦确诊为近视,应及时配近视镜进行矫正。对于矫正视力正常者,学龄前儿童及小学生每3~6个月进行复查,初高中学生每6~12个月进行复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更换眼镜。
小贴士
远视储备多少才正常?
远视储备不足指裸眼视力正常,散瞳验光后,眼睛屈光状态虽未达到近视标准,但远视度数低于相应年龄段生理值范围。一般来说,新生儿的远视储备为250~300度,4~5岁儿童远视储备为150~220度,随后每年约下降25度,至12岁左右降至50度,后趋于正视(既没有近视,也没有远视)。
责任编辑/陶宪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