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干物燥凉意生,顺时润养肺与脾

2024-09-16

中医健康养生 2024年9期

新闻

天干物燥凉意生,顺时润养肺与脾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举办“时令节气与健康”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发布会指出,进入秋季以后,白天依然炎热,但早晚凉意渐浓。同时,雨量减少,燥气开始生成,人们容易出现皮肤、口鼻干燥等不适。此时正是润养的好时节。

会上,中医专家表示,伴随暑的余气,燥邪渐生,现阶段可能会突然出现很热的天气,老百姓俗称为“秋老虎”。顺应节气,调整饮食,是中医养生的非常重要原则。首先,本阶段的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不吃过多温热、温燥的食品,可以食用药食同源的百合、银耳、莲子、梨和蜂蜜等,缓解皮肤干燥、口干咽燥的情况;其次,饮食上要注意少辛多酸,避免吃一些辛辣发散的食物,如辣椒、花椒、姜等,以及烧烤、煎炸的食物;最后,在一些仍有余热的地区,人们依然需要警惕“秋老虎”的余威,要预防中暑或者内热加重,湿热体质人群可适当用清热食品,如绿豆、苦瓜,但尽量避免过多食用冰淇淋或者冰镇西瓜等食品,以免伤及脾胃。

秋季,人们很容易出现呼吸道不适,比如咽喉不适、咽干、咽痛等,多与秋季气候干燥有关。干燥的空气长期刺激鼻腔黏膜,还会使鼻腔黏膜毛细血管的脆性增加而导致出血,建议处于干燥地区的人群,适当使用空气加湿器。此外,秋季空气中花粉浓度较高,过敏性鼻炎的发生率较高,患者往往会有鼻痒、打喷嚏、流清涕及鼻塞的症状。建议此类患者积极治疗,在花粉播散期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要佩戴防护口罩、眼罩,来减少对花粉的吸入和接触。本阶段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容易引发感冒、咳嗽、咽部不适等,人们应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力,维护健康。

公告

《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印发

加强中西医结合,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

近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4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发布,重点强调了9个方面的24条主要措施。

《实施方案》强调,要加强中西医结合,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要加快构建糖尿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网络,依托和整合现有资源,形成糖尿病中西医结合分级管理和诊疗体系。进一步加强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建设,鼓励开设糖尿病专病门诊,发挥国家、省级、市级中医内分泌优势专科辐射带动作用,建设中医内分泌专科集群。加大《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中医药内容及适宜技术推广力度。积极应用中医药技术方法,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综合治疗。

在强化糖尿病中医药预防及早期干预方面,要发挥中医“治未病”作用,梳理中医糖尿病预防保健知识,纳入糖尿病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内容。综合运用现代诊疗技术和中医四诊(望、闻、问、切)等检测方法,早期发现高危人群,推广应用糖尿病前期治未病干预指南。

公告

《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印发

用3~5年时间全力打造“数智中医药”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20条具体举措,提出用3~5年时间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逐步融入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链条各环节,促进中医药数据的共享、流通和复用,初步实现中医药全行业、全产业链、全流程数据的有效贯通,全力打造“数智中医药”,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中医药实践,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数字化辅助中医服务能力提升方面,《意见》提出,鼓励中医医疗机构推动业务流程数字化转型,打造集预防、治疗、康复、个人健康管理于一体的数字中医药服务模式。鼓励研发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智能电子病历、智能预诊随访等系统,提升中医药数据智能化采集能力。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性的智慧中医医院、中医数字医共体和临床教学基地。优先围绕中医优势专科和优势病种开展诊疗全流程数据采集、使用和治理,形成应用示范。

《意见》提出,助推中医药健康管理。鼓励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研发中医健康监测设备和治未病健康管理平台,通过中医体质等中医数据采集记录,整合体检、疾控等数据,开展主动健康管理、个人健康画像、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应用、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卫生健康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与数据应用示范研究,充分发挥中医养生保健优势。

在数字化助力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意见》提出,推动名老中医诊疗数据开放共享。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应用数字技术建设“数字化传承工作室”“数字诊室”等,利用数字技术复现名老中医的诊疗过程和诊疗思路,数字化记录教学行为,总结跟师学习、临床实践和疗效跟踪等经验,推动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创新发展。

《意见》还针对数字化赋能中医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文化传播等方面作出了部署。

研究

频繁“刷”短视频会让人感觉更无聊

观看短视频是现代很多人的消遣娱乐方式,短时间内视频、音乐、文字的强刺激,往往使人放不下手机,越“刷”越上瘾。加拿大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为缓解无聊情绪而频繁切换视频(即粗略观看视频部分内容),实际上可能让人更无聊,并对内容更不满意。

实验表明,当参与者感到无聊时,他们会“刷”视频。这些参与者起初认为,频繁切换视频而不观看完整视频,会让他们感到不那么无聊。但当他们按进程观看整段视频时,会感觉观看的内容比切换不同视频时更吸引人、更有意义。专家表示,频繁切换短视频,实际上会让人感觉更无聊。如果人们想在观看视频时获得更愉快的体验,应尝试专注于视频内容,尽量不要“走马观花”。

(以上来源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中国中医药网、《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陶宪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