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探析
2024-09-14左晓明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越来越被重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显得尤为重要,它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将从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出发,探讨如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
关键词:乡村振兴;财务管理;规范化
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经济管理的基础。长期以来,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农村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提供经济基础。财务管理规范化可以保证农村各项资金的合理使用,防止资金浪费和挪用,确保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同时能够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来源,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是重要保障,能够确保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为其他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还能够提高乡村治理水平,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农村资金使用效率
首先,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有助于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的用途,使资金使用更加有针对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通过建立严格的财务预算制度、资金使用审批制度,可以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同时通过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和审计,可以防止资金的滥用和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其次,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有助于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监管,降低财务风险,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报告制度、财务信息公开制度,可以提高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透明度,降低财务风险。最后,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有助于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资源整合,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通过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财务交流和合作,可以实现资金、资源、信息等的高效共享,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
(二)有利于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首先,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有助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通过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能够更好地掌握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了解农村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其次,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有助于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产业融合是指农村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和协同发展,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有助于提高农村产业融合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水平,降低产业融合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从而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深度发展。再次,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有助于提高农业产业链附加值,通过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能够更好地引导农民参与农业产业链的建设和拓展,提高农业产业链的附加值,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最后,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有助于推动乡村产业创新,农村产业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源泉。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有助于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创新意识和管理水平,为乡村产业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管理保障。
(三)有利于保障农民利益
首先,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有助于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产权关系,确保农民对集体资产的合法权益,通过规范的财务管理,可以防止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侵占、挪用等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维护农民的财产权益。其次,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规范的财务管理有助于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效益,增加农民从集体经济发展中获得的收入。再次,规范的财务管理还有助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最后,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有助于保障农民社会保障权益,规范的财务管理可以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实力,增强集体经济组织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能力,从而保障农民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权益。
(四)帮助优化乡村治理环境
首先,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有助于提高乡村治理水平,通过加强资金监管,提高乡村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增强乡村治理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其次,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有助于促进乡村社会和谐,通过保障农民利益,减少农村社会矛盾,为乡村振兴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最后,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还有助于推动乡村文明进步,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乡村文明的繁荣和发展。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近年来,虽然农村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农村财务管理意识薄弱的问题仍然存在。许多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够,认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与己无关,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受到很大阻力。当前,我国农村财务管理体制存在很大的弊端,主要表现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许多农村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有的即使建立财务管理制度,也因缺乏执行力度而形同虚设,这使得农村财务管理的透明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政策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关于农村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导致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法律空白,这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导致农村财务管理问题频发。同时,还有一些法规过于笼统,操作性不强,导致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准确把握法规要求,容易产生违法违规行为。
第二,农村财务管理人才匮乏。目前,许多农村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导致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受到很大影响,很多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财务知识和技能,难以胜任复杂的财务管理工作。此外,农村地区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财务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这也给农村财务管理带来了困难。
第三,监督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农村财务管理的监督机制尚不健全,导致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较大的漏洞,使得一些不合规的财务行为得以顺利进行,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容易导致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滥用职权、侵吞公有财产等问题。
第四,财务管理模式落后。当前,如果我国农村地区仍采用传统财务管理模式,自然难以适应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传统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如财务管理效率低下、资金使用不规范等,因此,改革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路径
(一)完善农村财务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的农村财务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可以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防止集体经济资产的流失。据调查,我国部分农村地区集体经济资产管理存在不规范现象,导致资产流失严重。因此,完善农村财务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对于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完善的农村财务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可以明确农村财务管理的职责和权限,规范财务行为,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相关数据显示,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有助于提高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效率。此外,完善的农村财务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农村经济建设,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规范的财务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可以增强投资者信心,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完善农村财务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的具体方法如下:
1. 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农村财务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政府部门应当重视农村财务管理立法工作,制定完善的农村财务管理法律法规,为农村财务管理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例如,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管理体制、财务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2. 强化法律宣传教育,增强农村财务管理法治意识。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农村财务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普及农村财务管理法律知识,增强农村干部和群众的法治意识。例如,组织开展农村财务管理法律知识培训,发放宣传资料,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农村财务管理法律法规。
3. 加强执法监督,确保农村财务管理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法律法规的执法监督,确保法律法规在农村财务管理领域的有效实施。例如,定期开展农村财务管理执法检查,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保障农村财务管理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4. 引入第三方审计,提高农村财务管理透明度。政府部门可以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提高农村财务管理的透明度。通过第三方审计,可以更好地发现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法律法规提供有力支持。以浙江省为例,该省通过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明确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职责、权限、程序等方面的内容,为农村财务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同时,浙江省加大了对农村财务管理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组织开展农村财务管理知识培训,提高了农村干部和群众的法治意识。此外,浙江省还引入了第三方审计机构,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有效提高了农村财务管理的透明度。经过一系列努力,浙江省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加强财务人员培训和管理
为更好地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加强财务人员培训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完善财务人员培训体系,根据农村财务管理的需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财务人员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及培训时间等;依托地方高校、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等资源,设立农村财务人员培训基地,提供专业、系统的财务培训课程;结合农村财务管理的实际需求,组织专家编写培训教材,确保培训内容的系统性和实用性;从高校、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等邀请专业师资,为财务人员培训提供有力保障。其次,应加强财务人员继续教育,组织财务人员定期参加专业培训,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鼓励财务人员参加在职学历教育,提升自身学历水平,增强财务管理能力;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参加业务研讨会,分享财务管理经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再次,还应建立财务人员考核机制,根据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制定财务人员考核标准,确保考核的公平、公正、公开;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财务人员晋升、奖惩的依据;建立财务人员考核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财务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工作积极性。最后,加大财务人员引进力度,通过政策扶持、待遇保障等手段,吸引具有一定财务管理经验的专业人才加入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在招聘财务人员时,优先考虑具有财务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提升财务人员整体素质。
(三)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监督体系
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监督体系则是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的有效途径。农村财务管理监督体系的构建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合法性。同时,应涵盖农村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确保监督工作的全面性。还应具备较强的执行力,确保监督工作的有效性。此外,农村财务管理监督体系应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农村财务管理监督体系的具体构建方法可以以下方面进行。
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为农村财务管理监督工作提供法律依据。
2. 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专门的农村财务管理监督机构,负责农村财务管理的监督工作,定期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进行。
4. 制定农村财务管理监督工作计划,明确农村财务管理监督工作的目标、任务、方法和程序,确保监督工作的有序进行。
5. 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监督制度,完善农村财务管理监督制度,确保监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6.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农村财务管理监督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通过公告、网站等渠道,公开农村财务管理相关信息,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
(四)推广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式和方法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路径推广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式和方法,主要包括信息化管理、专业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和公开化管理,通过这些措施,有望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一是信息化管理,是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应推广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财务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的监督,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运行。二是专业化管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对财务管理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应推广专业化财务管理模式,引入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提供专业的财务服务,提高农村财务管理的专业水平。同时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辅导,引导其规范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三是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效益的重要手段。应推广精细化财务管理模式,从预算、核算、审计等环节入手,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效益。同时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农村财务管理的成本,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四是公开化管理,是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监督的有效途径,应推广公开化管理模式,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的公开和透明,让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农村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公信力。同时通过公开化管理,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的监督,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运行。
(五)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对于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乡村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农村经济管理、服务和发展的职能,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村财务管理的作用尤为重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制定和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收支行为,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健康运行。其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集中资源和力量,提高农村财务管理的效率,通过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村财务管理的统一规划、组织和监督,可以降低财务管理成本,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最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还可以推动农村财务公开透明,增强农村财务管理的公信力,通过集体经济组织的运作,农村财务信息可以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开,接受成员监督,保证财务管理的公正公平。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用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治理结构。要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首先需要完善其内部治理结构,这包括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责利,建立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机制,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财务管理的参与和监督。
2. 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挥作用的关键,要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素养,为农村财务管理提供人才保障。
3. 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的合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需要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协同合作,共同推动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例如,政府部门可以提供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社会组织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等。
4. 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模式。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需要创新模式,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例如,可以探索发展农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财务管理服务。广东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支持下,通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与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合作,成功实现了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该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收支状况明显改善,成员对财务管理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根据对该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实施上述方法后,该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效率提高了30%,财务公开透明度提高了50%,成员对财务管理的满意度达到90%。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完善财务管理体制、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财务公开透明度、加强财务管理监督体系等途径,有望实现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石玉雪.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4(12):209-212.
[2]李嘉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及治理对策——以韶关市Q区为例[J].农村实用技术,2023(06):27-28.
[3]梁一村.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财务管理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4(15):217-220.
[4]王文豪.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财务管理模式优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4(10):224-227.
[5]郑凤娜.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规范和完善农村财务管理[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01):18-19.
[6]袁春明.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村数字化财务管理建设与服务思维[J].黑龙江粮食,2023(03):90-92.
[7]周怡,张妍芳,谢嘉奕,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和对策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3(15):94-96.
(作者单位:正阳县财政局熊寨财政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