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措施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2024-09-14王韬
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因此,企业必须在发展的同时,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强对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要切实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品质与水平,就必须根据雇员的特定状况,制订出适当的激励制度,从而将他们的工作热情充分地发挥出来,使每个人都能在工作中全力以赴,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价值,促进企业的稳步发展。因而,文章首先简单阐述了激励制度的含义,分析了激励制度的重要性,重点讨论激励措施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运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激励措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策略
一、引言
在企业的发展和建设中,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当前,许多企业都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期望能够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准。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使得工作效率不高,不能适应目前企业的发展需要。而激励制度可以从某种意义上起到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补充作用。所以,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要更加注重对员工的激励和人力资源管理,采用更加主动、更加有效的方法来提升其实施的效率,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激励制度的含义
激励制度是运用正确的方式与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让雇员为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此外,“激励制度”也是一种企业进行有效激励的手段,对各类激励手段进行标准化。人力资源管理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人与人之间的结构、过程和关系之间的平衡与约束。雇员一旦有了工作动力,对企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从经营管理的角度来看,激励制度就是经营者对职工进行的一种激励。雇员们会继续前进,向企业所制定的目标前进,并把工作做好。站在雇员的立场上,对雇员进行奖惩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机制。在工作中,雇员们能够充分地展现他们的才华,向着企业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三、激励措施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一)突出员工的主体性,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根据相关调查发现,人们的目标是根据他们的需求来设定的,因为每个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的目标也是不一样的。也许,雇员的个体目标和企业的发展目的是完全不同的,或者是企业的发展和雇员自己设定的目标发生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若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将激励措施运用得当,既可以适当地满足员工的个体需求,在协助雇员达成自己的目标的同时,也可以调整雇员的行动,让雇员们完全明白,在工作中,付出才有回报,让雇员知道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并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凸显出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视企业为自己的家,将企业的发展目标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更好地为企业及自身的发展而奋斗。
(二)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从企业职工角度看,企业文化是一种清晰而统一的组织形式,它对企业的运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企业既能给优秀雇员提供物质上的帮助,也能给他们带来心灵上的支持,同时也能对他们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培育并指导他们认识并领会企业管理理念,使之为广大职工所认同,并逐渐转化为行为。在激励机制方面,要加大对违规违纪的惩处力度,加强考评服务观念。为此,企业要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健全企业的激励体系,建立高质量的企业文化。
(三)提高企业的收益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内企业的数目也有了显著增长。因此,企业必须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来提升自己的收益。在现代企业中,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在运用激励制度时,企业可以按照现实需要合理地配置各种资源,让全体职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把自己和企业的利益结合起来,他们会为自己的权益而奋斗,在这个进程中,企业的收益将会大大提高。
(四)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要构建和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员工激励制度的公平性,既能使企业人才在工作中的自身价值得到最大发挥,又能增强企业内部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另外,让企业员工在发展的同时,也可以创造一个充满竞争力的环境氛围,帮助他们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环境下,获得更大的提升。此外,企业领导应该对业绩出色的员工进行全面考核,将其作为杰出业绩予以展现,并在精神或物质上给予适时地奖赏,使其在工作中获得一种归属感与荣誉感,使其能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施展,而且还可以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
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方式
(一)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具体表现在加薪、津贴和奖金等方面,要实现对职工的物质激励,最重要的是要设计规划合理的报酬体系,要坚持内部公平和外部竞争相结合的理念,促进物质激励的有效运用。
而薪酬是物质激励最主要的表现形式,通过薪酬可以体现出职工职级的高低,或是在同一等级下员工的工作水平、工作的完成程度和工作的效果之间的区别。
而非工资所得则是另外一种物质激励,它可以通过对非工资的适当分配来激励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得到有效提升。
(二)情感激励
实现智力与政治行动的最佳途径是承认劳动者,促进其发展,改善其整体素质。对员工必须通过鼓励进行激励,而这种激励可以通过表彰和奖赏来达到。如,员工在工作期间,则应适时予以表彰,让其在充分快乐的进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增进工作人员在精神层面得到绝对满足,并激励他们积极并热情地投入工作中。企业以欣赏的眼光来发展人才,并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致力于给他们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通过增进员工与企业领导及主管的信任,增进员工间的感情,激发员工的行为动机。在进行情感激励时,一定要注重具体的细节。领导者不论其人数多寡,在他们的工作或学业上有所进步时,都应及时给予他们奖励和赏识,让员工的每个进步都能得到肯定,促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学习心态。另外,企业领导者应该对员工的想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虽然有客观评估员工的准则,但是领导者也要站在员工的立场上,通过独有的判断力,发现员工更多的优势。员工们各有各的强项和弱项,领导者应该以双边方式评价自己的工作人员,首先是给予激励和承认,注重他们的强项,将员工的积极性及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三)目标激励
目标奖励是以员工个人的发展目标和职业计划为基础,把员工的发展目标和企业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保证员工在工作中的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发挥,也保证员工可以在自己的努力下可以持续地达到自己的目标。实际上,目标激励是指通过职位授予或赋予对应的荣誉,对员工进行激励,提高员工的荣誉感,从而使员工对企业抱有更高的期望。
五、激励措施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当中缺乏一定的激励意识
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时,要想办法去解决员工在工作中的正当需要,以此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让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品质得到提升。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要使人才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对职工进行科学、高效地管理,从而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通过对企业进行有效激励,也能吸引到更多的高科技人才,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但是,现在许多企业依然沿用着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在现实经营中,缺乏一些激励的观念,没有深刻地认识到激励措施的重要意义,所制定的激励措施也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在工作中,对于业绩优异的员工,仅给予适当的表彰,而不能根据其具体的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而且一些企业出于节约成本,缺少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奖励,使得这些奖励只停留在表面而不能发挥实际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下降,有时还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情感,这些都会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管理,这对企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二)激励制度不够完善
健全的激励机制是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和奖惩的方式。但是,目前一些企业的激励体系还不够健全,在资源配置、员工晋升和奖惩机制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比如,目前许多企业在进行资源配置和升级时,都是从业内的先进企业学习,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进行优化和改善,这就使得许多的激励机制变成了“画大饼”,使职工难以实现个体的利益和企业利益的统一。一些企业制定考核指标,以改善其团队结构,促进其发展,但并不能满足其个体需要,没有考虑到年龄、兴趣等因素,因为相关准则都是一样的,使得许多雇员没有积极性。另外,一些企业在设定激励体系时,经常采用相同的激励准则,使得绩效好的雇员没有得到足够的报酬,长期下去,将导致优秀人才的大量流失。
(三)激励机制模式单一
虽然通过物质激励能够起到调动职工工作热情的作用,但一些企业过分强调激励手段,而忽略具体的实施方式,这在某种意义上也会对其激励方法产生一定的作用。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并逐步将其纳入到企业的经营范围中,所以,单一的激励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让雇员们减轻工作压力的需要,这对企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四)绩效考核方法不科学
绩效考核是建立激励制度的依据,企业通常依据业绩考评的结果来确定职工能否达标,进而确定具体的激励模式及数额。所以,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是否有效,是否公正,将直接关系到员工的激励作用。但是,当前一些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还不够健全,执行效率不高。
1. 部分企业的考评目标是根据工作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的,很多考评指标是不能定量的,考评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评者的主观认识,这就使得在激励机制的配置上很难达到公平性。
2. 部分企业在运用物质报酬的时候,常常没有建立健全的业绩评价制度,也没有形成一个透明的制度。在这种情形下,很可能出现“暗箱操作”的现象,造成杰出员工得不到应有的奖励,对一般雇员的奖励也就越少,这对那些出色的雇员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挫折,造成企业大批人才的rBDFeYbm1XNPLZe6j2BE0Q==损失。
六、激励措施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增强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意识
当今社会,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一场人才的较量,要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市场上取得胜利,就必须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人才的培养,提升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首先,企业要充分意识到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各种激励手段的意义,注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结合他们的具体状况,设计出一套科学、又合理的激励办法,充分发掘出每位员工的潜能。针对不同的工作要求,科学、合理配置人员,使每个人都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实现最大的价值。同时,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也要注重对有关人员的培训,使他们真切感受到企业对自身的器重,帮助他们深入钻研自己的工作岗位,这样,企业就不会出现人才大幅度流失的情况了。
(二)建立科学的薪酬制度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薪酬制度,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是最直接的一种激励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对于雇员来说,企业除了在工作上给他们一些薪酬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对他们自身价值和自我发展的尊重,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保留人才和减少人员流动方面很有意义。此外,要对工资待遇和晋升制度进行公示,每个职位上的雇员都想得到企业同等待遇,所以,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业绩考核,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强职工的归属感,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在工作中强化职责意识和职责定位。另外,构建以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由于某些原因,目前大部分企业都采用短期奖励制度,特别是对薪酬和红利的奖励制度,这种方式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但是,在此背景下,企业需要设置长期的激励机制。企业要提前做好准备,让雇员们主动维护企业的品牌、利润、股票等,从而让雇员得到好处。把一些股份用来给员工作为私人福利,由于企业的盈利和雇员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样既可以给员工带来一种长远的动力,也可以在保留人才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制定多元化的激励模式
现阶段,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单一传统的激励制度,不能有效地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也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因此,企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学会与时俱进,对激励方式进行持续的改革,设计出既能让员工开心工作,又能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加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建立激励机制前,管理者要深入到基层去,倾听员工的声音,主动与他们进行交流,这样既可以缩短管理者和底层员工的差距,又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要,保证在制定激励机制时是全方位的、可行的,鼓励员工全身心地投入企业发展中去,从而使企业的工作效率、工作品质得到提升。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激励方式中,最常用的一种就是物质奖励,它是以物资、奖励、津贴等形式发放到员工手中,既可以解决员工的基本物质需要,又可以提高他们的生存品质。所谓精神激励,就是在保证一定的物质条件下,还可以为职工提供一定的心理支持,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具体的办法,可以是在颁奖典礼上发放奖状、奖金。在情感激励方面,由于企业逐步壮大,工作量加大,不可避免地增加职工的工作压力,因而,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会出现紧张情绪,进而降低工作效率。对此,企业应该主动和职工进行交流,多举办企业团建,以缓解工作中的压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四)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强化监督和管理工作
当企业根据特定的群体制订出适合的激励体系以后,为了保证该体系的实施,促进该体系的高效运行,还需要强化监管。企业要用各种激励机制和规则来约束职工的行为,对职工在参加激励活动时,要对职工的各项活动进行严格监督。若监管期间,注意到员工未按规范实施奖励制度,应立即停止,或采用有效的纠正方法,并对此进行处罚,职责落实到个人,严格执行激励机制,保证激励作用的充分体现。
(五)完善企业考核机制
要健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措施,就要对其进行精确的考评,对其工作绩效、工作贡献和结果等方面给予充分的评估和鼓励,以此来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生产率,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建立完善的考核指标制度。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工作岗位,设定公正、合理的评价标准,使每个人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业绩目标,从而增强其工作热情和参与程度。此外,要科学客观地对其工作绩效进行定量评价,让员工对自身工作的优缺点有清晰的认识,进而促进其工作绩效的提升。
2. 企业要强化人才的培养与发展,给他们更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机遇,以此来提升他们的参与度和认同度,提升他们的工作业绩。企业可以把评价指数融入培训与学习的方案中,提升员工各方面的工作能力,并使其自觉地发现自身的缺陷,从而达到自我改进的目的。
3. 通过运用现代的业绩评价手段,提高企业业绩考评的有效性,减少企业的管理工作负荷,减少企业人力资源投入。企业应当利用科技的方法和系统,对员工的考核管理进行强化,比如,利用专用的绩效管理软件、考核平台、智能考勤系统等多种方法,对资料进行采集与分析,使考核与评价变得更为规范、科学。
(六)注重员工之间的差异
企业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激励制度时,要重视每位雇员,因为每位雇员都有很大的差别,优点和缺陷也各不相同,不能把所有人都归为一种类型,而是要针对每一个人的不同特征采取差别化的方法,这样就可以把激励制度真正地贯彻到每一个人。在管理方面,要注意授予权力,让他们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注意他们精神上的满足。而对中层员工来说,他们最希望得到的就是晋升,因此要为他们建立完善的岗位制度,通过晋升、薪酬等手段来激发他们,一定要表现出对他们的重视。
七、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激励制度是至关重要的。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可以充分发挥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的持续、平稳经营与发展。企业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立足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现状及员工的现实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激励体系,在满足企业职工不同要求的同时,把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有机地融合起来。同时,应注重对激励时机的选取,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激励制度进行持续优化和调节,才能使其真正地发挥作用,促使企业及员工都能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构建路径研究[J].营销界,2021(30):81-82.
[2]张新明. 国企改革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存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21(17):96-97.
[3]王红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策略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08):76-77.
[4]陈红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相关思考[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1(05):107-108.
[5]周芳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与改进[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03):96-97.
[6]张巧琦.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11):67-68.
[7]肖世良.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人才资源开发,2022(07):91-92.
[8]安红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研究[J].财经界,2022(08):140-142.
[9]黄敏.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文化,2022(02):72-73.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