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攜手前行,共築健康灣區
2024-09-13黃潔貞
在國家支持下,澳門特區政府與北京協和醫院合作設立了澳門協和醫院。這一舉措為澳門在高端醫療領域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優勢。北京協和醫院是國內最為頂尖的三甲醫院,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技術,其品牌效應和頂尖團隊将為本地醫療人員提供高層次、多樣化的培訓,推動更高質量的醫療人員梯隊建設。除了能為澳門居民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和更多的就醫選擇,更重要是提高了澳門疑難重症和專科醫療服務這些高端服務的供給能力,這將使澳門協和醫院在在高端醫療領域與其他城市合作上有足夠的底氣。
其次,澳門有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葡平臺等高水準對外開放的獨特優勢,完善的酒店設施與服務能作為康養住宿的選擇,吸引更多高消費客群前來體驗;保險業界亦有高端醫療保險開放予外地客戶投保,為澳門的高端醫療服務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和支持;此外,在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中推動“旅遊+大健康”的支持下。這些一籃子因素都將能吸引高消費客群前來體驗,拓展新旅遊客群,除了立足粵港澳大灣區,更能輻射東南亞並發展成為國際化的醫學中心,共同促進大灣區高端醫療事業優質發展,為澳門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和競爭優勢。
借鑒大灣區高端醫療經驗,
推動澳門智慧醫療發展
隨著全球健康產業的蓬勃發展,澳門作為一個國際化的城市,亦在積極探索如何結合本地特色,融入區域合作,以實現醫療服務的質的飛躍。大灣區內各城市在高端醫療領域的先進經驗,為澳門提供了豐富的借鑒資源。
首先,智慧醫療體系的構建是未來趨勢。本澳要發展大健康產業,智慧醫療是澳門未來需要借鑒的地方,在大灣區內,多個城市已初步建立起結合大數據、雲儲存及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智慧醫療體系。這種系統不僅提高了疾病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而且使得遠程醫療服務成為可能。對澳門來說,引入這樣的智慧醫療體系,將大大提升其醫療服務能力,尤其是針對來澳旅客,能在出發前就享受到諮詢與行程安排服務,更好讓其擬定行程安排。這將極大豐富澳門的旅遊醫療體驗。
其次,本澳正處於人口老化趨勢,醫療開支負擔持續上升,這些智慧醫療系統將能起到更多保障居民健康的作用。例如,深圳人民醫院運用AI預問診技術顯著提升了應診效率。通過機器學習,該系統能夠協助醫生完成初步診斷,節省了大量時間和資源。再者,智慧醫療的數據化分析功能,對於持續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數據分析,醫院能夠更深入地瞭解患者需求,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水準。澳門作為一個旅遊和服務業發達的地區,提升醫療服務品質不僅能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質,還能增強其區域競爭力。
最後,澳門要發展大健康產業,必須重視智慧醫療在其中的作用。通過借鑒大灣區其他城市的成功經驗,結合自身特點,澳門有望在智慧醫療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為本地居民和外來旅客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同時也為整個地區的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澳門協和醫院為澳門大健康的未來
提供了有力支持
雖然澳門目前在高端醫療服務方面還未見到顯著成就,但通過澳門協和醫院等一系列創新舉措的實施,為澳門未來的醫療事業和大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初步看到的是,澳門協和醫院自成立之初便肩負著不凡的使命。它被賦予了培養本地醫療人才、提高本澳醫療水準及推動本澳醫療產業發展方向的重任。這一目標不僅關乎醫療品質的提升,也是對居民健康福祉的長遠考量。醫院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運營,將於9月16日正式營運,屆時將極大地豐富澳門的醫療資源,解決了部分以往需轉介至外地治療的疑難雜症問題,讓居民享受到更為便捷的醫療服務。
值得肯定的是,澳門協和醫院的開業,標誌著澳門在高端醫療服務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隨著醫院服務的不斷增加,專業人才的持續引進,以及高端醫療技術的逐步落地,未來澳門市民在遭遇重大疾病時,將有望實現“大病不出門”的願景。這不僅提升了本地醫療服務的可及性與滿意度,也將進一步促進醫療旅遊業的發展。
除了醫療服務本身的提升,協和醫院還可以牽頭開展多項大健康服務項目。例如通過與保險、酒店康養機構的合作,開展醫美、中醫、體檢等多元化專案,利用協和醫院的品牌影響力及專家團隊的技術支持,吸引外地客源來澳診療,這不僅為澳門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也為居民提供了更全面的健康管理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澳門藥物審批制度的優越性及相對豐富的藥物資源,為發展高端醫療旅遊提供了有力支持。這一優勢能夠吸引更多尋求特殊藥物治療及高端醫療服務的旅客,進一步提升澳門在全球醫療旅遊領域的競爭力。
港澳高端醫療合作,
助力高端醫療優質發展
在全球化的今天,區域合作已成為推動各行各業發展的重要力量。特別是在高端醫療領域,港澳兩地的合作不僅為雙方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極大地提升了區域內醫療服務的品質和效率。
港澳兩地醫療合作由來已久,雙方自2007年已簽訂《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局與香港特別行政區醫院管理局合作協議》,並分別於2013年及2018及2023年續簽為期5年(2023-2028年)。協議內容主要是加強雙方在醫療衛生及醫務行政管理等領域共同發展,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醫療協作,涵蓋多個不同領域包括:學術及技術交流、人員培訓、資訊交流、醫療管理、緊急醫療及物資援助、病例轉介,傳染病資訊和診治經驗交換等。相關機制長期以來恆之有效,特別是為本澳暫時未能處理的一些疑難重症患者提供了合適的醫療服務;而本澳亦輸出受到世衛組織所肯定的初級衛生醫療保健服務的經驗。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不斷推進,港澳兩地在高端醫療領域的合作是一個典範,展示了區域合作在促進醫療服務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相信港澳兩地透過在高端醫療領域的合作助力兩地協同發展、互學互鑒,共同提升大灣區醫療服務的整體水準和國際競爭力,應對人口老化挑戰,為居民健康福祉尋找最大的得益。
隨著全球化的加速和區域一體化的深入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在推動高端醫療服務領域的合作展現出巨大潛力。特別是澳門在促進港澳地區高端醫療合作方面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前述提到澳門協和醫院將引入先進設施及北京協和醫院的專家團隊,將有助在實現澳門居民“大病不出門”的目標,而且為探索發展高端醫療旅遊及大健康產業提供了有力支撐。其次,科研合作與人才培養是關鍵。澳門大學與澳門協和醫院已簽署《共建澳門大學——澳門協和醫院聯合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合作框架協議》,並舉行“澳門大學——澳門協和醫院聯合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這將有助增加兩地在醫療及相關科研交流的合作空間,甚至互派培訓、實習、輪崗人員,逐步建立兩地醫院醫療及科研的合作機制,以及共同推出培養專科醫療人才的合作計劃。
此外,澳門六大綜合休閒企業亦正配合特區開展“旅遊+大健康”產業,而且這些企業在配合特區政府開展“旅遊+大健康”產業方面具有天然優勢,其住宿設施也是醫療旅遊中重要的一環。通過這些企業與醫療機構的深度合作,可以進一步豐富醫療旅遊的內涵,提升服務品質。
澳門政府在未來推動大灣區高端醫療合作方面應繼續發揮橋樑和紐帶的作用,除了傳統的“一程多站”醫療旅遊外,更應利用好“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吸引醫療類會展會務及醫學論壇落戶澳門,共同服務區域內龐大的內地與國際醫療市場。
面對全球醫療旅遊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澳門如何巧妙定位自身,吸引國內外患者來澳就醫,是其大健康產業發展中的關鍵議題。大健康產業是澳門“1+4”中的“4”個新興產業之一,同時現代化大健康產業亦可與“1”的綜合旅遊休閒業起到互相拉動的作用。作為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澳門,有著成熟的旅遊城市的軟、硬體基礎,如多類型酒店業、多元的飲食文化等,加上小城的悠閒生活節奏和友善社會環境,結合澳門協和醫療及其他私營醫療機構的容納能力,有利吸納以醫療康養為目的的旅客,打造幅射亞洲的醫療旅遊的首選目的地。
在過程中除了醫療技術外,高質量的顧客服務也十分重要,後續還需提升多語種的接待能力、完善醫療消費保障、醫療廣告及跨境醫療糾紛等機制,這需要透過加快向相關產業人員開展培訓,以及一些修法工作(例如規管醫療廣告的第84/90/M號法令及第7/89/M號法律生效至今已超過三十年,以及《醫療廣告規範指引》等),才能更好應對全球醫療旅遊市場的競爭。這不僅有助於吸引更多國內外患者來澳就醫,也將促進澳門整體經濟的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
澳門高端醫療人才培養的
未來挑戰和機遇
在當今社會,高端醫療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對於提升醫療服務品質、推動醫療科技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澳門作為一個國際化的城市,其在培養高端醫療人才方面採取了一些獨特的做法和計畫,同時也面臨著一系列挑戰和機遇。
首先,在人才培育方面,澳門在醫療人員專業及執業註冊制度方面已經實施了相關措施,通過互認制度使得醫療人員可以在深合區執業;此外,專科醫學院為澳門醫生頒發專業院士,這無疑提升了醫生的專業地位和認可度;澳門的護理專業高等院校也在不斷培養護理人才,並與國內外著名醫療機構及學院進行合作交流培訓,這些都為澳門培養高端醫療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為公立大學澳門大學持續為醫學研發及人才培育方面作出貢獻,與內地大學例如合作培訓臨床醫學的雙聯學位。值得注意的是,澳門大學在橫琴的分校校區建設籌備工作正在啟動,並期望在2028年能建成及投入使用,預計招收8,000名學生,其中2,000名為醫學院學生,開展臨床醫學、臨床藥學、口腔學及營養學的本碩博課程,並將有國際化合作辦學。另外前述也有提到的“澳門大學——澳門協和醫院聯合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其作用亦是促進高端醫學人才培養、建立高層次人才互聘和人員交流互派機制、推動聯合科研合作、加強資源共用、促進前沿技術交流及拓展合作範疇等建立廣泛的合作基礎。
澳門大學及澳門科技大學都有設置國家重點實驗室,在中醫藥方面的高端人才是有較好的基礎;澳門科技大學早有中醫學及中藥學從學士到博士的培養體系,在西醫方面本澳則是透過區域合作的模式與“後發”優勢近年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例如澳門科技大學醫學院於2019年起舉辦首屆內外全科醫學學士學位課程。據悉有關課程是根據香港、英、美等地的現代教育模式框架設計,其中,內外全科醫學學士學位課程基礎教學的部分教材使用了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教材,學生成功通過考核將可獲得由哈佛大學醫學院頒發的該學科證書。
除了醫生以外,高端醫療服務中高質的護理照顧服務必定是關鍵,近年本澳護理人員的碩士進修及專科進修力度加大,例如北京大學與澳門理工大學加強護理人才培養助力澳門大健康產業發展;澳門鏡湖護理學院更已建立從學士到博士的專業護理人才培訓系統,以及提供不同種類護理持續進修課程,提升本澳的護理質量。
在港澳醫療合作機會上,當前本澳的專科醫生及專業護士仍然較為緊張,但澳門地少人口少,臨床個案也相對較少,而且無論醫學教育與醫學專科學院都是剛起步的階段。因此,期望未來除了在內地及本澳進行專科培訓外,亦可透過派往在香港接受專科培訓或實習機會,加強臨床經驗與培訓人員的數量。此外,澳門協和醫院將逐步設立醫學教育及醫學研究的職能單位和場所設施,籌劃開展醫學教育及醫學研究,發展成為本澳高水準的培訓機構。未來亦可以透過粵港澳三地互派高端醫療人才進行短中期駐院承擔帶教或研究工作,加強各類的培訓與合作,共同打造一個開放全澳醫學專科人才培養高地,切實提升本地各種醫學專科人才基數與質量水準。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健康已成為連接世界各國的共同語言。大健康或高端醫療發展不僅是一個經濟發展項目,也是一個民生項目。因此,我們更期待通過持續推動醫療技術的發展,進一步保障人民的健康福祉,共同構建屬於我們的健康藍圖,才是發展大健康產真正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