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就是塑造大脑
2024-09-11王大龙
学习的生理结果实际是脑神经的链接发生变化,从这个角度看,学习就是塑造大脑的过程。
如果从孩子幼小阶段开始,就让他们通过各种感官来全面接触世界、理解世界,那么,在他大脑中建立起来的神经回路会非常丰富,被调动的神经元也就会更多。
如果总是有多种机会不断重复和深化以上学习过程,这些建立起来的神经回路以及神经突触和神经系统,会呈现出一种稳定状态,不被使用的、孤立的神经元也会比较少。从生理学角度看,这样的孩子就有了较好的智力基础。
智力发展是建立在生理发展基础之上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创造各种条件和环境,让孩子的五种感官充分地认识世界、体验生活;提供充裕的生活保障,促进孩子的身体发育,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当大脑的重量能够按照生长发育的规律,达到最充分发展且生长出来的突触非常丰富的时候;当大脑与周围世界能够有良性互动,让绝大多数神经元都工作起来的时候,孩子的智能就有可能达到良好的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孩子至少具备八种智能:观察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认知智能、身体认知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每一种智能都是在相关器官的生理潜力与环境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每一次“学习”的过程都会牵扯一定数量的神经元系统。外部的反复强化会内化神经回路,让其成为稳定结构;内部改变又会影响孩子接受外部信息的方式。这种互相促进而建立起来的一个个神经回路,构成智能的生理基础;这些神经回路上的一个个“节点”,是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各种知识。在大脑神经回路尚处在比较混沌的状态下,父母给孩子创建什么样的神经回路,让其建立起什么样的“神经元地图”,他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智能基础。
学习最本质的特点是不可复制,每个人的学习都要从头开始。学习的生理结果实际是脑神经的链接发生变化,从这个角度看,学习就是塑造大脑的过程。
如果所有人学习的内容和过程都一样,那么,所有人的大脑链接都一样,就不会有创新的基础。因此,校长应当鼓励老师每节课上得不一样。只有这样,才会产生不一样的大脑,为创新奠定生理基础。
学习是信息传递与信息重构。只要让学习过程成为数据产生的过程,大脑就可以像AI一样,越用越聪明。
最新的发现也印证了这一点。本来人的大脑中没有阅读中心,阅读时需要很多区域抽离原来的工作,合力完成,所以要练习很久才会熟练。但就像新加坡倡导的亲子共读一样,并不是说在孩子18个月的时候就教他认字、写字,而是培养其注意力集中和兴趣,慢慢培养他的阅读能力和创作能力。阅读能力优秀的孩子算术应用题的解题能力更强,因为阅读能力会影响孩子对题目的理解与记忆。阅读能力强的孩子能更好地使用组织记忆方法(通过信息间的联系促进记忆);大脑中输入和输出的信息更多,能分析和加工的信息也更多,更有利于对记忆内容的整理和记忆。
总之,好的教育要基于脑、适于脑、促进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