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快跑”引发担忧
2024-09-11郭晴
武汉人眼中的“苕萝卜”
作为全国率先发布自动驾驶全无人商业化试点政策的城市之一,武汉和萝卜快跑开启的“双向奔赴”让萝卜快跑成为很多游客到武汉的必打卡项目。
有体验过萝卜快跑的网友表示,“自己在小程序叫了一台无人驾驶车,10公里左右叠加红包后最终结算只需要5元,相当于平均每公里5毛钱。如果按照武汉当地的出租车或网约车的计价费用来看,普遍则在20元以上”。
除了价格划算以外,后排大屏幕还能当作KTV或私人影院,不管做什么都不用担心司机的吐槽和不满,也不必强行尬聊,简直就是妥妥的“i人福音”。再加上都是统一车型且后排空间较为宽敞,车内环境干净整洁,舒适度上自然也能拉满。
然而,萝卜快跑在带来便利和新鲜出行体验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争议。起初因萝卜快跑被各种障碍物“吓得”不敢挪动和路况略微复杂就“智商不够用”,被武汉人戏称为“苕萝卜”,在武汉方言里,意为“笨萝卜”。近日,又有武汉网友称萝卜快跑在武汉街头与行人相撞;另有网友称萝卜快跑车内都是监控摄像头,质疑乘客隐私安全问题等话题冲上热搜......
更有异议的是,有网友表示,1000辆萝卜快跑已经在武汉大面积铺开,抢走了不少网约车的单子。
打响人机大战第一枪?
无人驾驶出租车的争议或许更甚于ChatGPT横空出世之时,“AI到底是服务于人还是要取代人”,揭晓答案的这一天正在加速到来。
事实上,“1000辆萝卜快跑满大街接单”实属以讹传讹。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市 (出租) 汽车行业比较稳定。
来自萝卜快跑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萝卜快跑自运营以来的累计服务订单超过了600万单。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统计,2024年5月共收到网约车订单信息9.44亿单。不难看出,目前自动驾驶出租车订单量在整体网约车订单量中还只占很少一部分。
目前,萝卜快跑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十几个城市进行运营,除武汉外,在大部分城市只可在城市新区的小范围内运营。
据媒体报道,国内一家头部互联网出行平台表示,考虑到自动驾驶目前的局限性,比如商业化和各地道路规定,短期内自动驾驶不会对网约车行业造成巨大冲击。但以高精地图、人工智能、传感技术为基石的自动驾驶将是未来出行市场的巨大机遇,目前大多数出行平台都参与或部分参与了自动驾驶业务。
萝卜快跑会打响人机大战的第一枪吗?目前来看还“威胁不足”。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萝卜快跑需要优化的地方还很多。而从社会影响看,还需探索一条多方共赢的长久之路。不论在技术层面还是政策、标准制定方面,亦或是实际落地应用、消费者教育等方面仍有待不断探索完善。
快跑的不只有“萝卜”
根据智能化程度,自动驾驶共分为L1—L5五个级别。L3级以下需要人为干预,属于辅助自动驾驶或有条件自动驾驶,L4级以上驾驶员则不需要对系统请求做出反应。
目前,L3级以下的智能驾驶在技术、安全和应用上均已相对成熟,大众熟知的问界、小鹏、蔚来等新势力品牌基本都已实现全车型搭载。而萝卜快跑搭载的智能驾驶技术为L4级,也就是无人驾驶。
据悉,目前除萝卜快跑外,还有滴滴等互联网巨头也在抢先布局,同时还有曹操出行、小马智行、文远知行、轻舟智航、福田欧辉、商汤科技等知名企业,也已经在一些城市测试或者正式商业化运营无人驾驶相关业务。
在所有布局自动驾驶运营业务的企业中,萝卜快跑是跑得最快的一家。据了解,百度第6代无人车将即刻投入使用,整车成本下降60%,价格为20万元。按照规划,年内将在武汉完成千台无人车的部署。
另外,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称,“第一季度武汉全无人驾驶订单比例已超55%,4月份上升至70%,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将快速上升至100%。预计在武汉2025年全面进入盈利期”。这也意味着,萝卜快跑将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商业化盈利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和地方正逐步加大对自动驾驶的规范和支持。公开资料显示,已有51个城市出台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政策,其中深圳、上海、江苏、杭州等多省市已制定自动驾驶相关地方立法,不断加速拓展应用场景。近日,北京市经信局就《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对外征求意见。
萝卜快跑的出现,正如武汉网友评论:“喧嚣的街头,无人的车内,熟悉的歌曲和窗外划过的景,有一种现实与科幻不断转换的虚幻感,只有真正体验过才能明白。”而“只要坐过的人就会相信‘未来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