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绿”而行,柯桥纺企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2024-09-05周榆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作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不仅具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属性,也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与绿色生产力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在全球纺织业面临转型发展的重要关口,推动行业绿色发展成为纺织人共同的心声。当绿色发展遇上新质生产力,企业如何找到发展绿色生产力的融合点?又该如何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市场新需求,激发消费潜力?
在纺城柯桥,可持续消费和绿色环保理念已成为企业的共识。打造废旧涤纶纺织品可再生体系,探索光伏发电优化能源结构,推动再生棉回收和加工,推出纺织品全生命周期绿色评价平台……大量柯桥企业探索绿色转型,围绕绿色研发、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绿色投资展开积极实践。在他们看来,绿色转型涉及设备、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更离不开新技术、新理念的加持。
溯源而上,“纤”动绿色未来
纺织新材料的发展推动着产品应用的深化与延伸,产业体系的重构与升级,是发展纺织新质生产力的重中之重。依托现有印染、化纤产业优势,柯桥区近年来以先进纤维和复合新材料为方向,高起点、高标准引育龙头企业;立足项目,全力培育新兴产业群,新建纺织材料采购中心;立足产业实际,强化功能性纤维、高端面料、高附加值纺织品、时尚服装、家纺等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高效推进纺织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走进浙江金晟纺织有限公司,最新打造的功能集成展厅里扑面而来独特的竹文化氛围。作为中国纺联竹浆纤维混纺功能性面料产品开发基地,金晟纺织以“绿色、科技、时尚”为导向,致力于产品的科技转型与创新研发,公司生产的竹纤维面料兼具可持续性、混纺搭档性能优异等优势,具有轻盈、丝滑、柔软、耐用、抗皱、透气性好、高弹性、可生物降解等特性,同时还具备吸湿透气、抗紫外线、抗菌抑菌、防静电等多种功能。
在高新技术企业绍兴标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维立体割绒一体机突破了传统毛绒面料生产中对化纤长丝的依赖,开创了全棉、莱赛尔、桑蚕丝、竹纤维等天然短纤混纺纱在毛绒面料生产中的应用,让产品融合不同原料的优势,兼具功能性、时尚化、绿色化。
“传统纬编工艺中,毛绒面料的生产一直受限于化纤长丝的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面料的功能性和应用范围。而标点纺织的创新技术打破了这一局限,为毛绒面料行业带来了变革。”标点纺织销售经理杨广子说道。
柯桥纺织企业面向纺织新材料领域,积极探索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从面料源头着手升级绿色科技,以消费需求导向绿色设计、以协同创新带动产业链绿色发展,在提升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竞争力的同时,也进一步助推行业构建绿色产品供给体系。
工艺加持,引领绿色风尚
提及纺织产业的污染,面料生产的印染环节往往被视为“重灾区”,一直以来是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代名词。近年来,柯桥纺织企业在积极投身于面料研发的同时,主动走上转型升级之路,以革新工艺有效减少生产过程耗能,并不断提升其综合表现力,丰富绿色纺织品在色彩、花型、风格等设计方面的多样性,使之更加契合流行趋势,引领绿色时尚新趋势。
印花大类里有这样一种面料,它手感柔和、风格别致、立体感强,可以以各类布料为底布,用途广泛,不仅是制作女装、童装等的理想面料,也被广泛应用于沙发、靠垫、坐垫等家纺领域,这就是植绒面料。绍兴纺都纺织有限公司生产销售植绒面料19年,主营各类服装及家纺面料的植绒加工,有单色植绒、百搭色印花+多色配套植绒、多套色植绒+印金全手工植绒、多色精准定位植绒以及水貂毛植绒等多个系列。据介绍,其产品以春夏和秋冬为主线展开研发,花型坚持原创设计并注册版权,在某电商平台热销的植绒面料时装中,50%的面料产品都出自纺都纺织。
公司负责人周立刚说着便拿起近期热销的一款仿天丝麻产品,独特的水墨中式风格将东方美学的含蓄与优雅展现得淋漓尽致。面料上的云彩和花朵图案若隐若现,如同在微风中轻轻流动,墨色飞龙穿梭其间,线条流畅,动感十足,完美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
“这款产品应用了传统纺织印染工艺中的蜡染,即经过点蜡、染色、去蜡三个环节后再进行植绒处理,使得面料的色彩、图案更加饱满,层次更加丰富。所使用的染料源于自然,动植物蜡均可使用,保证了面料的环保性。”周立刚说道。
在多年来的探索创新下,纺都纺织成功解决了蜡染生产过程中的繁复性和低效率问题,实现了量产。而类似运用环保工艺制成的产品在纺都纺织还有很多,周立刚表示,纺都纺织将继续坚持绿色设计理念,为行业带来更多环保、时尚且具有文化内涵的面料产品,助力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赋能,厚植绿色底蕴
绿色发展与技术赋能密不可分,技术进步不仅催生新型可持续材料,还为面料的研发与生产注入了智能制造、清洁生产、能效提升等关键动力。作为“科创中国”浙江省试点区,柯桥区坚持创新强区、人才强区首位战略,近年来成功吸引了众多高层次的创新和创业精英,扎根这片纺织热土,以技术创新为柯桥面料注入科技、时尚、绿色的新活力。绍兴织蛛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圆机智能检测系统便是这一创新浪潮中的产物。
据了解,该系统采用外挂式设计,能够直接安装在织布机上,利用高清摄像头模组24小时不间断全自动、全方位监测布面。一旦检测到疵点,系统便会自动暂停生产,有效避免了连续性缺陷带来的损耗。总经理吕华龙举了个例子:“绍兴一家加捻工厂24台设备在28天使用周期内成功减少了385公斤的疵品产生,减少后续染整不必要的污水排放4.3万升、CO2排放144.4千克,从而节约了近600千瓦时的电力。”实实在在的数据表明,这一智能化举措不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显著减少了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以及因瑕疵品在染整过程中导致的水资源浪费和碳排放,助力纺织企业交出绿色发展的精彩答卷。
立足原料、工艺、技术和设备“四位一体”,标点纺织自主研发的双面针织剪毛一体机,在全行业率先实现“一洗一定一块绒”的极简毛绒面料工艺。杨广子告诉记者,该技术使面料在织造阶段即可完成毛绒拉剪工序,有效降低原有后整理拉毛剪毛等工序产生的原料损耗和能源消耗。此外,经该设备编织而成的毛绒面料,底部面料平整有风格,不用再与其他面料进行胶水粘合或缝合,可有效缩短后整理4—6个工序环节,减少污染及出错率。
在纺都柯桥,企业一方面在设计阶段的材料搭配和后整理应用中积极融入绿色理念,不仅考虑了环保组合,还在物理性能、服用性能上巧妙设计;另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愈发注重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以创新技术缩减环节、节能减排。越来越多的柯桥企业为纺织行业发展绿色生产力带来可行方案,并在不断发展中深刻把握生产力发展规律,向着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方向迈进。涓涓细流汇聚成潮,共同书写新型工业化的锦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