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于自限的诡蝶
2024-09-03刘志坚
阿尔康蓝蝶是一种以诡诈著称的蝴蝶,19世纪在荷兰广泛存在,到1979年灭绝。它们的消失固然有栖息地遭人类破坏的原因,但因“阴谋”而自我设限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阿尔康蓝蝶的“阴谋”是从每年夏季开始的。它们徜徉在花丛之中,一边吸食花蜜,一边谈情说爱。雌蝶会精准地飞到一种叫作百里香的半灌木植物的花苞里产卵。这些卵会恰到好处地在百里香花绽放的时刻孵化,而那些花瓣就是喂养幼虫的美食。百里香花会供养阿尔康蓝蝶幼虫2~3周,待残花败去,这些幼虫就长大了,成了毛毛虫。它们躲在叶片背面,等待实施下一步的“阴谋”。
在一个微风拂煦的早晨,这些毛毛虫垂出一根根晶亮的丝线,然后下到地面,煞有介事地僵卧在浅草之上。它们不是在啜饮朝露,也不是晒晒暖阳,而是在等候斗牛犬蚂蚁。斗牛犬蚂蚁性情凶暴,有着锋利的锯齿状腭部和坚硬的蜇刺,还有着惊人的弹跳力,可以轻松杀死比它们大几倍的猎物。那么,毛毛虫岂不是要葬身蚁口?非也!它们自有独门欺诈术。
果然,附近蚁巢的斗牛犬蚂蚁来了,看到浅草间的毛毛虫瞬间兴奋起来,有的用触须试探,有的用蚁足撩拨,一些心急的则开合着口器就咬上去了。毛毛虫丝毫不慌,立即分泌出斗牛犬蚂蚁最青睐的满含百里香花精华的蜜汁,斗牛犬蚂蚁马上贪婪地大吃起来。看着这些贪吃的斗牛犬蚂蚁,毛毛虫轻轻蠕动着,不露痕迹地又UIhSCIeOSNSeYgenYzsJAB0W1+7jFBNjBZ6eek0LNO8=释放出与斗牛犬幼蚁神似的碳氢化合物气味。这些氤氲的味道让斗牛犬蚂蚁认定这些僵卧的“甜宠”就是它们走失的亲人,于是纷纷上前缓抬轻咬,将它们运回温暖的蚁巢,放在幼蚁中间,精心抚育起来。
混入蚁巢后,毛毛虫沉静了几天,就开始了下一步的计划——模仿蚁后发出声音。然后,斗牛犬工蚁就把这些骗子当成了蚊后,极尽供养。于是,毛毛虫不但接受饲育,还明目张胆地进食那些幼蚁和蚁卵。它们在蚁巢里养尊处优地寄居了秋、冬、春三个季节后,终于破蛹成蝶,露出本来面目,飞离蚁巢。
就这样,阿尔康蓝蝶靠着“老谋深算”寄生了一年又一年。尽管在某年百里香因灾开花稀少,饿死过一部分阿尔康蓝蝶幼虫,又在某些蚁巢中,真正的蚁后发觉了它们的阴谋,杀死了它们,但阿尔康蓝蝶并没有警醒,没有学会新的生存技能,依旧把生存和繁衍寄托于百里香花和斗牛犬蚂蚁,沉醉在舒适的自限一生里。
殊不知,随着荷兰现代农业的崛起,百里香花丛被连根拔起,蚁巢也被推平,阿尔康蓝蝶赖以生存和繁衍的所有依仗荡然无存,于是灭绝就成了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