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个结合”下的中国形象

2024-09-03叶琳彭晨

唯实 2024年7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两个结合”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进入新时代,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标志着我们党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坚持了“两个结合”,从而为“中国形象”构建了日臻完善的价值体系、叙事体系、话语体系,更加有助于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际认同感,也更加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一、有高度的可信形象

“可信”强调理性、真实、认同,源于人类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心理机制和人格特质,是中国形象的心理基础与前提。“两个结合”的提出,深刻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以其独特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打开了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的大门,极大地提高了世界认同中国的信任高度。

可信于“能”的实践形象。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掷地有声,意蕴深远。“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掌握历史主动的核心密码,正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不断在相互契合中有机融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两个结合”产生的实践效能转化为巨大动能。这个“能”,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蕴含着能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能正确认识和深刻洞察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等核心指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不断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上赋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锻造了始终走在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和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大党“能”的形象。

可信于“好”的社会形象。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造,也是人类自我解放的伟大觉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正是在“两个结合”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不断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增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底气,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呈现出科技日新月异、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形象。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民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集中力量实施脱贫攻坚战,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大展宏图、中国共产党大道直行、中国人民大有可为的非凡“好”形象。

可信于“行”的理论形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在于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使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革命性、发展性等特质在“两个结合”中得到充分检验。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通过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彰显了“行”的威力。通过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兴国大业,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彰显了“行”的魅力。通过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彰显了“行”的合力。通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行”的伟力。

二、有温度的可爱形象

“可爱”强调情感、亲和、人文,代表着一种积极的审美标准、主流的社会价值、温暖的社会形象,是中国形象的色彩和温度。“两个结合”的提出,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顺应社会发展需要、顺应人民内心认可的“有机反应”,这种反应的背后是文明的厚重与文化的自信,将现代文明蓬勃发展的中国塑造成为国际受众眼里极具吸引力、极具文化内涵的可爱形象。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人类历史上的文明形态,是多元的、丰富的、不断演进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积极倡导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正推动中国树立更加真实可爱的文明形象。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中,“文明”是一个表征人类进步状态的历史性范畴,只有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通过保持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当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不同民族创造了各自独特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只有承认“美人之美”,才能实现“美美与共”。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中华文明,不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把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作为使命郑重宣示,强调文明交流互鉴不是要输出中国的价值理念、制度模式、发展道路,更不是要搞文化霸权、“党同伐异”的小圈子,而是以其独特而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为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新的演变贡献更多的精神力量,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

“和而不同,和合共生”。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求解放”的目标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和平源泉”,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为中国和平发展塑造了强大的“和平基因”。习近平总书记以其深厚的国学积淀,多次在国际舞台上向世界讲述“和合”的哲学理念。“和合”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熔铸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也鲜明映照在中国同世界各国交往的具体实践之中。在中华文化语境中,“和”即调和、和谐、祥和,“合”即联合、合作、融合。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荀子·礼论》记载:“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庄子·在宥》云:“天气不和,地气郁结,六气不调,四时不节。今我愿合六气之精以育群生,为之奈何?”可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万物生发的原因是“和合”。“和合”既是自然界生物多样共生的生动展示,也是人类社会和谐共处的生动体现,更是和衷共济、和而不同的五千年中华文明深厚底蕴的生动阐释。正因为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兼收并蓄,有容乃大”。马克思主义在激活和发展中华文明的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丰厚的“营养”,两者互融互通,互相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这些思想鲜明地呈现了中国理解世界的方式,体现了中国人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互相尊重的价值观念。正是因为这样一种包容精神和文化认同,中华文明才能海纳百川,聚各家之长,最终和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如今,人类文明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并将其进一步升华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精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倡议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正在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展现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三、有力度的可敬形象

“可敬”强调感召、礼敬、态度,代表着中国文化、中国价值、中国模式得到了对方的尊敬,是中国形象建构的最高境界。“两个结合”的提出,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两个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而这种文化始终是站在人类解放、文明进步、共同发展的立场,为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塑造了可敬形象。

“胸怀天下”的智慧形象。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习近平总书记将“坚持胸怀天下”作为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集中体现了大国胸怀和世界担当。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不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结晶与时代命题相结合,以为人类社会发展作贡献为逻辑主线,始终“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的视角认识和处理中国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当前,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全球视野和人类情怀,坚持胸怀天下,倡导全球治理观,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出“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等重大观点,提倡“天下为公”“天下大同”“以天下为己任”“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等重要共识,始终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积极建设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并身体力行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公平与正义,解决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敢于斗争”的力量形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一路走来,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历经沧桑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鲜明的理论品格和实践要求。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不断走向新的胜利,创造了伟大建党精神,其中就包含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因子,并转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民族血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可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锐意进取的态度、创造伟业的自觉等硬核精神,也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并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哲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斗争文化”。进入新时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敢抉择,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斗争过程中始终坚定维护国家尊严和人民群众核心利益,在国际社会上树立了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的强国形象。

“勇于担当”的责任形象。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政治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敢于担当作为,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再次强调,“要自觉做勇于担当作为的不懈奋斗者。”“担当”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镌刻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骨子里,流淌在他们血液中。从《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古人先贤的嘉言懿行中,都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敢于责任担当的内在禀赋。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这个“大的样子”不仅在于数量规模之大,更是指百年大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断增强历史主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社会上展现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担当与责任形象。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王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