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成“高参”
2024-08-30马戈
我和军地青年联谊会颇有缘分。从一开始以女嘉宾的身份参加,到后来成为策划组织者、宣传员,从偶尔客串女主持到“退圈”后充当嘉宾“娘家人”,十多年来,我以不同身份参加的军地青年联谊会不下20场。
2012年5月,作为边疆地区某市双拥办的专职干事,我以女嘉宾的身份来到某部参加了人生的第一场军地青年联谊会。
那天,我精心化了个妆,美美地打扮了半天才出门。由于没有提前勘察场地,到现场后我傻了眼,活动场地设置在礼堂,里面摆了一圈军用马扎……因为穿着高跟鞋和连衣裙,我直接上演了一出“坐立不安”,直到窘境被眼尖的同事姐姐发现,她给我一件风衣外套盖在腿上,才大大缓解了我的尴尬。
那场联谊会有哪些人参加、设置了什么环节,由于时间过去太久,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联谊会进行到一半时,我仍然只顾着和旁边的小姐妹聊天,意兴阑珊之下,个人“脱单”问题毫无进展。
因为单位也是主办方,领导很关心我,在一旁替我着急,后来干脆把我喊了过去,直接问我,看上哪个兵哥哥没有?我也不想“铩羽而归”,便伸手随意指了一堆三三两两的人——尽管离得太远,连脸都看不清,我还是大胆地说:“就那个,我看还不错。”
站在一旁的该部政治处主任顺着我手指的方向,居然能精准“确定目标”,从一堆人中把一名年轻中尉喊了过来,或许是他比较看好这小伙子,便顺水推舟指定他与我搭档玩游戏。
几个游戏下来,我和年轻中尉也慢慢熟络起来。联谊活动的压轴游戏是“默契搭档”,由男嘉宾蒙着眼睛背着女嘉宾,穿越重重“障碍物”抵达终点。
年轻中尉一看我的着装,感觉确实有点犯难,便帮我借来了一条干净的裤子,好让我们“大杀四方”。虽然,最终我们还是因为“毫无默契”而超时败北,但是一路跌跌撞撞的“相互扶持”,也让我们结下了“战友”情谊。
活动结束后,我主动向年轻中尉要了联系方式,约定改日请他吃饭,以报当日“解围之恩”。
联谊会结束,回单位的路上,我给领导提了很多意见建议,譬如男女嘉宾要穿插坐、游戏环节可以打散原来的组合,以不同方式重新组队等等。
“这样就不会让嘉宾从头到尾只跟来来回回的几个人互动,多增加‘接触面’,不易形成‘板结’。”我向领导进一步解释。
领导肯定我提出的意见,并提议后面的联谊会由我全程协调组织。
领导对我的个人问题很上心,又曾安排过我和驻地好几个单位的优秀单身干部相过亲,可是依然没有结果。
缘分总是很奇妙。兜兜转转,在2013年,我真成了自己参加的第一场联谊会的那个部队的家属。之前,我爱人因为外出培训,完美错过了当年的那场联谊会。而对我有“解围之恩”的年轻中尉,正是给我们牵线搭桥的媒人。那次联谊会结束没多久,我请他吃饭,我俩聊得不错。交流间,他发现他的战友十分符合我找对象的标准。于是向我力荐,还马上热心地给当时在千里之外的战友打电话“报告”此事,当场给我俩牵线,并最终“说媒”成功……
婚后,我也常常向别人分享我的这段“奇缘”。
2015年,为了大力解决军地优秀男女青年婚恋问题,由当地市委宣传部牵头,联合多家单位,给军地青年搭起了“鹊桥”,鼓励大家扎根边疆、成家立业。作为双拥办的专职干事,我自然要参与其中。
那时,一年下来平均每个月都要举办一场联谊会,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二三百人,报名参加的女嘉宾大多来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也有不少来自民营企业,一般通过单位推荐报名,也有牵手成功的女嘉宾主动推荐自己的同事或者闺蜜。总之,女嘉宾来源渠道相对丰富。
作为联谊会主办方,我们自然希望牵手率越高越好。每一次,我们都极其认真地筹备,从做方案、整理报名情况、布置场地、准备礼品、宣传报道……事无巨细、极尽所能地把“氛围感”拉满。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从事公务员、医生、教师这些职业的女性和军人牵手的概率会高一些,但据我们不完全统计,缘分到了的时候,双方组合和职业似乎没有太大关系。
联谊活动中,整场节奏的控制很关键,主要看主持人。首先是看主持人对活动流程是否熟悉,其次是看能否既把握得住全场节奏,又能调动起现场气氛。
我和同事都曾临时客串过联谊会主持人,后来军地领导感觉我发挥得相对稳定一些,因此确定我担任“常驻女主持人”,搭档的男主持人则根据不同的单位不停地变换。
最具有挑战性的一次,是在2018年4月,我们短时间内筹办了一场200多人的军警地青年联谊会。在那场联谊会上,我亲眼见证了什么叫做“主持人具有优先权”:在心动告白环节,一位女嘉宾直接上台,把我身边的男主持人给牵走了——这一大胆举动,也把联谊会全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2018年夏,我回乡创业,后来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军队文职人员。
新单位在大城市,也陆续举办过军地青年联谊会,只不过,我不再是主办方的主持人,而是成了女嘉宾的“军师”“参谋”“神助攻”,一边和工作人员给男嘉宾起哄,烘托热闹的氛围,一边热情“怂恿”、鼓励女嘉宾:“看准了就别犹豫,大胆地向前冲,主动要个联系方式。哪怕不是你的良人,没准能成为你的媒人呢?”
很多单身青年,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没有遇到合适的”。当问为什么遇不到合适的人?答案无非就是:工作太忙,圈子太小,等等。而一旦到了联谊会上,又抹不开面子,总是缩在一边、裹步不前。这时候,就需要有像我这样的人,出来当一把“推手”。
不管怎么说,我认为,每一场联谊活动的宗旨,不仅是给单身青年男女提供一个相亲平台,更重要的是制造拓宽朋友圈的机会——好姻缘,没准就藏在好人缘里呢。
(作者为军队文职人员)
编辑/吴萍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