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阅读推广服务栏目探究
2024-08-29邱蓉蓉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逐渐转变阅读推广服务方式,将图书馆的服务、资源、活动从线下拓展到线上,开拓阅读推广服务新阵地,由此微信公众号阅读推广服务栏目应运而生。本研究追踪调查了31家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统计分析微信公众号阅读推广服务栏目建设运营情况。研究发现,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阅读推广服务栏目创建存在定位不明、持续性不足等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栏目
公共图书馆是知识与数据的聚集地。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时代呼唤公共图书馆要用好新媒体,新媒体已然成为阅读推广的主要渠道。近年来,读者的阅读习惯与阅读需求受到新媒体的影响,传统实体阅读推广服务难以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要。为帮助读者拓宽获取图书的途径,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正全面向线上转型。同时,为建设运营更有吸引力、影响力的线上平台,诸多公共图书馆均开设了不同类别的阅读推广服务栏目。当前,微信公众号仍然是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推广的主阵地,故本研究调查分析31家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阅读服务推广栏目建设运营现状。
一、数据来源
(一)阅读推广服务栏目
本研究对微信公众号阅读推广服务栏目的界定,指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的文章标题中所显示的栏目名称,通过栏目名称可以直接识别文章的内容属性。
本研究中的微信公众号阅读推广服务栏目的范围应满足以下几点:第一,栏目有固定的名称、术语、标记、符号、图案或是它们的相互组合;第二,栏目运营有固定的宣传和推广模式;第三,栏目能够持续性地发布内容,已经运营了一定的时间,若是新开设的栏目,应在活动推广中有明确的文字表述[1]。
(二)调查数据及方法
本研究调查访问了31家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调研时间截至2022年6月,调研的内容主要为所有微信公众号阅读推广服务栏目的推文。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梳理、分析、统计和整合,笔者对阅读推广服务栏目进行了分类、研究。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结果统计
本研究基于对阅读推广服务栏目的界定,对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阅读推广服务栏目建设运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将其栏目内容分为3个类别,分别是阅读分享类、馆藏推荐类和读者互动类。根据栏目建设情况,本研究对这3个类别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如表1所示。
(二)调查结果分析
1.推广有精度
一是阅读推广服务形式多样。由表1可知,各省级公共图书馆在微信公众号阅读推广服务栏目发布的内容共细分为20个类别,形式丰富多彩、涉及内容广泛,其中,书目、期刊等馆藏资源的推送占比较高。二是推文排版美观。文章排版是读者判断线上服务内容品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经调查发现,部分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的文章排版规范、字体颜色鲜明,文字风趣幽默,给读者带来了愉悦、舒适的视觉享受,有利于塑造自身形象。三是推广内容精炼。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公共图书馆发布的推文能精确提炼看点,更容易吸引读者阅读,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如江西省图书馆的《锦书荐读》、浙江图书馆的《采知殿》等栏目,采用同一专题的形式进行书目推荐,主题明确,贴近当下读者需要。
2.推广有力度
一是充分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共有31家省级公共图书馆创建了书目推荐栏目,有10家创建了期刊推荐栏目,有2家创建了地方文献推荐栏目,有4家创建了数据库资源推荐栏目,实现了对图书馆馆藏纸质资源及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二是活化图书馆馆藏资源。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的《广西作家侃阅读》栏目,以邀请作家分享阅读感受的形式推荐书目;南京图书馆的《古籍珍本》、吉林省图书馆的《翰墨籍香》等栏目,用现代化的语言来解读古籍,激发了读者对古籍的兴趣并提高了其对图书馆的关注度。
3.推广有温度
一是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本研究调查发现,部分省级公共图书馆创建有与读者互动的服务栏目。公共图书馆通过借书上门、读者荐购等活动,能够有效地利用图书馆图书资源,并留住读者,如辽宁省图书馆的“辽图约书”等活动。公共图书馆通过开展线上答题活动,能够丰富读者的精神文化生活,如首都图书馆的“问问”等活动。公共图书馆通过邀请读者朗读、投稿并在公众号上展示,能够调动读者积极性,营造书香文化的氛围,如甘肃省图书馆的“刊林有声”、湖南图书馆的“湖湘广记”等活动。二是将音频、视频与线上阅读推广活动相结合,让单调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更能被读者接受。如山西省图书馆的“典籍山西”、新疆图书馆的“新图·微视”等活动,采用文字、音频、微视频相结合的方式介绍当地的旅游文化和民风民俗。
三、存在的问题
(一)运营活力不强,缺乏持续性
1.运营团队不健全
目前,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新媒体的标题、排版、内容形式和质量等要求普遍提高,而微信公众号阅读推广服务栏目的运营与建设高度依赖于图书馆馆员的综合能力。然而,由于馆员往往身兼数职,其年龄结构、时间分配、精力投入、专业背景及技能水平等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对信息资源的深度整合、原创内容的创意设计、长期稳定的推广策略制订以及服务模式的创新探索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
2.推广运营策略不足
当前,省级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栏目建设还处于不断尝试和摸索的阶段。例如,部分省级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栏目创建时间虽然较早,但由于没有明确运营理念,无法长期性、阶段性地发布推文,栏目公信力不断降低,栏目活力逐渐丧失。
(二)内容定位不清,缺少鲜明性
1.定位不明确
线上的阅读推广服务相较于线下,受众更广,传播范围更大、更精准。因此,线上服务品牌建设有利于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经调查显示,部分省级公共图书馆对阅读推广服务栏目缺乏准确、清晰的定位,推广的内容没有统一化、规范化和风格化。同一类的栏目名称变动较为频繁,导致服务栏目建设不规范,运营不合理,无法让读者对服务栏目形成直观性的认识,进而影响公众号知名度的提升。
2.服务内容存在局限性
虽然当前省级公共图书馆普遍重视对微信公众号阅读推广服务栏目的运营与建设,但栏目的内容仍然过多地停留于信息发布、馆藏推荐、宣传推介及文章转发等方面[2],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大部分推送内容是单向的、静态的,缺少与读者之间的双向互动,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难以了解读者潜在需求,不利于及时调整、优化服务内容。
(三)形式创新不足,缺少特色
1.原创力不足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大众,其服务范围广,服务群体多。当今时代,读者的阅读趣味呈现多样化趋势,而部分省级公共图书馆的栏目缺乏原创力和吸引力,一是发布的推文排版混乱、颜色单一,内容过于单调枯燥,诸多栏目内容仅以文字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难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二是服务形式单调,公共图书馆未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喜好创新服务的形式、内容等。
2.未有效应用新兴技术
公共图书馆在对馆藏资源挖掘利用、阅读资源的融合加工及其他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方面表现不够突出,尚未根据读者的需求,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图书馆现代化步伐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应用新兴技术实现服务内容的优化升级,从而不利于品牌的持续性发展。
四、改进策略
(一)打造专业队伍,塑造良好形象
1.建设专业团队
公共图书馆线上服务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离不开专业团队的建设。公共图书馆应将微信公众号品牌建设纳入日常工作,注重微信公众号的内容构思、版面设计及后期推广等,力求实现专业化运营,持续提高微信公众号的活力[3]。同时,公共图书馆还可以邀请感兴趣的读者加入微信公众号管理团队,让他们发挥各自优势,全面提高微信公众号服务能力。
2.建立价值认知
一个精心策划的栏目,在获得公众的广泛认可后,会逐渐构建起坚实的口碑基础,这一过程对塑造公共图书馆的品牌至关重要,有利于增强图书馆的社会认同感,能够促进公共图书馆的全面发展[4]。
因此,在微信公众号阅读推广服务栏目建设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应该注重以下内容。第一,外观形象,栏目能够加深读者的印象,使读者在视觉上能够一眼识别栏目的logo、海报、背景图、封面图片等。第二,文化形象,栏目名称承载着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内涵,因此其命名要简单易记,使读者过目不忘。第三,价值形象,公众图书馆要充分应用自身馆藏资源,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让读者充分感受到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提高栏目对读者的吸引力。
(二)创新发展模式
1.创新推广内容
在碎片化阅读时代,为了能更好地服务读者,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到更多的资源,公共图书馆应充分整合不同类型的资源,除了书刊等馆藏资源,还应该汇集反映经济领域、文化发展、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最新信息,为读者提供主题化、个性化服务,形成清晰的服务模块,如科技类、文化类、旅游类等,使公共图书馆能够真正地成为读者的知识殿堂。
2.创新推广形式
在碎片化阅读时代,读者愈发倾向于追求视听读融合的三重感官体验。为此,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创新与升级,以确保其品牌活力。这要求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打破传统的文字叙述框架,采用更为灵活多变、富有创意的表现形式,如融合音频、视频及互动元素,以显著提升阅读推广效果,满足读者日益多元化的阅读需求。第一,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可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运用多样化的字体风格与色彩搭配,并结合生动有趣的插图、漫画乃至动态图像,为读者提供更为直观且富有视觉冲击力的阅读体验。第二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应用新兴技术如H5、VR等推广内容,以刺激读者的感官。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应注重活动创意设计,通过有创意、形式独特的活动,让栏目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一走向多元,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的《广西作家侃阅读》栏目、青海省图书馆的《校长荐书》《青图云剧场》栏目。
(三)建立长效机制
1.将服务价值内化于心
公共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建立与读者的沟通渠道,及时接收读者的反馈意见。馆员在收到读者反馈后,应及时更新调整栏目,使服目的内容和形式更符合读者的阅读需求,充分展示公共图书馆的优势[5]。
2.注重拓宽合作渠道
公共图书馆应推动多部门、多机构、多群体的长期合作,实现人员互补、资源整合和宣传互通,从而推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第一,部门合作。公共图书馆各部门应明确部门职责及岗位职责,通过与图书馆其他部门的高效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栏目建设。第二,馆际交流。受地域、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发展建设差异明显,而各公共图书馆之间的互助合作可以实现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馆藏资源优势。第三,外部联合。公共图书馆应积极调动读者、志愿者、学生团体广泛参与栏目建设,如在书目推荐栏目建设中,可以邀请读者、学者、作家、出版社等加入;在有声朗读栏目建设中,可以与广播电台等合作,扩大推广范围,提升宣传效果。
五、结语
新媒体是手段、工具和窗口。公共图书馆应以推广阅读、引领阅读为己任,通过新媒体平台提升自身的公信力,提升公众的阅读力;通过创建线上服务栏目,营造全民阅读氛围,打造书香城市,筑牢文化之基,把读者对图书馆的喜爱化作不断前行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常颖聪.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品牌建设模式与现状研究:以“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20(07):12-20.
[2]肖荻昱.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省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品牌建设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04):7-10.
[3]吴金敦.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发展策略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1(S1):85-89.
[4]周培培.高校图书馆文化品牌建设情况分析:基于39所“985工程”高校的调查[J].图书情报研究,2017(04):71-76.
[5]李丹丹.公共图书馆书目推荐品牌建设研究:以辽宁省图书馆为例[J].河北科技图苑,2022(01):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