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如何克服“开学综合征”

2024-08-27吴玉琪石晶

科学之友 2024年8期

什么是“开学综合征”

“开学综合征”又叫“开学恐惧症”,是指青少年因假期即将结束、新学期即将到来而引发的恐惧、焦虑等一系列非器质性的病态表现,会使青少年产生一系列躯体不适的症状,如恶心、头痛等,导致其情绪低落,害怕上学,学习注意力下降,学习热情减退,严重时还可能发展为适应障碍等心理疾病。帮助青少年克服“开学综合征”的心理问题,有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青少年产生“开学综合征”的原因

难以适应开学后的生活作息

青少年在假期生活中作息时间往往比较随意,没有遵守日常规律的作息,学习节奏也比较松散,在学习上产生了拖延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开学后青少年很难适应正常的作息和学习任务。同时,在假期里,青少年接触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时间较长,容易产生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假期结束后青少年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受到了限制,容易出现烦躁、易怒、心神不安等症状。

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好坏是影响青少年心理适应的重要因素。一些青少年并不擅长人际交往,缺少人际交往的良好体验,在社交场合中难以主动与他人建立交流与联系。即将开学时,青少年会对自己和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新学期的相处情况感到焦虑和恐惧。

学习压力大

青少年所承受的学习压力不容忽视,特别是在面临升学考试的重要节点。考试不仅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量,同时也承载着家长和老师的深切期望。对于那些自我设定目标高、重视家长和老师期望的青少年而言,新学期来临前往往会因为害怕辜负家长与老师的期望而感到过度的精神压力,从而产生“开学综合征”。

青少年克服“开学综合征”的方法

调整作息和学习节奏

临近开学,青少年可以提前调整作息,设置固定的入睡时间,避免熬夜,形成规律的生物钟,同时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合理安排饮食,晚餐尽量食用清淡食物,防止因饮食不当造成身体不适而影响睡眠质量。在调整过程中,提前逐步适应新学期的生活作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可行的学习计划,将大的学习任务提前拆解成小计划,从心理上缓解对学习的排斥。青少年在开学前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更有利于避免开学后在学习上出现拖延和懈怠情绪。

减少网络依赖

青少年为减少对手机等电子设备的过度依赖,可以利用电子设备上的防沉迷功能设定合理的使用时间,这样既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学习,又不会沉迷于其中。同时,青少年可以在假期多培养兴趣爱好,如阅读、运动等,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减少青少年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更有助于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避免开学后由于网络依赖引起的情绪低落、学习兴趣不高等不良表现。除此之外,在假期里适当断舍网络,参与现实社交活动,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

家校社会提供支持

社会支持在帮助青少年应对压力和焦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包括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实质支持。为了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克服“开学综合征”,家长和老师应从以上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青少年减少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感,增强青少年建立人际关系的意识,学习人际交往技巧,提高社交能力,同时鼓励青少年主动与同学交流,减少对校园人际关系的恐惧,更好地融入集体,适应学校生活。学校和家长也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学校可以组织一些适应性训练活动,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家长则可以与孩子多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自我调适心态

青少年克服“开学综合征”需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认知,消除对开学的排斥、恐惧等不良情绪。学业考试不可避免,青少年不宜用过于理想化和完美化的目标去苛求自己,要正确认识压力,尝试通过写日记或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等方法减轻压力,同时及时与家人或老师进行沟通或寻求更专业的心理疏导。此外,青少年还可以多参加户外体育锻炼,通过运动来宣泄情绪,通过深呼吸或音乐冥想等放松身心,缓解精神紧张。

“开学综合征”,这个听起来有些神秘的词汇,实际上却是许多学生在新学期伊始都会经历的一种心理现象。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方法去应对,就一定能够克服它。让我们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共同迎接未来的挑战!

基金项目:2023年度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项目编号:JYTMS20231664)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