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前焦虑:产科护理如何帮助准妈妈调整心态

2024-08-27徐涵

科学之友 2024年8期

产前焦虑有哪些原因

心理因素

准妈妈对分娩的未知,担心自己会出现意外,比如难产、大出血等,或担心宝宝的健康。

生理因素

孕期的各种变化会导致准妈妈出现焦虑心理,比如产前羊水过多或过少,胎位不正,生产时出现宫缩疼痛等。

社会因素

准妈妈的性格、受教育程度、身体素质、家庭和谐程度等都会影响到其生产时的心理状态,同时也会影响她们生产时的表现。

产科护理如何减少准妈妈的产前焦虑

告知准妈妈分娩的知识

有些准妈妈在分娩前会出现担心害怕、紧张不安的情绪,针对这些心理状态,产科护理人员会讲授关于分娩的知识,帮助准妈妈消除疑虑。

正确认识分娩 分娩是一个自然过程,并不需要接受特殊的治疗。孕妇在孕晚期会出现宫缩,偶尔会有肚子发紧、腰酸的感觉,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去医院,在家里好好休息即可。当准妈妈出现规律宫缩或见红时,应去医院待产。

准备待产物品 准妈妈可以和家人一起将生产所需的物品提前准备好,比如产妇专用护理垫、待产包、巧克力、水等。

坚持运动 准妈妈在分娩前可以做一些产前瑜伽或者散步等运动,增强自身的体力和耐力。

注意休息 准妈妈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要长时间站立或者走动。如果有明显的腹痛、见红、破水等情况需要立即去医院就诊。

配合医务人员的指导生产 医生和助产士会根据孕妇的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生产,如果遇到难产需要使用产钳或胎头吸引器等助产工具的情况,护理人员会提供帮助,使准妈妈掌握正确的生产技巧,顺利完成分娩过程。特别要提醒准妈妈的是,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属于正常现象,说明生产时用力方向正确,不必为此感到羞耻,医生和助产士会及时帮助清理。

加强孕期的营养指导

孕期胎儿对营养的需求较大,如果孕妇摄入营养过多或不足,很容易造成胎儿巨大或生长发育缓慢等情况,严重时会造成不良妊娠结局。

孕早期 孕早期大部分孕妇都会出现恶心、呕吐的早孕反应,许多准妈妈担心早孕反应会导致自身摄入营养不足而影响宝宝的发育,因此产生焦虑情绪。如果孕吐反应严重,可将玉米、大豆等粗粮研成细末,搭配南瓜、紫菜、西兰花等维生素B含量丰富的蔬菜以及羊肉、鱼虾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制成半流质食物食用。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食物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早孕反应。

孕中期 孕中期准妈妈大多会出现腰背、关节酸疼或腿脚抽筋的情况,产科医生通常会提醒孕妇补钙。在日常饮食中,可以多吃一些牛羊肉、豆制品、奶制品、蛋类、鱼虾、苹果、杨桃等食物,这些食物富含钙、维生素A和维生素D,不仅可以补充孕妈妈身体所需的钙,还能促进胎儿大脑发育。孕妇体内铁质和维生素E不足会造成缺铁性贫血和胎儿发育不良,因此在日常饮食中要摄入含铁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燕麦、花生、核桃、猕猴桃、芒果等。

孕晚期 孕晚期随着胎儿的增大胃肠道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不少准妈妈会出现便秘的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痔疮,这也是孕后期导致准妈妈焦虑的因素之一。孕妇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菠菜、白菜、芹菜、竹笋、火龙果等,以此加强肠道蠕动,从而促进消化吸收,缓解孕期便秘情况。

增强准妈妈的自信心

产科护士应该多鼓励孕妇,让她们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避免因为害怕、担心、恐惧等心理问题导致消极情绪。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帮助准妈妈调整心态。

保持愉快的心情 准妈妈平时可以听一些轻音乐,看一些轻松的电视节目等,尽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平和、愉快的心情。

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准妈妈可以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与其他孕妇交流等,这样能够增强自己的信心和勇气。

注意休息 准妈妈在分娩前的1个月内应该注意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确保在分娩时体力充沛。相较于孕中期,准妈妈要有意识地减少白天的活动时间,避免因活动过量引起腹痛等不适,保证夜间睡眠质量。

做好分娩准备工作 准妈妈要了解孕期的相关知识、分娩方式及注意事项等,以便在分娩时作出正确的选择。

指导准妈妈进行放松训练

准妈妈在放松训练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腹式呼吸法、拉玛泽呼吸法以及想象放松法等调整呼吸方式,从而达到缓解紧张情绪的目的,调节自己的身心状态。

腹式呼吸法 腹式呼吸是一种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的最有效方式,是将腹部作为一个“容器”,通过吸气使腹部鼓起,通过呼气使腹部收缩。

拉玛泽呼吸法 拉玛泽呼吸法是一种孕妇在分娩前的锻炼方法,也被称为心理预防式的分娩准备法。拉玛泽呼吸法可以有效地将产妇注意力集中在控制呼吸上,从而放松肌肉,缓解焦虑,在临产和分娩过程中保持镇定,使产程进展更顺利。

想象放松法 准妈妈在运用想象放松法的时候,可以闭上眼睛,随着规律的呼吸,想象自己置身于一个舒适的环境,比如散步在春风和煦的草原、泛舟在洒满阳光的平静湖面等。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准妈妈进行放松训练,比如听音乐、看电影、做瑜伽等。在进行放松训练的过程中,准妈妈应该选择自己熟悉的放松方式,进行完一次放松训练之后,应休息至少15分钟再进行第二次练习。

产科护理人员应该怎么做

准妈妈在产前出现焦虑症状,会影响到自身的情绪,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情绪失控,从而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因此,产科护理人员在助产过程中需要关注准妈妈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

产科护理人员在开展助产工作之前,应该帮助准妈妈做好相关检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关的心理健康指导,使准妈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相关分娩知识有全面的了解。

产科护理人员要多和准妈妈交流,向准妈妈讲解分娩知识,通过沟通让准妈妈放松心情,减轻紧张感,缓解焦虑情绪。

产科护理人员应该指导准妈妈进行放松训练,学习如何放松心情、缓解焦虑情绪,鼓励准妈妈增强信心。

产科护理人员应该及时记录孕妇的身体变化情况和心理变化情况,为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协助医生做好产前检查工作。

在分娩过程中,产科护理人员要在产妇宫缩开始时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在产程中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产妇紧张情绪;在产程结束后给予产妇足够的休息时间和营养补充。

相关人员应该在孕期给予准妈妈相应的心理支持,让孕妇感受到来自家庭、医院和社会的关爱。产科护理人员应及时处理准妈妈在孕期出现的异常情况,并向医生反映孕妇的心理状态,避免突发情况发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疗保健知识的了解越来越多,更多的人开始了解妊娠、分娩和母婴保健相关知识。准妈妈应该在孕期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孕期营养、运动、心理调适等方面的知识,保持愉悦的心情,以确保母婴健康。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95829部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