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
2024-08-24刘贵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重庆市农业农村系统将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目标要求,勠力同心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奋力谱写现代化新重庆城乡融合发展新篇章。
坚持把农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任务。着力构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系统研究农产品产量与产值、价格与品质的关系,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多元化食物资源开发机制以及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完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市场调控机制。着力构建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生态,不断完善政策扶持机制,构建品牌培育体系,优化营商环境,培育打造“舌尖爆品”。着力构建城乡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统筹推进“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加快构建数字“三农”体系,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深度赋能。
坚持把建设宜居宜业巴渝和美乡村作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坚持一体推进城乡规划、建设、治理,建立全市城乡融合政策协同整合机制,严守国土空间“三条红线”,促进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要素配置、公共服务等一体化。坚持一体推进美丽县城、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示范建设,建立城乡整体大美常态长效机制,健全融合推进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机制,着力打造干干净净、和和美美、整整齐齐的美丽家园。坚持一体构建公开平等透明的城乡要素交易市场,健全城乡联动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和共享机制,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广运用农村土地“五合一”改革经验。
坚持把促农增收作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中心工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用好产业和就业两大增收关键,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着力提升村庄经营水平,探索建立农村闲置资源要素盘活利用机制,因地制宜推广多村合作、整镇组团、跨镇抱团等“片区组团”发展模式,完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制度体系,增加村集体收益。深入开展“四进三回”行动,健全村庄规划编制机制,完善农村信用体系,构建多元化资金投入保障制度,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助推农民增收致富。
坚持把打造农村改革标志性成果作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抓手。以渝西地区、龙溪河流域为重点,加快粮食生产基地建设,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集成,着力完善防灾抗灾体系,打造新时代“巴渝粮仓”。以巫山脆李、涪陵榨菜、奉节脐橙为重点,依山就势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加快构建“土特产”品牌体系,打造巴渝特色名优“土特产”金名片。以培育一批“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旅游名县”为目标,突出抓好渝西地区农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龙溪河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区、长江上游柑橘产业带、畜牧科技城建设,示范打造一批农业强县。
作者:中共重庆市委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书记,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市乡村振兴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