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2024-08-22于会娟韩立民

经济 2024年8期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特征,代表海洋经济发展方向,也是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我国以海洋新能源开发、海水淡化、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医药和生物制品开发等为主要内容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由于发展历程较短、部分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在海洋经济中的占比仍较低,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步伐较为缓慢,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未得到充分显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旨在通过融合发展和集群建设高效整合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突破关键技术约束,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级。不同于一般意义的产业空间集聚,产业融合集群突破了要素资源简单堆砌的范畴,强调不同产业间的相互配合、分工协作,以及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形成。建议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需求为牵引,以加快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培育壮大为重点,以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积极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进一步增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引领力。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实践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是新时代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部门陆续公布了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等系列集群名单。各省(区、市)亦发挥区域特色优势,打造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密集而活跃的场所。“十四五”以来,沿海省(区、市)以链条化、集群化、园区化为方向,优化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引导具有密切经济技术联系的企业及相关机构在特定地理空间上集聚,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集约高效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集群竞争优势初步显现。

如浙江省围绕践行“八八战略”,提出聚力形成两大万亿级海洋产业集群、培育形成三大千亿级海洋产业集群、积极做强若干百亿级海洋产业集群。山东启动新一轮现代海洋产业行动计划,推进12个雁阵形集群建设。江苏致力于构建“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体系,包括5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0个国内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0个引领突破的未来产业集群,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产业集群、深海空天开发产业集群等成为重要内容。广东重点打造海上风电、海洋油气化工、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旅游及现代海洋渔业等5个千亿级以上海洋产业集群。深圳围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20大产业集群,海洋产业集群位列其一。海洋产业集群成为资源共享、产业协作、产学研协同创新,以及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部分园区、集群尚处在初级的企业集聚阶段,尽管企业数量达到了一定规模,但企业间关联度较小,不仅在业务上难以形成合作,信息、技术等资源的共享程度也不高,呈现明显的“集而不群”现象。第二,从园区和集群功能来看,单一功能园区,尤其是单一生产性园区居多,集研发、制造、贸易、物流、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较少,专业化服务能力不足。第三,从集群内企业构成来看,更多体现为同类企业的靠拢、集聚,龙头企业联动上下游企业的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与中小配套企业间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尚未形成,区域内产业配套网络存在若干“断”“堵”环节。第四,集群创新生态网络不完善,协同创新能力受到制约。集群内普遍缺乏高端创新平台、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创新创业孵化载体等网络节点性主体,大学、科研机构尚未成为集群创新的重要外溢来源和实发性资源,企业间亦缺乏协同攻克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和薄弱环节的合作机制和合作氛围。第五,集群内企业发展以及集群生态建设过程中与前沿科技、数字经济的融合程度仍较低,智能制造、智慧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是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跨界融合,加强集群间深度协作。

产业融合有助于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是形成海洋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各地应结合区域特色优势,谋划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开发、海洋新能源开发利用、海水淡化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用场景设计,推动跨领域、跨产业深度融合。如发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优势,响应区域海洋资源开发对高性能装备的需求特征,针对性发展海洋特种船舶、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油气装备,以及智能化深远海渔业养殖装备、海上旅游、海洋新能源等现代海洋装备,提升海洋开发装备支撑力。聚焦区域能源安全,发展海上风能、海上光伏、海水制氢等清洁能源,推进海上风电基地、海上光伏基地建设,并积极探索海上风能、海洋牧场、海洋能及氢能、海上油气等多种能源、资源集成的海洋综合开发利用模式。围绕区域水资源安全,因地制宜推进海水淡化规模化、多场景利用,支持海岛、城市和工业园区等布局海水淡化工程,深入推进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建设。聚焦国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推动海洋药物、精深加工食品、保健品等高端生物制品开发;探索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创新,扩大海洋生物制品在种植业、养殖业、医用材料、化妆品等领域的推广应用。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模式,实施新兴技术应用场景融合示范工程,推动海洋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海洋先进制造业与海洋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创新海洋制造业发展模式,推行定制化服务、共享或协同制造、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等服务型制造。

合理布局要素和产业,加强集群间深度协作,是实现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能级跃升的关键。指导各区域强化优势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谋划设计,引导优质资源、要素向集群高效集聚,构建国家级、省级乃至市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梯度培育体系。通过设立集群间合作项目、支持建立跨集群伙伴关系、建立产业集群创新联盟等形式,推进产业链供应链跨群、跨链高效协同和合作共建,在共建基础上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工,探索形成有限资源、要素以及与之匹配的生产活动在区域间的合理布局模式,打造广泛参与、资源共享、精准匹配、紧密协作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生态圈。

二是完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协同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和薄弱环节。

我国海洋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取得了一批全球领先的创新成果。但总体来看,原创性和高附加值创新成果不足,核心技术与关键共性技术“卡脖子”问题还比较突出,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形成了明显制约。例如船舶制造领域,在高端船舶设计与制造技术、关键零部件自主研发等方面与世界领先水平差距较大,核心系统、高性能关键零部件仍依赖进口,深水油气开发辅助船舶、FPSO等高附加值船舶设计、建造与生产管理一体化水平较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在装备设计分析工具、关键配件等方面缺乏自主性,仍有相当部分依赖进口。海水淡化领域,反渗透膜、高压泵、能量回收装置等关键组件和技术亟须突破,万吨级海水淡化工程仍需国外技术支持。海洋新能源开发领域,能量捕获与转换机理、设备的抗腐蚀与疲劳机理等研究亟待加强,相关发电装置在寿命、转换效率、稳定性和成本上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为此,应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针对制约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卡脖子”技术持续强力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实现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关键性技术能否取得整体性、创新性突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应进一步加强海洋重点实验室、海洋综合试验场等海洋公共平台建设,并依托上述科技力量布局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研究项目。鼓励集群内企业与区域内外科研机构联合组建新型海洋技术研发平台以及创新孵化基地、产业创新联盟等海洋科技产业化载体,打造海洋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积极探索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联动的协同创新路径和创新机制,在集群内、跨集群、跨区域整合创新资源,聚焦海洋工程、海洋装备、海洋材料、海洋生物、深海探测与开发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探索建立以链主企业为核心的原始创新和长效攻关机制,加强对海洋中小企业的创新支持,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涉海高新企业。强化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开发、深远海开发等领域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建立多层次、灵活性的海洋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补齐关键技术领域人才缺口。

三是强化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集群专业化服务水平。

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海洋新型基础设施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和集群能级提升的重要物质基础。要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推动海洋领域通信网络全覆盖,推进海洋大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建设,打造集感知设施、网络设施、算力设施、数据设施等于一体的新型海洋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海洋数据资源的高效整合和共建共享,为企业和集群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要推动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海洋交通基础设施、智慧海洋能源基础设施等海洋融合基础设施建设,为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和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支持。要加快新型共性技术平台、综合试验场、中试验证平台等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海洋科技重大基础设施共建、共管和共享机制,为海洋协同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必要的设备支撑。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能级的提升离不开高效的集群管理,以及海洋信息服务、海洋科技服务、蓝色金融等专业化服务业态的供给。一要强化集群运营管理模式创新,提升集群开发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二要支持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海上风电以及海洋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骨干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搭建一体化的开放式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创新中心和创新服务平台,为全行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全方位服务,有效推动集群内和跨集群的创新资源共建共享。三要围绕增强集群全产业链优势,布局发展研发设计、商务咨询、检验检测认证、供应链金融、运营管理、售后服务等服务业态,鼓励创建新型服务联合体。四要进一步完善海洋科技创新专业服务机制和符合市场规律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支持创建市场化运作的海洋科技中介组织及专业化创新服务公司,为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和技术升级改造提供信息、咨询、技术交易、市场预测等全方位服务。五要持续推进涉海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制度,为知识产权的转移和应用提供保障。六要进一步推动蓝色金融产品创新,构建多场景、立体式蓝色金融服务体系,为集群企业提供投融资、结算、风控、保险、信息等全方位金融服务。

责任编辑:陈希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