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党课”里话“大振兴”
2024-08-21帅轲
“如何以高质量党建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以开展‘十户连心、红网聚力’活动为契机,怎样协调解决乡村治理难题?”
……
连日来,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分区域、常态化举办村(社区)“支书达理”交流活动。这一活动打破了传统“专家讲、学员听”的模式,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挑大梁、唱主角,通过“课堂上学知识、讲台上验能力、实践中比成效”的方式,有效激发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在乡村振兴中的“头雁效应”。
党建赋能
产业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从靠天吃饭到端牢产业振兴的‘新饭碗’,从小打小闹到做大做强……如今的上盖村,产业振兴之路越走越宽。”近日,一堂“土味”十足的“田间微党课”在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马埠镇上盖村的鮰鱼养殖合作社开讲,村党总支书记、鮰鱼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姚文斌正为峡江县河东片区的36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讲授产业发展之道。
据了解,上盖村作为传统农业村,过去产业结构单一。自2020年开始,上盖村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为契机,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升级。如今,上盖村的水塘里养起了鮰鱼,田间种满了艾草,山上种了杨梅、黄桃、翠冠梨等果树,实现了“一鱼一草多果”的新产业格局。同时,上盖村成立村产业联盟党支部,并通过“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模式,种植经济作物2000余亩,实现户均增收1.5万元,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以上。
红色研学
融合业态越做越强
“当年,红三军团从仁和一带东渡赣江,奔向第一次反‘围剿’战场……我们怎么传承弘扬这些红色故事,激活红色资源,带动整个仁和村发展……”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仁和镇仁和村党支部书记胡建文把党课现场搬到了红色教育基地,围绕“讲好红色故事 打造乡村振兴强引擎”的主题,以拉家常的形式,讲红色故事、忆村庄变化、谈经验做法。
胡建文介绍,仁和村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提升改造红三军团仁和会议会址,建成完善红色文化广场、红色舞台、仁和渡口、红军桥等,通过开发红色文创产品和创作红色文艺作品,让红色文化更好地融入乡村生活。
为找准红色文化和乡村振兴的最佳衔接点,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仁和村创新“党建+智慧红色研学”发展模式,打造地标农产品仁和乳鸽、特色手工艺品等衍生产品,并推动文化创意、红色教育、休闲康养、农业观光等产业协同共进、融合发展。除此之外,仁和村还引入“互联网+”新技术,采用智能导航、互动微游、趣味答题等形式,创新“沉浸式”红色研学方式,通过互联网平台广泛宣传红色文化。
“十户”连心
乡村治理体系越来越优
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的室外课堂鲜活生动,室内课堂同样精彩纷呈。
“有困难就找党员‘十户长’——这句口号已经成为砚溪村村民的口头禅。”在峡江县砚溪镇砚溪村举办的村(社区)“支书达理”交流活动上,砚溪村党总支书记胡健健激情满满地授课。台下,学员们不时举手追问细节。比如,如何发挥党员“十户长”考核机制在推动工作中的作用;如何常态化推进党员“十户长”制度;如何有效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工作的积极性;等等。
其实,砚溪村在推进落实党员“十户长”制度过程中,除了督促党员结对帮扶10至20户群众,履行理论政策宣传员、和美乡村守护员、双带致富示范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文明新风倡导员、便民服务代办员“六员”职责,还创新运用“围炉夜话”“流动调解团”“庭院课堂”等形式,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问题分析交流会,让大家围坐一起,学政策、解难题、谋发展、话振兴。有了群众的积极参与,砚溪村的乡村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治理效能不断增强。
从“坐着听”到“站着讲”,从“传统讲堂”到“高效学堂”,从“大道理”到“身边事”,峡江县的“微党课”变得越来越“接地气”。如今的峡江县,乡村“领头雁”们正努力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带领更多群众融入乡村振兴新实践,共享乡村振兴新果实。
(摘编自《井冈山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