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媒体的思政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4-08-21尹鸿飞苏娟娟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1期

摘要: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将新媒体技术和思政教育工作结合成为新的趋势。新媒体技术能够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优化思政教育工作方法,提升思政教育水平。

基于此,文章对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政教育模式进行探讨。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实践案例分析法等方法,深入分析新媒体技术对思政教育的影响,并围绕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信息接收特点与心理变化阐释观点。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新媒体以及教育产业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在思政教育中具有显著的作用,将新媒体技术和思政教育结合,能够有效强化教育效果。基于此,文章构建基于新媒体的思政教育的理论框架和模式,并通过具体实践案例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基于实践案例分析,文章对新媒体和思政教育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包括受教育者对新媒体的接受程度不一、新媒体平台的信息安全问题等,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如强化新媒体的宣传普及、提升对新媒体的接受度、加大新媒体平台的信息安全建设力度等。文章旨在为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新的教育思路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新媒体;思政教育;教育模式;实践;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1-0166-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山西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路径与机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zsszsx101

受日新月异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1]。新媒体以独特的传播方式和广泛的覆盖范围,深刻地改变着大学生的信息接收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深入研究并构建基于新媒体的思政教育模式,不仅对强化思政教育效果至关重要,而且对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2]。

当前,具备独特魅力的新媒体技术已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还是网络直播、在线教育等新型平台,都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必须适应这种变化,积极探索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以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一、新媒体对思政教育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新媒体技术以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潜力,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在教育领域,新媒体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觑[3]。思政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的影响下经历了深刻的变革。

(一)新媒体技术为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思政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传统的思政教育往往局限于课堂,而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打破了思政教育的时空限制[4]。教育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移动应用等手段,扩大思政教育的内容覆盖面。

相较于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新媒体所倡导的数字化、网络化的传播方式不仅提高了教育效率,还使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强了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新媒体技术还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网络,教育者可以获取海量的教育素材,如视频、音频、图片等,使教育内容更加生动、形象[5]。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育效果。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信息接收方式发生改变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信息接收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大学生不再仅仅依赖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而是更加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6]。这种碎片化、多元化的信息接收方式,使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和处理更加自主和灵活。

新媒体带来的这种变化对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要求教育者更加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特点,调整教育策略,以适应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信息接收习惯[7]。例如,教育者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与学生实时互动,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

(三)新媒体在思政教育中的潜在作用巨大

新媒体在思政教育中具有巨大的潜在作用。通过新媒体平台,教育者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示思政教育内容。飞速发展的新媒体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工作开展和教育呈现模式[8]。

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可以充分应用新媒体技术,引入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如通过短视频、动画等形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传统的沟通模式相比,新媒体所提供的交互性和实时性沟通模式能使教育者更加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引导。

二、基于新媒体的思政教育模式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以独特的传播方式和互动特性,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教育领域,新媒体为思政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新媒体的思政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成为当前教育界的热点和难点。

(一)基于新媒体的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

基于新媒体的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其中最为核心的是传播学、教育学和心理学[9]。

传播学能够为基于新媒体的思政教育提供传播理论、媒介理论等指导,帮助教育者理解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和特点,从而更好地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

教育学则能够为基于新媒体的思政教育提供教育理念、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支持,指导教育者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有效的思政教育[10]。

而心理学则能够为基于新媒体的思政教育提供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学习动机、学习过程等方面的理论依据,有助于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受教育者的需求,强化教育效果。

(二)基于新媒体的思政教育模式构建

构建基于新媒体的思政教育模式,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以学生为中心,意味着教育者在设计思政教育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需求和兴趣,使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

其次,以问题为导向,意味着教育者要关注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和受教育者的困惑,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来引导受教育者思考,提高其思辨能力[11]。

最后,以实践为重点,意味着教育者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为受教育者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场景,帮助其在实践中加深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在构建基于新媒体的思政教育模式时,还要整合新媒体资源和技术手段。例如,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在线教育平台等新媒体形式来开展思政教学。借助这些新媒体,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三)基于新媒体的思政教育模式的特点与优势

与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相比,基于新媒体的思政教育模式具有显著的特点和优势。互动性强是其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通过新媒体平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以实时互动、交流心得,形成双向的、动态的教育过程。这种互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还有助于教育者及时了解受教育者的反馈和需求,从而调整教育内容和方法[12]。

自主性强是基于新媒体的思政教育模式的一大优势。在新媒体环境下,受教育者可以更加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个性化学习。这种自主性不仅有助于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其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实践性强是基于新媒体的思政教育模式的又一个特点。通过新媒体平台,教育者可以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场景,使其在实践中加深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和认识[13]。这种实践性不仅有助于培养受教育者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还有助于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基于新媒体的思政教育模式实践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已逐渐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工具和平台。新媒体以独特的传播优势,如互动性、即时性、多媒体性等,给思政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新媒体的思政教育模式实践,就是探索如何有效利用这些特性,增强思政教育的效果和影响力。

(一)新媒体在思政教育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近年来,新媒体在思政教育中成功应用的案例不断涌现。例如,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讨论国家大事、社会热点、道德伦理等主题,引导学生积极发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也让他们在讨论中学会思考、辨别是非。

另外,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等,也成为思政教育的新阵地。通过制作富有创意和感染力的短视频,思政教育内容得以更加生动、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在观看中受到教育和启发。例如,一些高校制作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历史等主题的短视频,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在实践过程中,基于新媒体的思政教育模式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受教育者对新媒体的接受程度不一,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习惯和兴趣点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教育效果的差异化。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个性化的教育策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内容和方式。

二是新媒体平台的信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在网络空间中,信息的传播和获取变得极为便捷,但也伴随着信息安全风险。因此,要加强新媒体平台的信息安全管理,防止不良信息传播和扩散,确保思政教育的正面效果。

为应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对受教育者的信息素养教育,提升他们在新媒体环境中的信息识别、筛选和处理能力[14];二是完善新媒体平台的信息安全机制,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15];三是建立健全教育评估机制,定期评估和调整基于新媒体的思政教育模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受教育者的变化。

四、结语

本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和实践探索,得出基于新媒体的思政教育模式具有显著的优势。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基于新媒体的思政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以推动思政教育在新媒体时代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紫轩,蒋红梅.数字时代背景下“传统思政”向“数字思政”教育模式转型的实践路径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版),2024(3):10-11.

[2] 任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陕西教育(高教版),2024(3):12-14.

[3] 赵一诺,蒋平.特色大思政育人新格局[N].黑龙江日报,2024-03-14(005).

[4] 王梦文,任凤琴.抓住思政课本质,打造“三有”思政金课[J].林区教学,2024(3):65-69.

[5] 刘玲玲,王云云.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数字化发展路径探析[J].才智,2024(9):9-12.

[6] 田慧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碎片化传播途径研究[J].才智,2024(9):97-100.

[7] 马世栋.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才智,2024(9):101-104.

[8] 阮素梅,查海峰.研究生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多元融合的机制与路径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21(3):144-147.

[9] 廖信伟.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构建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24,10(5):43-47.

[10] 张真,吴芬芬.思政教育视角下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路径研究[J/OL].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4-03-17]. http://kns.cnki. net/kcms/detail/11.4754.T.20240305.1137.004.html.

[11] 曹茜.新媒体时代辅导员日常思政网络育人策略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4,15(5):188-190.

[12] 富丽明.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中党史教育的困境与创新路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4,15(5):36-38.

[13] 郭宇楠.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路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4,15(5):73-76.

[14] 唐林萍.融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工作创新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4,15(5):194-196.

[15] 王珺雅.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创新融合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4,15(5):160-162.

作者简介 尹鸿飞,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苏娟娟,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