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研究
2024-08-21陈志丽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竞争压力加剧,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同时,在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每天都能接触海量信息,纷繁复杂的信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在学生教育活动中,应充分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全方位打造心理教育阵地,有效预防和干预学生心理问题,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让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项挑战。现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复杂,人际交往困扰、升学就业压力、不良价值观念以及消费习惯等都是心理问题的诱因。同时,学生普遍信息判断力不高,自控能力差,高校也不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在保护学生方面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各方面因素叠加,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部分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排解压力的渠道,情绪焦虑情况难以改善,由于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下,其极易陷入抑郁状态,甚至出现自残等倾向。为减少不良心理问题对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高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条件,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文章主要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提高重视程度、形成教育合力、完善教育模式、组建教育队伍等改善措施,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情绪
中图分类号:G441;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1-0139-04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度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专项课题“‘大数据+课堂情境’思想动态调查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Z-21151
一、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渐拓宽。新媒体也对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新媒体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真假难辨,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判断能力极易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进而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心理健康。因此,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重调整工作方向,探索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教育模式,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消解不良情绪对学生的影响。
二、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第一,自身层面。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意识发展阶段,对外界信息的判断能力有待提高,缺乏自控能力,容易沉迷网络,更有甚者无论是上课还是休息,手机都不离身。同时,大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较多,且较少受到教师干预,这为他们沉迷网络娱乐活动提供了条件。长期沉迷网络,不仅会导致学生无法专注于学习任务,从而影响学业表现,还会导致大脑处于过度兴奋状态,影响心理健康。进入实习阶段或即将毕业的学生往往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而各类网络招聘信息真假难辨,大学生陷入高薪招聘骗局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容易导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第二,高校层面。在日常教学中,高校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缺乏关注,没能有效引导学生情绪。部分高校虽设置了心理健康部门,但是大多数学生碍于自尊,并不会主动寻求帮助,导致心理健康教育难以达到理想效果[1]。同时,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通常会在朋友圈、微博等持续发布消极内容,但是少有高校师生关注这种现象。大学生心理问题具有隐蔽性和复杂多变的特点,学校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干预不及时,会导致学生持续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
第三,社会层面。随着智能设备的不断普及,学生可以实时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还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新媒体背景下,不少网红为获取经济效益,发布价值观扭曲的吸引人眼球的内容,导致部分大学生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在学生管理和学生行为引导等方面,社会力量的参与度不高。不少学生长期沉迷于网吧、酒吧等娱乐场所,从而接触到不良社会现象,这会对其价值观的塑造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使其误入歧途。
三、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一)过度依赖网络
网络逐渐渗透至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给学生提供了互动交流渠道的同时,也使自控力不强的学生过度沉迷,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络交友、网络游戏之中,逐渐和现实社会脱节。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下,极易引发心理问题。同时,大学生普遍缺乏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容易被不良信息误导,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甚至陷入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之中[2]。
(二)考研就业压力
高校不断扩招,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同时,考研人数的不断增加,也使考研难度不断提升,面对高竞争、高压力的考研和就业环境,学生极易产生失眠、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三)人际关系压力
人际关系是最容易引发心理问题的因素之一。学生具有人际交往需要,但是在交往过程中,部分学生由于缺乏交往技巧,难以有效处理人际关系。宿舍是引发人际冲突的关键场所,宿舍人际关系处理不当极易引发休学、退学等问题,甚至造成严重的安全风险。此外,大学生恋爱率不断上升,恋爱过程中也极易出现道德问题,对学生心理和成长造成不良影响[3]。网络的发展使网恋现象盛行,不良的网恋关系不仅损害心理健康,甚至威胁人身安全。
(四)不良消费习惯
大学生经济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受网络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产生盲目攀比的心理,极易出现超前消费或炫耀消费等不良消费行为,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同时,为支撑高消费,一些学生被网贷或兼职刷单等诓骗,这不仅可能造成财产损失,甚至可能威胁生命安全。不良的消费习惯也容易使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产生嫉妒心理或自卑心理。
(五)悲观焦虑情绪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当前,大部分学生有每天上网的习惯,时刻关注网络信息,这让学生在掌握社会动态的同时极易受到消极信息的冲击。
网络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放大,学生面对相关信息难免产生悲观和焦虑情绪,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同时,部分学生沉迷于从网络社交中获得满足感,导致现实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严重下降,产生孤独感,无法排解压力,最终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
四、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一)提高重视程度
为有效改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高校应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条件,以实现对学生的正向引导。
首先,强化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效果。可通过调查问卷或访谈记录学生心理问题,并将调查数据输入新媒体平台,筛选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针对性辅导工作[4]。
其次,搭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站,高校应听取师生对网站建设的意见,持续优化网站页面设计,丰富网站功能,以提高学生对网站的认可度,提升网站的浏览量。同时,听取师生对网站的反馈,及时解决网站运行问题,突出网站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
最后,高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改变传统面对面的心理辅导方式,适当引进线上辅导,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降低学生对教师的戒备心理,从而使教师发挥有效的心理辅导作用[5]。
(二)形成教育合力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为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校应与家庭、社会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形成教育合力,从而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首先,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前期,应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高度重视学生心理问题,以帮助学生及时排解不良情绪。同时,定期组织家访,实地探查学生家庭情况,了解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开展针对性辅导,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其次,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在日常工作中细化学生心理问题,并定期更新数据资料,以便为心理辅导工作提供充足的参考数据,增强辅导方式的针对性,全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最后,高校应加强与社会公益机构或政府教育部门的沟通合作,充分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文件,有效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公益机构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兼职岗位,这样不仅能有效排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还能拓展学生的经济收入来源,使其远离兼职陷阱,避免养成不良消费习惯[6]。
(三)完善教育模式
当前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发展需求发生较大变化,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为有效进行学生心理辅导,高校应转变传统教育模式,明确工作目标,合理规划教育内容,以进一步明确教育方向。
一方面,高校应注重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采用团队辅导或网络辅导等手段,改善传统面对面的教育模式,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让学生主动说出自己的困扰,增强心理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不断更新心理教育理念,适当引进现代化心理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这能使学生有效排解压力,避免学生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中,导致心理问题日益严重[7]。
此外,建立预防引导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在心理问题预防方面,应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条件,建立官方网站,健全心理健康管理系统,定期发布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增强学生抵御不良信息侵蚀的能力与抗压能力,降低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概率。在引导过程中,学校应根据自身的教育特色,遵循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当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比重,并推进线上线下课程结合,以有效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
(四)组建教育队伍
心理健康教师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关键,高校应组建心理教育教师队伍,以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首先,注重完善培训机制。可以通过组织讲座、学术研讨或校外培训等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更新教师的工作理念,使其掌握最新的教育方法,有效辅导学生[8]。
其次,增强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对新媒体平台的操作能力。鼓励教师将新媒体技术融入日常教学,全面掌握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状况,并定期在平台上发布心理健康教育资料,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心理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
最后,将计算机技术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环节,广泛收集学生的心理健康数据,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主要的心理问题,充分提升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五)建立新媒体平台
建立新媒体平台,在微博开辟心理健康教育窗口,不仅能够加强社会与高校之间的互动交流,还能利用学生关注网络信息的特点,有效缓解学生心理问题。
在网站建设方面,应改善传统以教育内容为主的模式,采取多样化管理模式。在日常运营阶段,定期发布贴合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情况的内容,避免发布单一枯燥的理论性知识,可适当融入社会热点事件,分析相关事件反映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对网站的关注度。同时,将理论知识融入日常活动,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保障教育内容与时俱进。平台可定期更新反映心理问题的电影、歌曲或图片,以生动有趣的形式传递心理健康知识,增强教育效果。
另外,可组织线下谈心活动,进一步优化教育效果,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鼓励学生主动说出自己的困扰,从而排解心理压力,避免心理问题加重,影响自身的正常生活[9]。
此外,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也对学生心理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出台相关规定,及时处罚散布虚假不实信息的人,保持良好的网络风气,避免相关信息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10]。
(六)培养社交能力
新媒体虽然为大众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提高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效率,但是人际关系处理不当也会造成心理问题。因此,高校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学校可定期召开讲座或组织社团活动,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交媒体,提高学生的媒体素养,使其准确认识自身心理层面的变化[11]。学生在使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应自觉约束自身行为,有效控制和调节情绪,避免因过度依赖社交媒体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教师也可针对相关问题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加大对学生行为的监管力度,防止学生沉迷网络。可定期组织线下活动,为学生社交提供空间。通过召开讲座或组织团队辅导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增强学生的社交技能,让学生以积极自信的心态开展社交活动[12]。高校辅导员和心理教师应提高对学生社交情况的关注度,并给予适当指导和支持,从而使学生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
(七)增强自我认知
虽然新媒体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扩大了学生的社交圈,但也极易导致学生分不清真实和虚假的世界,产生自我认知偏差。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及时过滤不良信息,降低学生接触不良信息的概率,为学生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13]。
高校应注重引导学生的认知行为,增强学生甄别虚假网络信息的能力。教育人员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和行为举止,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班会等活动,带领学生讨论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防止大学生产生错误认知[14],使大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并及时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最终实现全面发展。在线下活动中,可鼓励学生与老师、同学等保持良好沟通,通过互帮互助,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形成正确的个人认知,规避网络世界对自身造成的不良影响。此外,教师应大力开展积极心理教育,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调动学生的心理状态,鼓励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心理问题,避免受到不良情绪的干扰。
通过建立新媒体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释放压力的渠道,并利用多媒体平台实时关注学生动态,及时干预异常情况,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情感支持,令其保持心理健康[15]。
五、结语
新媒体背景下,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新媒体平台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等特点,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开展社交和娱乐活动等提供了便利。但是,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信息真假难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较大冲击。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高校应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心理教育模式,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方式排解压力。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并采取针对性辅导措施,让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进而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和未来工作中的各项挑战。
参考文献:
[1] 张舒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管理路径探索:评《大学生心理健康调适及其教育管理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23,44(9):1276.
[2] 江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构建方法研究:基于“互联网+”背景[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9):179-182.
[3] 程思尧.基于网络社会支持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评《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与方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3,33(9):239-240.
[4] 石昊玥.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社交心理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华章,2023(9):95-97.
[5] 李玉梅.思政元素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方法和路径研究[J].才智,2023(20):44-47.
[6] 张姣,黄美雪,纪振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探究:以重庆X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例[J].大学教育,2023(12):134-136.
[7] 王振辉.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方法探析[J].山西青年,2023(11):190-192.
[8] 刁佳玺,郑姚慧.“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的研究及对策分析[J].才智,2023(16):126-129.
[9] 杨柠溪,刘智博,张泽,等.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促进大学生人文胜任力提升的方法:以面向“三海一核”专业学生的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3,9(15):1-4.
[10] 张玲.基于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山西青年,2023(9):193-195.
[11] 刘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方法研究[J].快乐阅读,2023(4):102-104.
[12] 杨柠溪,张泽,杨国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以“心理+社工”模式提升大学生人文胜任力的方法:以“三海一核”专业学生为例[J].林区教学,2023(1):100-103.
[13] 于晓亮.新媒体背景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5):20-24.
[14] 刘庚.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3):171-172.
[15] 徐鑫,刘鑫,杨银念.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研究[J].新闻传播,2021(18):109-110.
作者简介 陈志丽,助教,研究方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