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红岩精神在高校传播的价值、困境及策略研究

2024-08-21周晓淇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1期

摘要:全媒体时代,高校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趋激烈,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愈发显著。如何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红色文化在高校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汲取奋斗力量、勇担时代使命,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文章在红岩精神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红岩精神的历史渊源、价值内涵和传播策略,结合目前高校红色文化传播的相关文献和案例,归纳总结红岩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契合的价值元素,即信念、忠诚、爱国、牺牲等,分析目前红岩精神在高校传播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对传播主体认识片面,大学生参与力度不够;传播内容同质化,与受众情感疏离;传播方式趋于固化,互动效果不佳。针对困境,文章提出,全媒体时代红岩精神在高校传播,应在准确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和大学生思维方式、情感方式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做到以下几点:重视大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深入挖掘红岩精神内涵,优化传播形式和内容;建立长效传播机制,实现沉浸式、立体化传播。文章旨在为提升红岩精神在高校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红岩精神;高校;传播;价值;困境

中图分类号:G641;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1-0055-04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党建专项课题“新时代红岩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XJKTYB02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能否实现,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至关重要。红岩精神在高校传播,是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当前,学界对红岩精神的研究更多围绕理论内涵、时代价值挖掘等方面,关于红岩精神在大学生等青年群体中传播的研究较少。研究全媒体时代红岩精神在高校传播的价值和路径,具有现实意义。

一、红岩精神的历史渊源与价值意蕴

红岩精神深深植根于重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植根于伟大建党精神,是全民族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党中央领导下,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以重庆为中心的国民党统治区,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1]。其精神特质是: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衷共济的爱国情怀、不折不挠的凛然斗志、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

1985年10月,原南方局领导成员邓颖超重返红岩村,题下“红岩精神 永放光芒”,她是提出“红岩精神”科学命题的第一人[2]。

红岩精神诞生于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革命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红岩精神至今仍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毛泽东同志在这里进行了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庆谈判,周恩来同志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这里同反动势力展开了坚决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凝结成‘红岩精神’”[3]。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4]。

关于红岩精神的价值内涵,最早由张德邻将其概括为“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和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5]。刘万振在此基础上全面阐述了红岩精神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时代意义[6]。

周勇将红岩精神的内涵概括为“刚柔相济、锲而不舍的政治智慧,‘出淤泥不染,同流不合污’的政治品格,以诚相待、团结多数的宽广胸怀,善处逆境、宁难不苟的英雄气概”[7]。学者王建斌提出,红岩精神的独特内涵是“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和衷共济的爱国情怀、艰苦卓绝的凛然斗志、百折不挠的浩然正气”[8]。梳理已有研究,可将红岩精神的价值内涵概括为信念、忠诚、爱国、牺牲这四个关键词,这些精神品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意义重大。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方针决定了大学生必须忠于党和国家;当代青年要胸怀“国之大者”,永葆爱国情怀;牺牲与奉献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必须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提出了“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殷切嘱托,这与红岩精神的价值内涵有内在统一性和天然契合性。

二、红岩精神在高校传播的价值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9]。

高校作为培养新青年的摇篮,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尤其在网络时代,大学生易受网络不良思潮的影响,泛娱乐主义、消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可能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负面影响,弘扬革命文化传统、以红岩精神感召青年成为当务之急。

(一)信念具有方向引领和动力支撑作用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依托,是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根本驱动力,积极的信念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了新形势下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坚定理想信念是红岩精神中最核心的精神品质,《红梅赞》中“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体现了革命者的矢志不渝,对理想信念的坚定。一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面对黎明前的黑暗,以牺牲捍卫正义,始终抱定“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可见,红岩精神中蕴含着丰富的理想信念教育资源。

(二)忠诚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无论是风雨如磐的革命年代,还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日,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路上,大学生仍荆棘载途。忠诚就是忠于信仰、恪尽职守,党对高素质干部的首要品质要求就是忠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党员干部从干部队伍中脱颖而出,成为党执政的重要后备力量。对党忠诚是被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的众多红岩英烈政治品格的集中体现。红岩精神中的忠诚,彰显的是一种绝对的、彻底的政治责任与担当,这正是年轻干部成长必须经历的政治考验。当代大学生只有具备忠诚担当的优秀品质,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有所作为。

(三)爱国是大学生最朴素的情感和价值追求

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网络时代信息爆炸带来的各种冗杂信息和不良思潮正涌向大学生群体,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政治任务。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10]。

和衷共济的爱国情怀是红岩精神的重要特质,从红岩事迹和红岩精神中领悟爱国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在国内外斗争环境中从容地面对各种风险和考验。高校通过传播红岩精神,在潜移默化的思想洗礼中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的发展目标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是高校铸魂育人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

(四)牺牲指引当代大学生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红岩精神之所以伟大而特殊,在于英勇无畏的革命者在面对“白色恐怖”时,毅然放弃了自由与生命,只为坚守心中的信念。对于新世纪的大学生来说,牺牲看似很远,但勇于牺牲的精神品质不能丢。当代大学生的牺牲实则指奉献。大学生要在“小我”和“大我”、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作出正确的抉择,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无私奉献能使中华民族最终走向辉煌的复兴之路。

信念、忠诚、爱国、牺牲等红岩精神品质有着内在的联系,理想信念坚定是忠诚的前提,爱国主义指导个体为国家的利益而牺牲。高校在传播红岩精神时须把握这些内在规律,注重内容上的延续性,秉持“以文化涵养人”“以实践教育人”的理念,将红岩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传播的力度和效度。

三、红岩精神在高校传播中面临的现实困境

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呈现出多元性、互动性、交织性等多重特征,给高校传播红岩精神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可通过构建立体化的新媒体传播矩阵、搭建红岩文化网络微传播平台、应用新媒体展示技术、短视频传播红岩文化等策略强化传播效果[11];另一方面,红岩精神的传播面临历史虚无主义蔓延、媒介伦理道德失范、技术创新力度不足等困境[12]。“万物皆媒”时代,大学生掌握了更大的话语权,红岩精神在高校的传播面临许多现实困境。

(一)对传播主体认识片面,大学生参与力度不够

全媒体时代,各种新型社交媒体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增强,短视频平台、社交分享类平台深受大学生青睐。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生产的原创优质内容更易在大学生群体中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目前,高校关于红岩精神的传播以校方和教师为主体,以各类校园红色文化活动和思政课堂为载体,较少关注到大学生在红岩精神传播中的主体性作用。大学生在其中发挥的传播作用有限,缺乏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主动参与红岩精神讨论、内容创作的积极性不高。

(二)传播内容同质化,与受众情感疏离

红岩精神的传播本质上是对党的优良传统、光辉历史的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13]。

从红岩精神在高校的传播现状来看,存在平台较少、方式单一、内容同质化的问题。红岩精神在高校的传播主要依靠官方媒体平台和党团工作平台,学生关注度不够,鲜少有专用平台传播红岩故事。从内容来看,影视作品、文学诗歌作品、理论知识内容较多,但仅依靠知识灌输简单“搬运”红岩故事,宣教气息浓厚,缺乏感染力,无法引发学生共鸣,难以获得价值认同、达到预期传播效果。

(三)传播方式趋于固化,互动效果不佳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权威性被弱化,内容生产从专业化转变为社会化,沉浸式、互动式的体验是吸引大学生注意力的关键。目前,红岩精神在高校的传播方式以校方主导的课程学习、革命旧址参观、文艺活动举办为主,单向传输缺乏反馈互动,且过程流于形式,存在“举举旗帜、拍拍照”就完成整套流程的现象,这削弱了红岩精神在高校的影响力,使其难以实现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的圈层传播。同时,传播时间和内容的碎片化导致红岩精神内容表达不完整、缺乏连续性,使大学生对红岩精神内容的理解片面化,容易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从而降低红岩精神的传播价值。

四、红岩精神在高校传播的策略

只有在准确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和大学生思维方式、情感方式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明确主体,优化内容,建立长效机制,才能强化红岩精神在高校传播的效果。

(一)重视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全媒体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众可以随时转换角色,受众在互动参与中,个性化的情感需求更容易得到满足。红岩精神在高校传播应转变传统思维方式,以大学生为传播主体,将红岩精神的传播嵌入校园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学生参与红岩精神传播实践。例如,参与红岩精神内容生产,通过校园网站、社交媒体账号,制作与红岩精神相关的微电影、动漫、短视频等数字化内容。

同时,将红岩精神融入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实践载体,增强互动性和体验感,吸引学生参与,让大学生在活动策划、知识创造中拓展思维、团结协作、磨炼意志,在潜移默化中涵养人格、启智润心。

(二)进一步挖掘红岩精神内涵,优化传播形式和内容

红岩精神蕴藏在文艺作品、革命遗址、历史文物中,有关红岩历史的影视、歌曲创作都来源于红岩文学作品,高校应深入研究红岩文学,梳理红岩人物故事和各类文艺作品,从中挖掘契合高校思政教育元素的案例,通过创作校园话剧、舞台剧、文艺作品等形式,以亲身参与、生动演绎引发大学生共情。发挥学生社团和校园“意见领袖”的作用,讲好红岩故事,打造一批有温度、接地气的校园文化品牌。据悉,重庆市现有红岩革命文物旧址85处,涉及全市20个区县[14]。高校可加强与红岩革命遗址和文物保护机构的合作,借助其丰富的资源和经验开展教育活动。同时,将城市文化、校史文化、工匠精神等有机融入红岩精神传播活动中,充分浸润学生认知、情感和实践层面。

(三)建立长效传播机制,实现沉浸式、立体化传播

红色文化传播应注重传播空间的营造,将仪式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15]。红岩精神对大学生情感、态度和行为的浸润需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而组织机制的稳定性可以确保红岩精神传播工作有效开展。高校要建立长效传播机制,搭建立体化传播平台,以实现红岩精神传播的创新与突破。首先,建立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红岩精神传播机制,明确目标与内容、范围与频次,形成全员参与、师生互动的长效传播机制。其次,将红岩精神视觉元素融入校园环境建设,通过展览室、文化墙、创意馆等实物载体,实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与熏陶。拓展校园媒介传播平台,利用校内媒体渠道,借助主题班会、第二课堂等形式,打造沉浸式红色课堂,全方位、多角度阐释红岩精神、讲好红岩故事,让青年学生在沉浸式、立体化的场景中领悟红岩精神的思想品格和精神魅力。

五、结语

全媒体时代,高校必须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和大学生思维方式、情感方式的规律与特点,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优化红岩精神传播路径。只有重视大学生的参与和主体作用,深入挖掘红岩精神中与大学生的理想追求、成长需要契合的精神价值,创新红岩精神传播方法和载体,建立长效传播机制,才能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强化红岩精神传播效果。红色文化的严肃性与互联网的娱乐性天然互斥,大学生参与红岩精神网络传播和内容创作的泛娱乐化问题值得警惕。

总之,全媒体时代,红色文化在高校的传播仍面临诸多困境,高校要想寻求突破,全面提升红岩精神的传播力、影响力,需要师生协同参与、共同发力。

参考文献:

[1] 传承弘扬红岩精神 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凝聚强大力量[DB/OL].重庆日报,(2023-04-25)[2024-06-07]. https:// epaper.cqrb.cn/cqrb/2023-04/25/003/content_rb_315955.htm.

[2] 周勇.邓颖超的红岩情源[J].红岩春秋,2024(2):7-14.

[3] 习近平.党的伟大精神永远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EB/ OL].滚动新闻-中国政府网,(2021-08-31)[2024-03-20]. https://www.gov.cn/xinwen/2021-08/31/content_5634445.htm.

[4] 黎余.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岩精神的重要论述[J].红岩春秋,2023(11):6-9.

[5] 张德邻.弘扬红岩精神 建设西南重镇[J].重庆与世界,1996(3):2-3.

[6] 刘万振.论红岩精神的形成、基本内涵和时代意义[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114-116.

[7] 周勇.红岩精神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J].党的文献,2009(2):53-56.

[8] 王建斌.红岩精神的独特内涵和时代赓续[J].理论视野,2022(7):68-73.

[9]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党建,2022(11):4-28.

[10]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1-13(6).

[11] 谭熠.基于新媒体时代红岩文化传播策略分析[J].中国报业,2023(10):90-91.

[12] 覃元理.全媒体背景下红岩精神传播的价值旨归、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44):72-75.

[13] 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EB/OL].新闻报道-人民网,(2013-08-21)[2024-03-25]. http://cpc.people.com.cn/n/2013/0821/c64094-22636876.html.

[14] 重庆印发《红岩革命文物保护传承工程实施方案》[EB/OL].国家文物局,(2020-08-13)[2024-03-25]. http://www.ncha.gov. cn/art/2020/8/13/art_722_162145.html.

[15] 杨学功.仪式化传播:红色文化传播困境突围的关键[J].中国纪念馆研究,2018(2):92-96.

作者简介 周晓淇,助教,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网络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