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路径研究

2024-08-21项子馨吴俊明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1期

摘要:大学生是一个富有活力的群体,其道德素养与法治素养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风气。如今,新媒体在高校育人方面的价值日益凸显。新媒体时代,学生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获取信息,这为高校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提供了新方向。合理运用新媒体开展各式教育实践,可以强化高校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效果。分析高校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现状,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教师缺乏法律专业知识;教师在授课出卷时“重德轻法”;融合教育单纯依赖教材,没有发挥好“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等。

为解决以上问题,文章提出相应策略:发挥新媒体优势,结合线上线下培训,组建德法兼备的专家教师队伍;充分运用教学媒体,以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把握不同年级学生的主要问题,采用各种新媒体解决学生的难题;运用新媒体开展“软活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文章旨在促进高校创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方法,不断适应新媒体环境,努力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论认可和情感认同,培养更多具备较高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的学生,同时为未来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媒体;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第二课堂;问题探究法;专家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1-0019-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一般项目“高校德治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KYR16;2022年度安徽省示范金课建设项目“思想道德与法治”成果,项目编号:2022sfjk021

一、引言

大学生是富有活力的群体,其道德素养与法治素养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风气[1]。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体现出价值取向的多元性、不稳定性[2]。面对各方面的诱惑,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有限,很容易上当受骗。个别大学生明知考试作弊违规违纪,仍然作弊;个别大学生为尽快就业,虚假包装求职材料,或随意签约、毁约。这些都是缺乏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的体现。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运用于高校育人方面的价值日益凸显,为高校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3]。合理利用新媒体开展线上、线下教育实践,可以强化高校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效果[4]。

二、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法律专业知识

一些教师欠缺法律知识,因此无法向学生阐明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法治单元,教师会播放《今日说法》中的案例“我的萝卜怎么办”。1998年,日照市警察为抓捕逃犯而踩坏了刘某家的萝卜地,刘某认为警方应该赔偿自己的萝卜。这一事件到底是道德事件还是法律案件?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道德与法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欠缺法学专业知识的教师,很难把问题串联起来说通说透。

(二)教师在授课出卷时“重德轻法”

由于《思想道德与法治》最后一章才系统地涉及法治内容,此时经验不足的教师会因课程计划跟不上实际要求,而在法治部分采取蜻蜓点水式的授课方法。这门课在前半部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较为紧密,教师拓展、发挥的空间也比较大,这就导致了“前松后紧”的现象。

而最后一章涉及法律方面的专业知识,有些教师不愿意占用更多时间来备课、出卷,回避了法治部分的内容,忽视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意义,因此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5]。

(三)融合教育单纯依赖教材

高校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应当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仅靠一本教材显然是不够的,有限的课时会导致教师无法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讲解[6]。而各式各样的“软活动”可以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达到“1+1>2”的效果。

统观国内高校的做法,大多是大一讲授完整本教材,考完试就完结。

实际上,融合教育应当根据不同年级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以攻克主要问题为切入点,教育学生在道德与法律层面应当如何做。

三、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问题成因

(一)教师受“重德轻法”思维影响

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时,以德服人、以情动人思想占主导,法治方面则多等同于普法教育,简单机械地让学生了解宪法与部门法方面的基本知识即可。同时,由于受到“法律是道德底线”观念的影响,有些教师会产生“代替论”“等同论”的思想,认为法治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救治教育”和“事后教育”,种种因素都使得法治教育无法与道德教育更好地融合开展。

(二)授课教师专业背景不符

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主要由思政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与学生紧密联系的辅导员、从事党政工作的干部组成。他们大多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学历背景,少有法学专业背景,这使得授课教师深入讲解教材的法治部分面临困难。

随着国家对法治教育重视度的提高,一些高校开始引入有法学专业背景的教师,但一些教师没有系统地接受过师范教育,没有教育学、教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储备,因此很难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

(三)融合教育开展止步于课上

近年来,虽然各高校对思政课的重视度不断提升,但仍有一些高校的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止步于课上,以分数论成败。

许多高校开展的“第二课堂”多与专业课有关,宣传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阵地并不多,融合教育依赖课堂,相关课外活动少之又少。并且,没有充分运用新媒体,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

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与法治观,成为一大挑战[7]。

新媒体时代的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应当从传统的课堂模式转向更具互动性和开放性的教学方式[8],高校应当运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教学[9]。

四、新媒体视域下完善融合教育的路径

(一)结合线上线下培训,组建德法兼备的专家教师队伍

思政课教师的学识、能力及教学经验对于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能否有效融合起到了关键作用。高校应设置常态化考核机制和开展各种线上线下培训,以考核教师的能力和水平。

如今,线上培训的方式运用得比较广泛。学校可以邀请道德观察员、人民陪审员、在职律师等有经验的人士开设线上讲座,以录播或直播的方式考核教师。

这种考核不能仅看教师是否参加了培训、线上学时是否刷满等。考核组可将与课堂上讲过的相似案例拿出来,让教师自由组队在线下研讨,如这个案例涉及哪些道德问题、法律问题,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案例中的要义。

组队时要注重老带新和专业互补,法学专业教师可以向思政专业教师讨教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非法学专业教师可以向法学专业教师请教紧跟时事、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案例,做到法律案件常讲常新。

这有利于改变教师“代替论”思想,帮助教师做到德与法部分时间分配均衡,德与法内容系统融合运用。

(二)充分运用教学媒体,用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推动教育模式创新和变革,授课方式正向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新型模式转变[10]。

教师可通过抛出问题的形式,运用教学媒体的随机点名、弹幕发送、线上投稿、生成词云等功能,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学生为寻求答案,会主动使用App查找资料,并相互讨论,教师可在PPT上展示学生投稿的答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要点,再引出教学内容。

如此一来,教师就能将知识灌输转变为促进教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把控学生使用手机的内容。

(三)把握不同年级学生的主要问题,采用各式新媒体解决学生的难题

不同年级的学生面临不同的困难,融合教育不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应当根据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教学安排。

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且覆盖范围广的特点,以官方媒体平台、在线视频平台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极大地丰富了教育资源[11]。

对于大一的学生,学校可举办有关生活常识和校规制度的答题比赛,让学生以微信答卷的方式了解须遵守的规则,让其尽快从过去的家庭生活转移到集体生活中。

对于大二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民法、刑法等相关教学内容。法律学者罗翔就以“法外张三”的角色实现了刑法知识的趣味性普及。教师可以播放罗翔的视频,用反面案例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

大三、大四的学生多面临就业问题,高校可以运用校园网站、校园公众号等,发布学生在就业方面遇到的难题投稿,向学生讲解职业道德规范以及随意毁约须承担的法律责任,解决他们在求职时遇到的难题。

(四)运用新媒体开展“软活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要想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开展取得成效,“第二课堂”必不可少,以“软活动”充实“第二课堂”是丰富融合教育方式的有效举措。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高校可以探索应用这些新兴渠道[12]。新媒体不仅可以提供多样的信息,还能方便师生、生生之间沟通[13]。如学校可以发挥官方微博的作用,报道社会热点话题,邀请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评论。

教师还可以有教育意义的节日为契机开展活动,如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教师可以联系学工部门的教师开展宪法知识测试活动,让学生在微信上做题,测试结果90分以上者颁发“宪法学习标兵”荣誉证书。

在新媒体工具的辅助下,教育的互动性得到了显著提升[14],各大高校应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强化思政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15]。

五、结语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二者融合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措施。

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调整措施,并针对融合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新媒体的优势探索完善路径,将灌输式讲授转变为启发式教学,努力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理论认可和情感认同。

参考文献:

[1] 毛伟.融媒体视域下青少年道德素养培育策略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14):179-182.

[2] 马振洲.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路径研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16.

[3] 惠林军.新媒体时代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途径研究[J].法制博览,2023(18):142-144.

[4] 梁杨清.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践研究:以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24):166-168.

[5] 刘远航.大学生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融合研究[D].兰州:兰州财经大学,2018.

[6] 侯宁远.高职院校法治教育困境与对策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132-135.

[7] 赵苑秋.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法治教育创新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21.

[8] 叶阳.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法治教育问题与对策探讨[J].智库时代,2020(13):169-170.

[9] 赵朝霞.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法治教育功能的审视与完善[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1):85-88,101.

[10] 周晓峰.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践探索[N].山西科技报,2023-03-28(A03).

[11] 王放.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教育:现状、困境和路径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23(2):145-148.

[12] 武帅瑾,刘丽娟.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实困境及路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21(6):152-153.

[13] 王海鉴.新媒体视野下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影响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3,25(22):119-121.

[14] 丁蕾.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9.

[15] 史戈.新媒体时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网络思政教育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7):117-118.

作者简介 项子馨,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法学教育。 吴俊明,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法学、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