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艺术视域下城市美化与社区参与关系探讨

2024-08-20袁晓宇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4年7期

摘 要:社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各地都在积极推进美丽城市、生态城市建设,但相关工作开展仅仅依靠政府部门是不够的,社区参与也十分必要。基于环境艺术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厘清城市美化和社区参与之间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应用,促进社区积极参与城市美化工作,构建城市治理共同体。对目前城市管理的模式进行说明,并围绕城市美化与社区参与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探究环境艺术和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城市美化和社区参与发展策略。

关键词:环境艺术;可持续发展;城市美化;社区参与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日常生活、交流互动、休闲娱乐和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其环境艺术设计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城市形象。因此,如何运用创新策略,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水平,成为当今城市规划和设计领域有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城市美化涉及环境艺术和可持续发展。在城市的不断加速发展中,推进环境艺术可持续发展是必然要求。从现有情况来看,目前城市美化工作开展中社区参与比较少,这不利于构建城市治理共同体,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艺术发展水平提升是不利的。对此,需要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探索城市美化与社区参与的协调发展对策。

一、现代城市管理模式

城市管理模式是政府对城市管理所采取的特定方法和形式。城市作为被管理的对象,具有复杂性、庞大性。城市管理主要是以城市基本信息流为基础,运用决策、计划、组织、指挥等一系列机制,采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通过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互动,围绕城市运行和发展进行的决策引导、规范协调、服务和经营行为。鉴于各国在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背景上的显著差异,其城市管理模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即便在我国,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历史人文等因素,不同地区的城市管理模式也存在差异[1-2]。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的城市管理模式可归纳为三种:政府主导模式、社区自治模式、混合管理模式。

其中,在社区自治模式中,有关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社区各方行为,以此确保社区成员的民主参与和社区事务的有序运转[3-4]。这种模式在美国等地尤为常见,其法律规定了社区在不影响社会整体发展的前提下,有权决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特色。社区自治模式的实施,使得社区组织和机构获得了更多的管理自主权,社区可以实现较大程度的自我管理,这不仅有助于节约政府资源,提升管理效率,更能激发社区居民和组织的自治积极性[5]。群众的有效参与是民主自治的基础,而这种模式正是通过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推动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发展。社区自治模式是实现社会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社区自治模式能提升社区的整体环境,促进居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洽相处,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社区自治模式在规范的社区管理制度下,对居民行为展开约束管理,规定居民在社区要注意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设施等。同时,其能实现对社区环境的整治和改善,这些都能有效地提高社区整体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二、城市美化和社区参与

(一)城市美化的内涵和内容

城市美化旨在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居住舒适度,通过改善城市的视觉效果和生态环境,使城市更加宜居、宜游、宜业[6]。这包括对城市空间的合理规划、对公共设施的完善、对城市绿化的加强以及对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展现等多个方面。

第一,城市空间规划。通过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这包括道路、建筑、广场、公园等空间的设计和布局。

第二,公共设施完善。完善公共设施,如建设优美的休闲场所,提供便捷的交通设施、完善的市政设施等,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第三,城市绿化。通过植树、种草、栽花等方式增加城市绿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这不仅可以美化城市景观,还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降低噪声。

第四,城市文化传承与展现。保护和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同时结合现代元素,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风貌。通过建筑、雕塑、壁画等艺术形式,展现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特色。

城市美化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努力,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不断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居住舒适度,打造美丽、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

(二)城市美化和社区参与的关系

事实上,真正的城市美化不仅仅是物质水平的提升和外观的改变,其也是人心的凝聚和社区精神的塑造。在这个过程中,社区参与无疑至关重要[7]。开展城市美化,能够加速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建设,进一步推动社区的和谐发展。

1.社区参与是城市美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城市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社区参与在此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社区居民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每天生活在城市中,对城市环境的变化有着最直接、最深刻的感受。因此,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城市改善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加强社区参与,可以更好地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期望,从而使城市发展更加贴近民生、民意。同时,社区参与还可以增强居民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让他们更加珍惜和爱护自己的家园。当居民投身于城市美化的过程中时,他们会更加珍惜这个共同的生活环境,也会更加积极地维护这个环境的美丽。此外,社区参与可以增进与居民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提高自身公信力和执行能力。

2.城市发展可加快社区共同体建设

城市的美化不仅是物质上的改变,更是精神上的提升。随着城市发展,打造更加宜居、宜游、宜业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城市美化可以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社区管理的作用,关注政府、社区组织、居民等多个主体。建设这样的社区,能够更有效地推进城市改善工作,同时也可以更有效地解决城市改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此外,城市美化还可以培养居民的环境意识和社会意识,增强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这些素质和技能不仅有助于社区管理、社区建设,也能有力支撑社区的长远发展。

(三)城市美化和社区参与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美化成为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举措。然而,城市美化并非简单的绿化、亮化工程,它涉及城市规划、环境设计、社区文化等多个方面。与此同时,社区参与作为城市美化的重要一环,其现状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当今,城市美化呈现出多样化、精细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公共空间的艺术化设计,通过雕塑、壁画等艺术形式,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城市道路两旁的绿化景观也日益丰富,不仅考虑到了季节变化带来的景观差异,还注重植物的生态功能,如防尘、降噪等。此外,城市夜景的打造也成为城市美化中的一大亮点,通过科学合理的灯光设计,既展现了城市的现代感,又不失温馨与宁静。

然而,城市美化工作也面临一定的问题,资金短缺、规划不合理、维护管理难度大等时有发生。一些城市为了追求短期效果,忽视了长期可持续性,导致绿化项目成活率不高,景观效果难以持久。同时,过于追求形式美而忽视功能性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比如一些城市广场的设计过于注重观赏性,忽视了市民的休闲需求,使得广场成为“中看不中用”的摆设。

在这样的背景下,社区参与显得尤为重要。社区是城市的基础单元,也是城市美化的直接受益者。社区参与不仅可以提高居民对城市美化项目的认同感,还能有效促进项目的实施和维护。然而,社区参与的现状并不乐观。一方面,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一些居民对城市美化项目的了解有限,参与度自然不高;另一方面,部分社区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引导,导致居民参与意愿不强,即使有参与也多是形式上的,缺乏深度和广度。

要想改善这一现状,需要社区组织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居民参与城市美化。比如可以开展植树节、清洁日等公益活动,让居民在参与中感受城市美化的意义和价值。此外,社区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如社区论坛、微信公众号等,拓宽居民参与的渠道和方式。居民作为城市美化的主体和受益者,也应积极投身城市美化。居民可以通过参加社区活动、提出宝贵意见等方式,为城市美化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居民还应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提升审美水平,以实际行动支持城市美化工作。比如可以从在家里种植绿植、保持楼道卫生等小事做起,共同营造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

三、环境艺术视域下城市美化中加强社区参与的对策

(一)推进社区治理共同体构建,促进多方参与

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由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四大系统组合而成的复杂整体。社区作为这个大型社会系统的缩影,同样是由居民、组织等多个组成部分共同形成[8]。为了提升这一体系的运行效率和整体性能,必须持续增强各个系统的综合执行能力,并在更宏大的社会管理框架内,构建出有序、高效的子系统,以全面管理和调控社会的各个层面,从而实现社区内各组织和元素的优化整合。

从现阶段的社区管理实践来看,组织体系的建设应聚焦于党组织、公益组织以及网络体系的构建。在我国,推动城市社区管理走向现代化,其核心任务便是健全和完善组织体系。这涵盖了明确各级社区组织的职责范围和权限,以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对此,需要强化党组织在社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并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管理中的引领功能。同时,可以通过成立志愿者团队、居民兴趣小组等方式,丰富社区管理的参与主体,扩大社区的自治空间,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社会公共组织。

在完善组织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对社区治理结构展开持续优化,致力于构建多元化的综合治理模式。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社区组织、居民以及社会力量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以形成社区治理的强大合力。为实现这一点,社会委员会、居民代表大会等机构应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加快建立高效的协商讨论平台,以促进各方就社区议题展开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同时,推动社区管理的法治化进程,确保所有事务均依法进行,从而切实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

此外,在完善组织体系和优化管理结构的过程中,还需注重加强各组织间的协同配合。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沟通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促进社区组织及企事业单位等共同面对和解决社区管理中的问题。社区应鼓励各方之间的紧密合作,推动跨界合作与创新,实现社区管理与智慧城市、“互联网+”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借助科技手段提升社区管理的效率和水平[9]。

(二)完善社区参与机制,促进共建共享

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各地要重视社区参与的力量。要建立健全的社区参与机制,让居民能够直接参与城市美化和环保项目,提高他们的参与感和归属感[10]。例如:可以设立社区环保基金,鼓励居民提出并实施美化社区的方案;加强环保教育,让居民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在其中的角色和责任。此外,可以利用科技手段,如开发社区环保App,让居民能够实时了解社区的环保动态,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通过多样化措施不断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真正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基于环境艺术理念,必须把握好城市美化和社区参与之间的关系,明确城市美化工作中社区参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积极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完善社区参与机制,促进共建共享。只有充分发挥好社区参与在城市美化中的积极作用,才能促进城市美化目标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杨洪芊.成都城市社区更新的保障体系建设研究:评《成都城市社区更新理论与实践》[J].现代城市研究,2022(8):136.

[2]侯晓蕾,刘欣,姚莉莎.北京花园城市建设的社区微更新探索:微花园公众参与的模式、策略与机制[J].装饰,2023(11):28-37.

[3]张钰佳,翟国方,鲁钰雯.融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的社区韧性规划历程与实践:美国的经验与启示[EB/OL].[2024-05-31].https://doi.org/10.19830/j.upi.2023.103.

[4]刘丹琳,张梦钒.我国老年友好型城市研究的发展演进与研究重心:基于COOC、CiteSpace、VosViewer的知识图谱分析[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23(3):78-83.

[5]刘荣伶,李然.文化基础设施的基层修补:巴塞罗那公共社区图书馆体系及其规划策略[J].华中建筑,2023(5):80-84.

[6]黄明华,邵迪鑫,刘伟,等.公园社区:对公园城市背景下我国城市住区绿地的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23(3):90-97.

[7]阮永俭,张新长,居圣哲,等.智慧城市快速建设背景下的老旧社区智慧化改造探讨[J].测绘通报,2023(1):14-19.

[8]徐樱瑛,周波,谭敏.“全球城市”建设背景下国际化社区的规划建设对策:以成都市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2(7):101-103.

[9]袁军,刘佳琪.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创新策略[J].上海包装,2024(2):111-113.

[10]华雨青,李晴坤.城市住宅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研究[J].上海包装,2024(1):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