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场景视角下城市空间的地域美学与身份塑造

2024-08-20庞雨珊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4年7期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中“千城一面”问题日益突出,识别城市特色成为城市高质量更新研究的重要课题。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基于社交媒体平台筛选15个高热度文旅场景,对场景的图像内容与文字展开解析,分析高度传播的文旅场景如何通过空间美学秩序来塑造重庆的美学特征和文化身份。分析表明,渝中区的场景美学存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张力、经验与想象的杂糅,展现了对传统空间秩序认知的挑战,彰显了充满经验与想象的复杂画卷。场景理论提供了城市美学和身份形象塑造的新理论视角,为理解和分析城市空间与文化身份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际启示。

关键词:场景理论;地域美学;城市形象

芝加哥学派提出的场景理论强调城市环境对人的行为、社交互动以及社会组织的影响,探讨城市如何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场景,影响着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结构,并逐步演化为社会学与城市研究视角[1]。场景理论关注特定的环境空间场域所表达的社会价值、审美观念与身份认同,场景作为基于各种消费实践形成的具有符号意义的空间[2],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环境空间实体与意象的集合体,包含了空间中的活动、人物互动以及这些互动产生的社会意义。同时,场景作为文化表达的平台,揭示了城市特定区域如何通过其特有的场域文化传达身份与价值观,为城市研究提供了一种理解环境与社会互动塑造城市特色文化景观的视角。近年来,该理论在城市研究、规划设计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并衍生出“场景营城”的规划理念。即以场景营造为基底,对原有社会生活与城市形态进行重塑,通过创新城市资源配置与公共产品供给,创造人文价值鲜明、商业功能融合的美学体验空间,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新模式[3]。

重庆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变迁,已发展成为中国新兴都市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空间之一,传统与现代交织、城市与农村的二元结构交织成为重庆城市空间变迁的底色。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兴的社会经济力量迅猛发展,传统的城市结构则在缓慢消亡中逐步演替。重庆的城市形象以其空间上的复杂性、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形成了一个复杂多元的综合体,这种多元性和异质性赋予了重庆一种可塑性极强的“魔幻8D”赛博朋克风格的山地城市意象,并在广泛传播中不断塑造自身的城市形象。这一现象级的城市形象传播对解决当前我国城市特色普遍缺失、“千城一面”的实际问题尤其具有启示意义。因此,基于场景理论的研究视角,以重庆现象级传播的空间场景为切入点,分析这些场景在城市形象传播、空间美学与身份塑造中的空间组织特点,揭示城市如何通过其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元素来塑造一个鲜明且具吸引力的城市形象,为更好地理解城市空间与文化身份的关系,也为其他地域空间的美学与身份形象塑造提供参照启示。

一、场景理论对城市地域美学和身份塑造的支撑

场景理论在城市地域美学和身份塑造中具有理论与实践支撑方面的重要意义,它强调环境空间与人们行为、互动、感知之间的紧密联系,认为环境不仅仅是物理存在,还具有符号性和象征性,可通过强调城市空间的象征性和社会意义,形成城市空间的地域审美标识,为城市美学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因此,在城市规划和设计实践中,可以通过强调特定场景的设计来塑造城市的身份认同,使城市更具个性化和独特性。

场景理论中的“舒适物”(amenity)是度量场景效能的核心概念[4-5],是指特定空间中商品和服务为消费者带来的愉悦效用[6]。城市空间本质上是体验、符号、意义的集合体,不同的“舒适物”组合构成性质不同的场景。

人群依托“舒适物”进行消费活动,形成人与空间的相互作用,最终赋予场景文化与价值观念,产生文化认同感、身份归属感[3]。场景理论主观认识体系提出了三大维度(真实性、合法性、戏剧性)和十五个子维度,用以量化评价“舒适物”的特性。三大维度中,真实性关注场景能否真实反映其所代表的文化或社会群体的核心价值和传统,是评价一个地区是否保持其原始文化和历史特色的重要指标,一个拥有高真实性的场景通常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标志和历史遗迹,这些特质将会吸引那些寻求“真正”体验的居民和游客;戏剧性被阐释为令人感到愉悦的自我呈现方式,其关注场景在视觉和情感上的吸引力,以及它如何塑造观众的体验和记忆,高戏剧性的场景能够创造引人入胜的故事和体验,从而加深人们对这个场景的情感链接和记忆;合法性是基于道德准则的自我表达,与场景蕴含的价值观相符。因此,以真实性、合法性、戏剧性为理论支撑,可以对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城市场景进行阐释,并可以将对“舒适物”的战略性配置和评估视为城市规划与场景营造的核心工具,使城市设计不仅仅满足功能性需求,还能更深层次地响应和塑造居民的文化认同和社会归属。

二、重庆市渝中区典型场景的空间美学特征

重庆市渝中区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选取基于小红书平台实现广泛传播的城市场景作为研究对象,并以相应场景衍生出的图像与文字材料为分析内容。在小红书平台上,通过搜索关键词“重庆渝中区”、“渝中区”和“母城渝中”,筛选出了15个渝中区最具热度的城市场景,包括李子坝轻轨穿楼、李子坝三层马路至二厂、洪崖洞、中山四路、来福士广场、山城巷、鹅岭公园、开埠遗址公园、东水门、罗汉寺、大礼堂、枣子岚垭正街、白象街、半山崖线和湖广会馆。进一步以场景代表性图像和文字为场景剖析的载体,围绕以上15处场景的图片热度、收藏数量、评论数量进行筛选,基于场景理论三大维度,对这些场景的地域美学特色进行分析和归纳,探讨重庆渝中城市地域性场景美学特征的“舒适物”及典型空间审美秩序。

总体而言,渝中区的场景美学深刻反映了现代城市在变迁中的地域特质,“美学舒适物”与地域美学特征体现为空间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经验与想象的交织、栖息于真实性中的戏剧性。渝中区的场景美学展现了一种对传统空间理解经验与范式的挑战,也展现了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对话与张力,基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耦合描绘了一幅充满经验与想象的复杂画卷。

(一)传统与现代互动的张力

渝中区的城市美学展示了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多层次交融,彰显了城市发展的内在复杂性和城市发展中的内在张力。尤其以朝东路远观来福士广场裙楼、城墙遗址遥望东水门大桥、高楼林立中的罗汉寺等场景为典型代表,其中,重庆的东水门大桥以其鲜艳的橙色和强烈的工业基础设施结构成为场景中的焦点,桥梁的现代工程技术与背景中旧有的传统建筑群——白象居、东水门城墙,形成色彩、空间体量与质感肌理的鲜明对比。大桥作为交通枢纽的功能和它所连接的传统山地社区,展示了现代功能性与传统居住形态之间形态与体量的张力,并显现了工业城市发展与历史保护之间的博弈与交锋。朝东路远观来福士广场裙楼的城市场景则表现了巨大的现代摩天大楼与街道两旁低矮的森林般密集分布的建筑群之间鲜明的差异。因为地形坡度变化,来福士广场裙楼垂直矗立于隐藏有大量阡陌小巷的山地传统街区,未来主义建筑风格与周围较为传统的城市景观形成视觉上的断裂,表现了都市地标型综合体在城市空间中立体与垂直方向的扩张,由此吸引了大量游人停留驻足“打卡”。立体的空间结构赋予了场景叙事视角,并显示出传统与现代交融场景的影像美感,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和意义上的戏剧性,并赋予了场景显著的本土符号意义。

(二)突破既有空间范式,经验与想象的杂糅

重庆渝中区白象居的传统山地社区场景、李子坝轻轨穿楼场景则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城市空间设计中的地域化创新,其空间场景代表了对传统城市规划理念和设计手法的挑战。突破既有空间理解范式意味着挑战和超越过去对空间的传统理解和认知模式,探索新的视角和方法来理解和解释城市空间,以及在极具限制的地理条件下对空间利用的重新定义。

白象居传统山地社区场景展示了在陡峭地形上的建筑建造策略。区别于传统城市倾向于在相对平坦的地区展开规划和建设,白象街的建筑群充分利用了垂直空间,体现了一种高度适应复杂地形的适应性本土建造智慧,建筑阶梯状顺应地形的自然走向,也提供了一种生活在垂直城市环境中的全新视角。这种使用方式对既有的城市空间与生活场景理解进行了重新诠释,提供了一种水平扩展兼顾垂直发展的社区场景。它挑战了传统城市设计中常见的将自然地形作为建设障碍的观念,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地理资源。

李子坝轻轨穿楼场景则是对传统城市空间规划的一大突破。在这个场景中,轻轨直接穿越一栋居民楼的中部,实现了交通基础设施与住宅楼空间的垂直叠加,有效解决了地形限制和土地资源稀缺的问题。其可能因偶然的规划因素,改变了人们对城市交通系统和居住环境不可以融合的传统看法,在高度密集的城市环境中,展示了交通基础设施可以和居住空间“生猛”共存的真实性与戏剧性。这种方式增强了居住区的可达性和便利性,同时还象征着城市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表明城市愿意接受和实施创新思维以应对挑战。这种设计通过直接的视觉和实际使用体验,改变了公众对于城市空间可能性的认知,激发了更广泛的社会讨论和对未来城市可能形态的想象。

(三)栖息于真实中的戏剧性

本文所选的15个典型文旅场景中,部分场景具有一定的地理邻近性,展现出场景的序列和切换的体验模式。由李子坝轻轨穿楼带动的三层马路至二厂乃至鹅岭公园沿线、由中山四路至大礼堂及枣子岚垭正街、白象街—湖广会馆—东水门及开埠遗址公园区域,这是三处具有规模效应的都市文旅场景集群,场景群的空间美学特质形成了具有空间转换、不断切换特点的戏剧性场所。这些文旅场景集群通过空间的有机组合和连续的视觉及体验变化,形成了戏剧性“转场”。在游历这些场景时,人们不仅能感受到从开放到密集的空间节奏变化,还能体验到从现代到传统、从自然风光到文化遗产的丰富空间肌理变化和视觉冲击。

例如,李子坝轻轨穿楼站的独特建筑设计结合了其所在的历史悠久的鹅岭公园,共同构成了从现代化城市景观向传统文化遗产过渡的连续性旅游体验。轻轨站本身作为现代工程的典范,背靠的三层马路展示了重庆特有的地形变化和历史社区的复杂交织,攀升至二厂的工业文旅复合体,再过渡至提供宁静的自然和历史体验的鹅岭公园。此外,从中山四路至大礼堂及枣子岚垭正街的文化旅游场景集群,呈现了从繁忙商业区到具有重大政治和文化意义的西南大区风貌标志性建筑大礼堂,再到体现传统社区生活的枣子岚垭正街的连续空间体验,通过空间的层叠和文化的递进,强化了整体旅程的戏剧性和教育价值,展示了重庆的商业活力、政治重要性及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序列性的空间转换与场景的戏剧性对比,展示了重庆渝中在视觉和感官上提供的一种时间和空间的持续性流动,这种空间转换及视觉和空间的密集突变体现了场景理论中的戏剧性,揭示了渝中场景的多层次性和文化复杂性。

三、结语

本研究通过应用场景理论,深入分析了重庆渝中区的城市地域美学和身份塑造过程,展示了如何通过独特的城市空间和文化元素塑造城市形象。区别于场景理论中对于一般“舒适物”的定义,以重庆渝中区为例,剖析了既已形成的文旅消费场景在地域美学层面的“美学舒适物”,并通过场景的切换形成大型城市沉浸式文旅体验。重庆渝中区在挖掘和塑造城市特色方面实证了场景理论在实际城市规划和文化策略中的效用,通过对广泛传播的文旅场景进行系统的分析,不仅揭示了城市空间地域美学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也强调了城市空间中美学场景与空间秩序对于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城市的持续发展需要超越传统以功能和效率为驱动的设计,向包括感知、文化和社会互动在内的更广泛的城市生活方面延伸。场景理论的应用为城市规划者和设计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和操作框架,以更全面地理解和反映城市的复杂性。通过重视场景的戏剧性、真实性和合法性,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城市空间的潜能,促进提升城市形象的独特性和吸引力。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将场景理论与其他城市发展策略相结合,以创造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吴军,克拉克.场景理论与城市公共政策: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最新动态[J].社会科学战线,2014(1):205-212.

[2]吴军,营立成.场景营城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N].成都日报,2021-02-25(7).

[3]宦凌云,陈明坤,张清彦,等.场景营城理念下城市街区公园场景的美学营造方法研究:以成都市望江楼街区为例[J].中国园林,2022(增刊2):47-52.

[4]陈波.基于场景理论的城市街区公共文化空间维度分析[J].江汉论坛,2019(12):128-134.

[5]傅才武,王异凡.场景视阈下城市夜间文旅消费空间研究:基于长沙超级文和友文化场景的透视[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58-70.

[6]吴军.场景理论:利用文化因素推动城市发展研究的新视角[J].湖南社会科学,2017(2):175-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