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遵规就是尊自己守纪就是守幸福

2024-08-17杨映琳

发展 2024年6期

做任何事情,有了自觉,才有自愿,也才有自律。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对我们每个党员干部来讲,关键是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通过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对我们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加深了认识、增进了理解,也在内心深处强化了遵规守纪的自觉。谈几点自己对遵规守纪的体会:

一、给自己一个清醒的头脑。“头脑清醒”,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一个高频词,尤其在廉政建设上更是时时提及、谆谆告诫。我们作为党的一分子,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党兴党,应该有这样“三个时时清醒”。一是时时清醒身在组织,就要忠诚组织。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只有忠诚党和人民,忠诚党的理想信念,忠诚党的初心使命,忠诚党的组织,忠诚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才是一名合格的党员。而且,还要记得忠诚之前还有“绝对”二字,就是不掺任何杂质、没有任何水分,真正做一个“明白人”“老实人”。二是时时清醒身在组织,就要受到约束。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既然是“戒尺”、标准和遵循,就要纯粹地、无条件地严守,不能打任何折扣,更不能耍小聪明、搞小动作,否则就会引火烧身,就要挨板子。用党纪处分条例的话说,就是党内不允许有任何不受纪律约束的党组织和党员。三是时时清醒身在组织,就要有所敬畏。习近平总书记讲过:“温水煮青蛙,前车之鉴不可忘却,每个人还是要好好复习一下。脑子里要有个‘紧箍咒’。反腐败永远在路上,没有敬畏感就会迷了道。”我们看许多人破纪的行为,大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对纪律规矩缺乏敬畏之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违纪违规乃至违法的人,实际上都是自己害自己。古人说“清廉是福、贪欲是祸”,其中的哲理值得细细品味。所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一贴提神醒脑的清醒剂,学纪为了知纪,知纪更需明纪,明纪重在守纪,守纪就是守护自己人生幸福的一张保险单。

二、给自己一双聪慧的耳朵。聪的繁体字,从耳从囱从心,表示内心有窗,心思明亮。作为党员干部,如何做到耳朵要聪。一是听而能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严明党纪、加强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中,经常引经据典、以古说今。这就需要我们深刻领悟,我们党的纪律建设和廉洁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廉洁文化一脉相承,在做人做事的过程中,善于跟古人进行心灵沟通,汲取崇德尚廉、廉为政本、持廉守正等价值观念,涵养克己奉公、怀德自重、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南宋吕本中《官箴》中的一句话:“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习近平总书记阐释说:“清”就是公正廉洁、两袖清风,“慎”就是周密考虑、谨言慎行,“勤”就是勤奋好学、刻苦上进。由此再联系到习近平总书记后来提出的好干部五条标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可以说是对“清、慎、勤”的现代解读,需要我们深刻体悟、印在脑海。二是听而能辨。身处纷繁复杂的世界,会听到人们和社会上看待事物的各种各样声音,这每种声音的背后,都代表着不同的立场、观念和态度,或者是正能量,或者是负能量。对我们来讲,就是要保持一份独立思考的清醒,坚守正道、择善而从,善于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做到“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三是听而能止。“止”字如果在上面加一横,就变成了“正”字,表示方正、端正、纯正、正确。人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也是一样,在出现这样那样的“活思想”和不良想法的时候,如果对照党纪党规多想一想后果,多对自己加以警醒和自律,就像在“止”字之上加了一横,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和路线。反之,就会变“歪”,出现各种偏差和误区。

三、给自己一种灵敏的嗅觉。嗅觉作为感觉的一种,主要有四个功能特点:警示效应、记忆效应、疲劳效应和变化效应。借用鼻子的嗅觉功能,来筑牢遵规守纪的“防火墙”。一是用好嗅觉的警示效应。嗅觉警示侦察的作用,是说人的鼻子能够察觉出视觉感觉不到的东西。这也正如古语说的,“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如何做到不立于危墙之下,就是要对纪律规矩怀有敬畏之心,做任何事情想一想是非后果,觉察和防范破纪的危险性,多给自己提醒警示,多给自己打预防针,通过严格守纪来为自己正身。二是关注嗅觉的记忆效应。嗅觉具有记忆效应,当鼻子闻到某种气味时,会不由自主联想到某种气味的来源、具体形态或具体场景等。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也要有这样的联想意识,想到事情可能带来的关联因素和利弊所在,在内心里进行正确的判断和选择,避免忘乎所以、误入歧途。三是防范嗅觉的疲劳效应。长时间闻着某种气味,嗅觉对这种气味刺激的敏感度会降低,这跟我们常说的审美疲劳是一个道理。由此说到遵规守纪的问题,对于纪律规矩的一些要求,可能会有日用而不觉的状态,变得不那么敏感、不那么在意,这时候就需要特别强化敏感性。党中央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意义也正在这里,就是聚焦解决一些党员、干部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通过认真学习党纪处分条例,使之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让党员干部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四是重视嗅觉的变化效应。这指的是嗅觉的灵敏程度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一些特定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嗅觉的灵敏度也会随之变化,这对我们的启示在于,当一个干部遇到职务提升、地位变化、环境变化的时候,尤其要慎之又慎,注重自我审视和自我要求,不可膨胀自我、放松自我、丢失自我。这是万万要不得的。

四、给自己一面常照的镜子。“镜者,鉴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照镜子来整理仪容仪表。对党员干部来说,“照镜子”就是要经常对照标准检视自身,并不断从“镜鉴”中汲取经验修正自身。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以“照镜子”来形象表达对党员干部加强自身修养的要求。对党员干部来说,党章是最为重要的镜子,党纪处分条例也是一面镜子,我们要做到“四照”“四防”。“四照”,就是敢照镜子,承认自身的不完美、有缺陷,敢于直面镜子、审视自己;勤照镜子,常态化进行慎独和反思,寻找自己的不足和偏差;往深处照,尤其是看到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政治纪律是打头、管总的,时刻紧绷政治纪律这根弦;往细处照,明白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做到正心明道、防微杜渐。“四防”,就是防止自我感觉良好,懒得照镜子;防止明知自己有问题,怕照镜子;防止只愿看到自己光鲜的一面,习惯于化妆后才照镜子;防止喜欢拿着镜子照别人,认为自己美得不得了,人家都是丑八怪。从《论语》中讲的“吾日三省吾身”,到唐太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还有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围炉夜话》“知往日所行之非,则学日进矣;见世人可取者多,则德日进矣”,以及古代的经典家训等,实际讲的都是人生修养照镜子的问题。在党纪学习教育中,把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拿来一并照镜子,对我们的思想一定是丰厚滋养,对我们的人生一定是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