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营造视域下赣鄱漆艺传统工艺活态传承模式研究

2024-08-15熊枫

牡丹 2024年14期

从社区营造的角度思考赣鄱漆艺传统工艺活态传承模式对于赣鄱漆艺的发展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立足赣鄱漆艺传统工艺的发展与价值,深入思考社区营造与赣鄱漆艺活态传承的互动关系,并基于此提出社区资源整合与协同、传承人培养与梯队建设、建立社区漆艺文化传承基地、社会合作与跨界联动等一系列基于社区营造的赣鄱漆艺传统工艺活态传承模式构建策略。

赣鄱漆艺作为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千百年来,其以精湛的技艺、瑰丽的色彩和深邃的文化底蕴,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赞誉。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赣鄱漆艺传统工艺面临诸多存续挑战,其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发展尤为迫切。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空间,不仅是物质生活的载体,还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土壤。社区营造作为一种新型的社区发展模式,其主要强调通过挖掘和传承社区文化,来充分营造具有独特魅力的社区环境,从而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将赣鄱漆艺传统工艺与社区营造相结合,探索其活态传承的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社区营造与赣鄱漆艺传统工艺活态传承的互动关系,分析赣鄱漆艺在社区营造中的价值与应用,并提出基于社区营造的赣鄱漆艺传统工艺活态传承模式,从而为社区营造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一、赣鄱漆艺传统工艺的发展与价值

(一)赣鄱漆艺传统工艺的发展现状

赣鄱漆艺作为中国传统漆艺及中国传统工艺的一部分,在江西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发展可追溯至商周时期,彼时江西的漆器制作已初具规模。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创新,赣鄱漆艺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艺和风格。在宋元至明时期,江西庐陵(今吉安县)以制造螺钿漆器而闻名。其精美的螺钿嵌花漆器不仅畅销全国,还远销海外,体现了赣鄱漆艺水平的高超和卓越成就。近现代发展过程中,漆艺大师如熊建新、马俊、傅长敏等创作了诸多经典作品,具有重要的艺术和文化意义。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赣鄱漆艺传统工艺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现代科技和机械化生产方式的普及使得传统手工技艺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随着3D打印技术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出现,传统漆艺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赣鄱漆艺逐渐转变为批量生产工艺。以旅游纪念品市场为例,之前市场上的漆器基本上都是手工制作,而现在机械生产的漆器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较少,兴趣逐渐减弱,漆艺人才流失,技艺传承困难。很多年轻人更愿意选择收入更高、工作环境更好的职业,不愿意从事耗时费力的传统漆艺工作,而漆艺大师们的年纪逐渐增大,技艺传承面临断层的危机。为了促进赣鄱漆艺传统工艺的发展,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扶持漆艺产业,投入专款培养传人,建立生产基地和产业园区,提供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以推动漆艺产品的创新和市场化发展。同时,借助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传播手段,提高赣鄱漆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通过举办线上漆艺展览、直播漆艺制作过程、开发漆艺文化创意产品等方式,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通过这些努力,赣鄱漆艺不仅在保护传承中得到发展,还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赣鄱漆艺传统工艺的重要价值

赣鄱漆艺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一部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通过对漆艺技艺和风格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审美观念、生活方式及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情况。赣鄱漆艺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无论是漆器的造型、纹饰还是色彩搭配,都体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准和审美追求。同时,赣鄱漆艺作为地域文化的代表,反映了赣鄱的民俗特色和文化内涵。通过漆艺图像和纹饰的表达,可以再现当地的历史和生活场景,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地域精神。从总体上看,赣鄱漆艺传统工艺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还是一种具有潜力的经济资源。通过产业化发展和市场推广,可以将漆艺产品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品,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增长活力。

二、社区营造与赣鄱漆艺活态传承的互动关系

(一)社区营造对赣鄱漆艺活态传承的推动作用

社区营造作为一种新型的社区发展模式,其核心理念在于挖掘和传承社区文化,从而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社区环境,赣鄱漆艺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宝贵的机遇与平台。首先,社区营造活动可以不断提高居民对赣鄱漆艺的认知和兴趣。通过组织漆艺展览、工作坊、讲座等活动,社区居民可以亲身感受到漆艺的独特魅力,进而对其产生兴趣并主动参与到漆艺传承的活动中。这种直接的参与体验,不仅可以促进漆艺的传播,还有助于社区居民形成对赣鄱漆艺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其次,社区营造可以为赣鄱漆艺的传承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社区可以调动其内部的资源,如场地、资金、人才等,为漆艺传承活动提供必要的保障。例如,社区可以设立专门的漆艺工作室或展览馆,为漆艺大师提供创作和展示的空间;同时,社区还可以通过专项基金或文艺补贴等方式,为漆艺传承活动提供资金支持。此外,社区营造还有助于赣鄱漆艺与现代生活的融合。通过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结合,漆艺产品可以焕发新的生命力,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社区营造活动可以引导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漆艺产品,从而推动漆艺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

(二)赣鄱漆艺活态传承对社区营造的反哺作用

赣鄱漆艺作为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工艺,其活态传承对于社区营造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首先,赣鄱漆艺活态传承为社区营造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漆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技艺和风格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元素。将漆艺元素融入社区营造活动,可以营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的社区环境,提升社区的文化品位和居民的文化素养。其次,赣鄱漆艺活态传承有助于提升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通过参与漆艺传承活动,居民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进而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漆艺传承活动还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提升社区的凝聚力和幸福感。最后,赣鄱漆艺活态传承也有助于推动社区经济的发展。通过将漆艺产品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品,可以带动社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并且,漆艺产品的推广和销售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与投资者来到社区,进一步推动社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三、基于社区营造的赣鄱漆艺传统工艺活态传承模式构建

(一)社区资源整合与协同

要实现赣鄱漆艺传统工艺的活态传承,需要解决社区内资源整合方面的问题。首先,要充分整合社区资源,形成社区内的有效协同机制,包括建立由多方参与的社区工作组,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并争取政策与资金的全面支持等。其次,要着力培养传承人队伍,通过师徒制培训、职业教育及激励机制等方式,确保赣鄱漆艺可以得到纯正传承。再次,可以定期举办漆艺文化活动,提高居民对漆艺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同时,可以结合现代技术,为传统漆艺注入创新活力,如通过数字化保存与展示、互联网传播、创新设计与市场拓展等各种现代营销方式,丰富传承方式并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最后,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合作与跨界联动,尝试与其他社区、高校、企业等单位建立密切的合作机制,共同推动赣鄱漆艺的传承与发展,促进社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为赣鄱漆艺注入新的生命力。

(二)传承人培养与梯队建设

要实现赣鄱漆艺传统工艺的活态传承,需要解决人才培养的问题。首先需要重视社区内的传承梯队建设工作。具体而言,可以借助社区力量推广传统的师徒制培训模式,由资深漆艺大EqeG1ayN2gZ4xhHoWo8NVg==师带徒传授技艺,确保技艺的纯正传承。其次,要建立健全的传承人激励机制,激励传承人继续深耕技艺,并吸引更多人加入传承行列。再次,社区要不断创办丰富多样的漆艺文化活动,增强社区成员的参与感和认同感,促进赣鄱漆艺传统工艺在社区内外的广泛传播。例如,可以定期举办漆艺作品展览、传统漆艺技术交流会、社区漆艺节等活动,展示各位手艺人和传承者的漆艺成果,营造浓厚的社区传承氛围。

(三)建立社区漆艺文化传承基地

首先,要在社区内选择合适的地点建立社区漆艺文化传承基地,此地点应具备良好的交通便利性和文化氛围感,以便吸引更多人前来。其次,要确保基地的基础设施完善,包括教学设施、展览空间和漆艺体验区等,满足赣鄱漆艺传统工艺教学工作、作品展示和社区互动等多重基地活动需求。再次,社区需要聘请资深漆艺大师和专业教师进驻基地,可以采用常驻教师和驻点教师结合的模式,既保证基地日常教学工作,又为资深大师提供更为灵活的教学机制。基地需要开设培训班,定期举办工作研讨会和技艺讲座等,为基地成员提供专业指导和技艺传授,促进漆艺技艺的代际传承,从而为赣鄱漆艺的活态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与持续的动力,进一步推动社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四)社会合作与跨界联动

首先,社区营造下的活态传承,一定需要形成与学界力量的有效互动机制,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活态传承模式,让具有研发实力的科研单位带动社区形成赣鄱漆艺传统工艺的活跃创新氛围。其次,社区也可以牵头与一些特定的企业形成深度的绑定式合作,为社区内的传承者搭建成果变现渠道。比如,可以由专门做漆艺产品营销的企业来整体回收社区的漆艺作品,提高变现效率,进而保障传承者的生活及创作经济需要,进一步提升赣鄱漆艺传统工艺活态传承的内部活性。

四、结语

社区营造对于赣鄱漆艺传统工艺活态传承模式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唯有从社区营造与活态传承的紧密互动出发,才能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与协同,解决技艺传承中的断层和传承人激励不足的问题,提升社区成员对漆艺文化的认同感,最终实现赣鄱漆艺传统工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区文化的繁荣。

(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基金项目:2022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区营造视域下的赣鄱漆艺传承发展路径研究”(YS22218)。

责任编辑 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