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文化之都”,澳門文化旅遊業的新亮點
2024-08-14盧振邦
自今年五月份起,澳門榮獲“內地出境旅遊者最滿意目的地”以及“東亞文化之都”兩項殊榮。雖然這兩項榮譽在表面上似乎相似,實際上各自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價值與意義。
“內地出境旅遊者最滿意目的地”的稱號是問卷調查產生的客觀評分而來,反映了澳門在廣大內地遊客心中的高度青睞。對於旅遊業界而言,這無疑是一劑強心針,大大提振了他們的信心。
而“東亞文化之都”的頭銜,則是由中國、日本及韓國三個國家的旅遊相關團體共同推選而出。儘管此類由政府或文化機構頒發的榮譽是否能直接為文化旅遊產業帶來新的商機尚未可知,但從長遠角度來看,此舉增強了澳門在國際上的文化形象,對於提升整個城市的品牌價值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是吸引更多國際遊客的關鍵因素。
探索澳門文化与旅遊的
融合之旅
在探討澳門的文化旅遊業時,人們經常提出一個問題:對於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來說,新的機遇是否仍然存在?隨著“東亞文化之都”這一榮譽稱號的加冕,實際上為澳門提供了進一步擴展和推廣的機會。澳門可以借此機會,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文化影響力,吸引更多國內外遊客前來體驗其獨特的文化魅力。
首先,澳門與日本、韓國在地緣文化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對兩國遊客具有極強的吸引力。澳門可以針對來自日本和韓國的遊客——特別是那些對文化表演或對文化遺產感興趣的群體——進行更深入和專門的推廣。一方面,可以通過文化交流活動來增進相互瞭解,例如舉辦日澳、韓澳文化藝術節,邀請當地藝術家來澳演出,同時派遣本土藝術團體赴日韓巡演,通過藝術的形式作交流並拉近彼此的距離。另一方面,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社交媒體、旅遊推廣視頻等,以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向日本和韓國的潛在遊客展示澳門的歷史遺跡、美食特色以及世界級的娛樂設施。
此外,澳門不僅可以繼續針對日本和韓國的遊客進行推廣,還可以擴展到其他地區。這意味著,“東亞文化之都”的稱號不僅限於中國、日本和韓國進行宣傳,而是一個無地域限制的推廣機會。同時為澳門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使其有機會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文化影響力和旅遊吸引力。例如,澳門可以首先在亞洲地區進行推廣,然後再逐步擴展到歐洲、美洲等地。在推廣過程中,澳門需要突出其獨特的文化特色和旅遊資源,如世界文化遺產、美食、購物等,以吸引更多的遊客。同時,澳門還可以通過舉辦各種國際性的文化活動和節慶,如國際藝術節、電影節、美食節等,進一步提升其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這些活動不僅可以吸引大量的遊客,還可以為澳門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和經濟效益。然而,這需要澳門政府和相關機構進行有序的推廣和規劃,以確保效果和覆蓋面。
深化青少年的本土文化認知
澳門榮獲“東亞文化之都”的稱號,這不僅是對其文化深度和多樣性的高度認可,也為我們提出了如何利用這一地位來加深市民特別是青少年對本土文化的深層認知與自豪感,進而推動澳門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的重要課題。
那麼,實際上有些什麼具體做法呢?其實不外乎要從青少年的教育開始著手。例如,可以在學校內增加關於澳門歷史與文化的課程,或者推廣傳統手工藝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澳門文化的獨特魅力。尤其是通過表演藝術興趣班,比如舞蹈、戲劇、繪畫等,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還能激發他們對本土文化的熱情。此外,外展和參觀活動也同樣重要。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去參觀澳門的歷史古跡、博物館和文化場所,如大三巴牌坊、澳門博物館等,讓他們親身體驗歷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深遠意義。
在本土教育的基礎上,澳門的相關部門要以“東亞文化之都”為契機,積極拓展國際視野,與日本、韓國及中國內地的教育和文化產業部門建立合作關係,開展一系列交流活動。例如,邀請外地團體到澳門推廣東亞文化之都的理念。同時,組織不同年齡和教育程度的青少年,如中小學生和大專院校學生,參與觀摩、學術交流或文化表演交流等活動。這將使澳門的青少年意識到,作為東亞文化之都的一部分,他們也可以在其中扮演角色,並更加積極地準備自己,以滿足東亞文化之都的要求。
在培養年輕一代方面,旅遊教育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澳門旅遊大學作為專注於旅遊和酒店行業的教育機構,採取了一系列創新措施來培育年輕人對文化多樣性和國際文化交流的興趣。例如,在我們學校,有兩個學士學位課程:廚藝管理和文化與遺產管理。這兩個課程旨在促進學生深入瞭解並推廣澳門的獨特文化,包括其飲食和文化遺產,並鼓勵與其他地區文化的互動和交流。為了進一步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大學還組織了各種課外和交流活動。這些活動涵蓋了語言學習、藝術創作、表演藝術以及體育等多個領域,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和欣賞多元文化。
此外,澳門旅遊大學提供多種獎學金,特別是為成績優異的學生提供海外學習的機會。這使他們能夠親身體驗不同國家的文化,從而獲得寶貴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經驗。在校園內,我們定期舉辦國際研討會和會議。通過參與這些活動的籌備和運行,學生不僅能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與會者建立聯繫,還能與其他利益相關者進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動。例如,最近我們與亞太觀光學會合作,在七月初成功舉辦了APTA 2024年度會議。同時,我們也積極與多個教育機構合作,將我們的教育合作和文化交流項目擴展到大灣區以外的地區。這些努力主要是為了培養具有旅遊行業所需技能的人才,並為他們在更廣闊的舞臺上提供交流和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
為吸引更多居民和遊客的參與,必須通過各種文化活動來實現這一目標。文化局在這方面承擔著重要責任,需加強推廣文化表演場地並考慮向獨立團體開放申請使用表演或展覽場地的機會。此外,文化局可以提供幫助或降低申請門檻,以促進表演活動的多樣化,讓更多人得以接觸。這樣不僅豐富了文化體驗,還讓每位參與者有機會成為澳門文化的傳播者和繼承者。
通過這些綜合性的努力,澳門不僅能深化青少年的本土文化認知,還能積極推動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以“東亞文化之都”的形象,促進澳門文化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東西方文化交匯的
文化旅遊聖地
眾所周知,澳門曾是葡萄牙的殖民地。這一歷史背景使得澳門成為東西方文化交匯的獨特地方。這種文化的融合不僅塑造了澳門的獨特文化,也成為了吸引外地旅客的一大亮點。
在建築方面,澳門擁有許多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物。這些建築,無論是傳統的民居還是著名的旅遊景點,往往蘊含著濃厚的澳葡殖民時期的風情。例如,大三巴牌坊和聖保祿天主教堂遺址,它們為旅客提供了深入瞭解這些建築背後故事的機會。參與和體驗這些活動對旅客而言是非常有意義的。
對於喜歡觀看藝術表演的旅客,澳門提供了豐富多樣的選擇。在這裏,你可以觀賞到融合多種文化元素的土生葡人土風舞表演,還能欣賞到具有廣東省特色的粵劇以及一些本地的歌舞表演。這些活動不僅能讓旅客感受到濃厚的藝術氛圍,還能體驗到當地的文化風情。
澳門的餐飲文化同樣是其吸引旅客的亮點之一。無論是地道的澳門本土美食,還是融入葡萄牙元素的澳門葡式餐飲都展現了獨特的風味。如非洲雞不僅保留了葡萄牙的傳統風味,還融入了澳門本土的烹飪元素,形成了獨一無二的澳門美食系列。據瞭解,許多外地旅客專程來澳門就是為了體驗這些獨特的飲食文化。
作為一個多元文化融合的城市,無論是欣賞歷史建築的滄桑之美,品嚐層次豐富的美食佳餚,還是沉浸在異彩紛呈的藝術表演中,澳門都能滿足各種遊客的需求。通過結合這些元素,我們可以向外地旅客推廣澳門作為一個世界性的文化旅遊目的地的吸引力。
借助“東亞文化之都”
加強國際人文藝術交流
澳門不僅是一個繁華的國際旅遊城市,還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文化交流的重要交匯點。作為“東亞文化之都”,澳門通過與鄰近地區特別是日本、韓國以及內地的藝術團體開展跨地Nsl/dywVQGmG8B5U5xDpVsGmGwl/kcpwKAv1S0ef5gA=域交流,可進一步強化其在國際舞臺上的文化影響力。
例如,可以設立一個國際藝術交流平台,定期邀請日本、韓國及內地等地的藝術團體來澳進行表演和交流,同時也可以派遣本地藝術家和團體到這些國家進行學習和交流。日本和韓國都是文化元素豐富、具有獨特藝術經驗的國家。尤其日本人在籌辦藝術活動方面的專業性與對技術細節的嚴謹態度,是澳門可以學習的。這不僅涉及文化層面,更關乎活動的組織和執行效率,對提升澳門在國際藝術和其他文化活動中的組織能力有著直接的助益。同樣,韓國人在面對困難時展現出的堅韌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值得澳門借鑒。這些素質對於成功舉辦大型國際藝術活動至關重要,尤其是在遇到不可預見的挑戰時,這種韌勁和靈活性能夠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
雖然,澳門擁有地理和文化上的優勢,這使其在國際人文藝術交流方面具有獨特且寶貴的潛力。但是,由於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背景及活動習慣存在差異,推動這一進程並非易事,需要時間和努力。通過跨地域和國家間的合作,澳門能不斷增強其在國際人文藝術領域的影響力。同時,作為連接中國與東亞其他國家文化的橋樑,澳門一直扮演著積極和核心的角色。例如,澳門藝術節和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等大型活動不僅展示了澳門本地的文化特色,還為全球藝術家和觀眾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台。
我們深信,通過各方努力及協作,透過“東亞文化之都”這名銜,澳門定能與各地作更深入的交流,令更多旅客認識及喜愛這旅遊及文化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