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格萨尔》:遇见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
2024-08-14青海省格萨尔史诗保护研究中心
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之一,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格萨尔》史诗也叫《格萨尔王传》,它是一部发源于青藏高原,跨越地域、民族和国界传播的活态史诗。地域上涉及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内蒙古、新疆等多个省区,在历史的变迁中相继流传到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纳西族、白族、普米族、羌族、独龙族、傈僳族、撒拉族等十多个兄弟民族当中;在境外,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蒙古、俄罗斯等国多个民族也有流传。传播地域如此广阔,涉及语言如此众多的演述艺术,在世界上并不多见。它是族际文化互动、国际文化交流以及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鲜活例证。
史诗《格萨尔王传》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讲述了格萨尔王降妖除魔、抑强扶弱、统一各部,最后回归天国的英雄故事。而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这部史诗与各民族的古代社会生活和传统文化相交融,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质的《格萨尔》史诗。
青海是《格萨尔》史诗的主要发源地,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外国学者从青海各地收集和挖掘了很多《格萨尔》史诗的原始版,青海因此成为国内外最早发现《格萨尔》史诗的地区。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关心和重视《格萨尔》的收集整理和学术研究工作。1952年2月,青海省文联成立“格萨尔工作组”,率先开展《格萨尔》史诗的普查和收集工作,组织200多人的学术考察和科学研究队伍,在国内所有《格萨尔》史诗流传的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普查、收集、抢救、整理、翻译等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
《格萨尔》史诗作为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智慧。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青海省调查收集各种原始手抄本、木刻本、艺人说唱本80多部,大多已经翻译成汉文资料本。改革开放以来,整理出版了省内优秀艺人的说唱本60多部,编写和翻译出版了《格萨尔》少儿读本和普及读物10多本,汉译出版了《英雄诞生》《霍岭之战》等20余部,为这部世界文化遗产翻译成更多语言文字打下了基础。近几年来,省格萨尔史诗保护研究中心和果洛州、玉树州等单位、地区连续多年录音记录、收集整理出版了才让旺堆、格日坚参、达娃扎巴、丹增智华等杰出《格萨尔》艺人演述的《格萨尔》史诗文本上百部。
《格萨尔》史诗流传了千年,说唱艺人是最关键的因素。省格萨尔史诗保护研究中心和有关州县坚持每年深入基层农牧区,在田野调查中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潜心于民间说唱艺人的寻访与调查工作,先后在全省各地发现并登记了280多位不同类型的《格萨尔》说唱艺人,为他们建立了基本信息档案。加大对《格萨尔》老艺人的抢救性保护力度,通过录音、记录、整理、出版他们说唱的史诗文本,对珍藏多年的800多盘《格萨尔》原始录音磁带进行了数字化储存,为世人留存了一份份珍贵的文化记忆和精神财富。青海格萨尔非遗保护单位和科研机构经常与相关州、县联合举办《格萨尔》艺人培训班和《格萨尔》说唱展演等活动,让资深《格萨尔》艺人与学员进行交流切磋,起到既传授技艺经验、帮助提高升华,又带动和培育更多新艺人的作用,形成了老、中、青三代艺人共同传承弘扬《格萨尔》史诗的可喜局面。
专业人员多次深入全省各地进行田野调研和实地考察,指导基层《格萨尔》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并与当地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非遗传承人和民间《格萨尔》艺人及《格萨尔》文化保护工作者进行座谈交流,了解《格萨尔》艺人现状和民间《格萨尔》说唱本、风物遗迹、遗物的保护情况,实地察看民间《格萨尔》藏戏团、《格萨尔》文化传习所、《格萨尔》史诗进校园等史诗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收集到《格萨尔》史诗新文本50余部,新发现《格萨尔》掘藏艺人、神授艺人近20人,有潜力的年轻吟诵艺人30多人,撰写调研报告、考察报告、学术论文和相关各类文章达30余篇,并致力于成果转化,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群众保护传承《格萨尔》史诗及其衍生文化的热情。
在经过专家鉴定的《格萨尔》说唱艺人中,已经获批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格萨尔》传承人5人、省级传承人6人。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格萨尔史诗保护研究中心在省内有关州县农牧区挂牌设立《格萨尔》说唱艺人研究基地、《格萨尔》文化保护传承基地、《格萨尔》史诗进校园示范基地等70多处,极大地鼓舞了基层单位、民间机构和公益文化人士投身《格萨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热情。
近十年间,青海成功举办了《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与传承论坛等活动,组织专家学者积极参加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充分展示了《格萨尔》史诗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有力地提升了青海《格萨尔》工作的影响力。省内《格萨尔》学专家多次参加国际国内《格萨尔》学术研讨会并宣读科研论文,扩大了青海省《格萨尔》研究的品牌价值。《格萨尔》文化艺术节、《格萨尔》赛马节等群众文化活动,为民间说唱艺人展示艺术才华提供了舞台。建成了《格萨尔》王狮龙宫殿、《格萨尔》文化广场、《格萨尔》博物馆、《格萨尔》文化活动中心和《格萨尔》人物雕塑等,文旅融合扩大了《格萨尔》文化的影响力。青海省专业艺术团体积极创作、排练、演出的《格萨尔》剧(节)目,集中打造具有青海地域特色的《格萨尔》文化品牌。目前,活跃在全省各地的民间《格萨尔》藏戏团(艺术团)有50多家,他们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同时进行创新性发展,以草原和麦场为舞台,以阔湖和高山为背景,以清流和涛声为陪衬,以太阳和彩虹为灯光,在各种节会上演出《格萨尔》史诗,深受农村牧区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近年来,青海省重视《格萨尔》史诗及其文化的宣传工作,央视媒体和省内外媒体先后拍摄了一系列专题片、纪录片并在省内播放,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格萨尔》史诗既是一部世界文学名著,又是社会历史的百科全书,具有多种学科的研究价值。青海正在以各种形式和路径积极保护研究传承发展弘扬这一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指导协助支持省内外文化单位、科研机构、民间团体和企业把《格萨尔》史诗作为重要资源进行文化品牌的传播、衍生品的开发,努力实现传播与共享文化精华的目标,使青海《格萨尔》史诗成为真正有影响力的民族和地域文化品牌。
(执笔人:久美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