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
2024-08-13
超级种子育种记
80%以上的大豆依赖进口,在地缘政治复杂的今天并不安全。它无法自给的背后,是中国耕地资源稀缺的客观现状。我们14亿人一年吃了29亿亩地的粮食,但我们只有19亿亩耕地。同时,我们是一个大国小农的国家,农业碎片化和非标准化,农民靠打工维生,在个别地区,种地已经成为副业。这些都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种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面对这样的环境,它的振兴不单纯是一个科技攻关的问题。
李强在江苏调研
2024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江苏苏州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指示精神,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科技赋能,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专精特新企业蓬勃发展,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港澳两地居民可互用二维码通关
2024年7月18日,据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公报,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表示,已联同澳门特区相关部门升级出入境检查系统,推出港澳通关互用二维码服务。香港居民可以通过“非触式e-道”App产生的二维码,使用澳门自助通道过关;澳门居民亦可使用澳门“一户通”App产生的二维码,使用香港“e-道”自助办理出入境手续。
中国两天内新增三处世界遗产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就在前一日,当地时间7月26日,同样在本次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分别于2020年、2022年正式申报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顺利通过遗产委员会评审,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包括15项世界自然遗产、4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筑牢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内蒙古地势东西狭长,横跨“三北”,森林和草原面积均居全国首位,是中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和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从保护天然林到停伐护绿,从退耕还林、还草到草原生态补奖,再到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内蒙古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扩绿、兴绿、护绿,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
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
中部六省,以约占全国1/1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约1/4的人口数量,创造了约1/5的经济总量。自200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到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强调,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20年来,中部地区向“新”而行,因变而兴,在破立之间闯出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