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世纪以来中国摄影史研究回顾与思考

2024-08-13邢江刘惜时

新闻爱好者 2024年7期

【摘要】中国摄影史研究对摄影专业发展和学术水准提升,构建中国特色摄影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对新世纪以来中国摄影史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出六个主要研究议题,发现中国摄影史研究愈加丰富、红色摄影史研究深化了红色文化记忆、地方摄影史料整理和研究取得明显成效、“抢救式”人物访谈保存了众多鲜活史料;提出存在成果数量偏少、史料整理多于研究性解释和阐述、研究视野有待进一步扩大、缺少中国摄影史学史梳理等不足。建议未来研究要重视新史料的挖掘和对新史料的再阐释、引入新报刊史研究范式审视专业摄影报刊发展,同时要强化跨学科思维。

【关键词】新世纪;中国摄影史;研究议题

中国摄影史研究对摄影专业发展和学术水准提升,构建中国特色摄影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探索中国摄影史研究如何影响中国摄影、回应时代诉求与使命,对其进行回顾与思考十分必要。

当前,中国摄影史研究主要有如下面向:对摄影发展过程的描述;对代表性摄影家经历、思想、作品的回顾;围绕不同摄影题材、领域、现象和结果进行总结;探索摄影器材、摄影技术进步的历史及其对不同时期摄影创作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各方面在摄影史研究中占有何种分量、取得了哪些成果、对摄影实践和摄影文化传播有哪些作用,需要梳理盘点。基于此,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以新世纪以来公开发表的中国摄影史研究文献为考察对象,尝试从主要议题、研究焦点、研究范式、史学观念等方面进行回顾与思考。

笔者主要利用中国知网、专业摄影刊物内容目录、公开出版信息等作为检索手段,研究对象既包括期刊的文章,也包括公开出版的书籍。在对初步检索的文献内容进行逐一确认后,确定137篇研究性文章、十余个系列文章栏目、37本公开出版的书籍、8篇博士论文、49篇硕士论文作为研究对象。

一、主要议题和研究焦点

(一)探索中国摄影史研究的新路径

新世纪以来,相比于西方摄影史研究,中国摄影史研究滞后的现实让很多研究者意识到,中国摄影史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都需要再进行清晰的思考。因此,许多学者的研究主要以厘清中国摄影史的研究范式为目标,试图通过回顾过往、分析现状提出未来研究更多的可行路径。如顾铮认为摄影史研究已经形成“传统摄影史书写、新艺术史与摄影史之关系、视觉文化研究与摄影史之关系、跨学科研究视野”等不同研究视角,中国摄影史研究在方法与视野上要有突破仍有多种可能性[1];夏羿提出了以“媒介”为中心的摄影史研究思路,认为不能把中国摄影史研究限定在“作者”“文本”“受众”的框架内[2];周邓燕分析了目前中国摄影史研究“关注图像内容与历史事件的联系”和“考察作者、作品和文献、摄影技术和观念的变迁、摄影活动和摄影交往等”两条路径,提出中国摄影史研究要认真对待中国摄影实践的主体性问题[3]。

(二)持续挖掘红色摄影史内涵和价值

红色摄影史研究是对20世纪3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这段时期解放区摄影事业的研究。新世纪以来,不仅有综合性研究成果,也有摄影组织、摄影事件、摄影家生平、报刊摄影等方面的成果。同时,红色摄影史研究多关注摄影功能与作用,还多与报刊史研究、宣传研究、新闻活动研究等领域结合。

姬勇刚分析了抗战时期解放区摄影的特点,提出其对当代摄影创作题材、发挥新闻摄影功能、提升摄影师素质等方面都有所启发[4];杨健从《晋察冀画报》的组照报道切入,指出在解放战争时期红色摄影模式和拍摄风格得到确立[5],并从其后继《晋察冀画刊》的内容分析中得出“模式化照片”是红色影像风格的重要特征[6]。此外,由中国摄影家协会编辑,中国摄影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透过硝烟的镜头——1937—1949中国战地摄影师访谈》和顾棣编著的两卷本《中国红色摄影史录》等,都对红色摄影谱系进行了补充。

(三)多角度梳理晚清民国摄影发展

新世纪以来,晚清民国时期摄影史研究是中国摄影史研究的重点之一,大致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晚清以来摄影技术、观念和摄影形态的变迁研究。如戴念祖考察了被称作“中国照相机之父”的邹伯奇在摄影术和摄影测绘方法方面的开创性工作[7];赵昊从《良友》画报的消息切入分析了民国时期摄影展览的传播,进而反映当时摄影创作和摄影观念接受的状况[8];路鹏程梳理了中国摄影记者群体的出现和早期职业化发展历程[9]。

第二,民国时期摄影代表人物研究。如祖宇对最早尝试彩色摄影的中国摄影人之一、浙江籍摄影师刘旭沧进行了个案研究[10];裴帅等通过研读《半农谈影》探究了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刘半农“新文人摄影观”的形成及其社会影响[11]。此外,不同摄影报刊也有很多以回忆录或摄影家生平方式呈现的人物报道,如《中国摄影》杂志在2015年至2017年便刊发有民国时期摄影家王劳生、顾淑型、敖恩洪、陶冷月、卢施福等人的回顾文章。

第三,外国来华摄影师活动研究。在该主题中影响力较大的是几本史料性研究著作,如摄影收藏家泰瑞·贝内特在自己的照片收藏基础上编著的三卷本《中国摄影史》,分别聚焦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前(1842—1860)、19世纪60和70年代的西方来华摄影师及其作品,以及1844—1879年间中国本土摄影师和照相馆的活动;南无哀所著《东方照相记》综合东方学、历史学研究方法考察了170多年间西方来华摄影师活动。此外,西方来华摄影师的作品也一直受到摄影报刊的关注,《中国摄影》《摄影世界》等杂志都有不少专栏和专题组稿,从近现代历史回顾、老照片收藏等角度刊发外国来华摄影师的介绍和作品。

(四)拓宽中国当代摄影发展研究视野

改革开放后,西方摄影理论和实践越来越多地影响了当代中国摄影师,中国当代摄影呈现出多元发展趋向。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摄影史研究也拓宽了研究视野。首先,在当代摄影形态与观念变迁研究方面,侧重于其内在逻辑和外在影响研究。如晋永权对当时中国摄影界“新闻摄影组织加工与摆布”的大讨论进行了回顾,展现了我国新闻摄影发展的早期逻辑[12];蔡萌从摄影与社会现实、摄影与艺术两个角度考察了中国当代摄影的发展特征[13]。其次,在当代摄影人物研究方面,既有个案论述,也有访谈和亲历者回忆录。影响较大的有:巫鸿、顾铮等人对当代摄影人物的个案研究(主要聚焦于受到西方当代艺术影响的摄影家);陈小波对当代摄影人物的访谈(主要聚焦于在新闻纪实领域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摄影家);李楠在采访当代摄影人物的同时,辅以评论和艺术史经典作品评介[14]。

(五)广泛梳理不同地区摄影发展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不尽相同。因此,摄影传入的时间不一,也表现出了不同特点。相关研究有的沿时间进程做脉络梳理,有的围绕某个摄影领域进行专门讨论,也有的结合其他经济文化现象做跨领域论述。如王天平等基于新史料考察了上海最早的照相馆及摄影行业的起步[15];姜宝成分析了改革开放后天津市新闻摄影演变的一些特点[16];邢千里从艺术、史诗和民生三个维度论述了浙江摄影对中国近现代摄影发展的作用[17]。此外,一些地方摄影家协会的成果也影响较大,如上海市摄影家协会编辑的《上海摄影史》、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在2023年编辑的《广东摄影史:1844—2020》。

(六)以史料为基础开展跨学科研究

20世纪以来,摄影不断突破技术与艺术的界限,和社会方方面面产生联系,为以摄影史料为基础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良好环境。如李琮分析了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的《京张路工撮影》中修建京张铁路的诸多场景,涉及中国铁路史研究和铁路遗产保护相关问题[18];崔晓琳从河南博物院收藏的玻璃底片切入,考察了影像对了解河南文博事业发展的作用[19];李秀云等梳理了1926到1937年为《大公报》供图的31家照相馆,表明民国时期照相馆参与新闻生产是普遍现象[20];等等。

二、取得的成绩与不足

(一)取得的成绩

1.中国摄影史研究愈加丰富

摄影史学者陈申曾指出,1980年代中国摄影史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标志性事件有中国摄影家协会在1981年创办了内部刊物《中国摄影史料》,1982年成立了《中国摄影史》编写组[21]。不过,此后20余年,中国摄影发展的中心议题更多着眼于更快地了解和认识世界摄影发展历程,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摄影的社会与艺术功能等。

2000年后,随着中国摄影的迅速发展,中国摄影史研究越来越多地被提及,研究内容也不再局限于晚清民国时期。而且,1980年代和1990年代中国摄影家出版了不少发行量大、影响力强的摄影作品集,专业摄影刊物也不断增多,为研究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文献资料。因此,中国摄影史研究在史实梳理、史料记注、史事解释方面都有了创新式发展。

2.红色摄影史研究深化红色文化记忆

红色摄影史的史料搜集整理和研究一直是中国摄影史的重要方向,并且与中国共产党史、中国新闻史等领域深度融合,彼此互鉴。新世纪以来,新史料不断出现并得到更多角度的阐述,不仅填补了中国摄影史研究的空白,也在更广阔的理论和现实层面深化着红色文化记忆,丰富着摄影传播红色文化所具有的重要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此外,新世纪以来的红色摄影史研究更加注重史料档案的综合运用,除注重红色摄影家生平事迹外,也更多关注红色摄影事业的诞生、发展及其对中国当代摄影面貌的影响与作用。从红色摄影史不断涌现的研究成果中,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红色摄影家所秉持的摄影理念在革命战争年代具有先进性,他们所强调的摄影纪实性、准确性、生动性等摄影评价标准对日后影响深远。

3.地方摄影史料整理和研究取得明显成效

摄影术传入中国后在不同省市的传播时间、传播范围、接受程度及业态表现等各异,研究中国摄影史,这一历史实际必须加以重视。同时,中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文化底蕴、社会风貌和经济水平也有差别,各地摄影规模、摄影实践方向、摄影成就等有所不同。新世纪以来,更多研究者从地方地理、人文与时代背景等出发,整理和研究史料,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不但丰富了中国摄影史内39d8730d3ec17d001e4c1ac2580e6e42b103d501664cd71b0c7b2183e15b5e16容,也创新了研究视角与方法,一些论文、书籍甚至已经成为地方史书写的重要文献,在地方文化宣传推介中作出了贡献。

4.“抢救式”人物访谈保存众多鲜活的当代史料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摄影在中国最重要的功能是被作为历史和新闻资料,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在收藏保存照片时,均以“留档”为主要任务。比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博物馆的前身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便开始有意识地在全国各地搜集珍贵的历史照片;新华社也建有非常庞大的照片资料库,收集从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后各历史时期的照片档案。这样的做法对当代中国摄影史研究对象的保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表现出一定的重代表作品回顾、轻发展过程研究的倾向。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摄影史研究维度拓宽,也随着很多中国当代摄影亲历者年岁增高,不少研究者开展了“抢救式”人物访谈。从中,我们既能看到中国当代摄影的发展历程和逻辑,也能看到中国当代摄影与社会文化背景、与大众媒体的关系,更能借之对中国当代摄影代表人物的观念、做法等作出充分解读,为当下和未来的中国摄影史书写提供更多角度。

(二)存在的不足

1.成果数量偏少

虽然我们能够从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摄影史研究中看到许多的成绩与亮点,但对比其他类别中国艺术史研究,中国摄影史研究的成果数量仍然偏少。陈申曾提出中国摄影史研究仍处在摸索阶段,主要是因为摄影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只是美术学下设的一个专业,未独立成为一个学科,这让摄影研究面临一些现实困难。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如国内高校的摄影教师往往更喜欢摄影创作者的角色,对史论研究的主观意愿不强;受过专门历史研究训练的摄影史研究者比例不高,而美术史、新闻史背景的研究者对中国摄影史的关注又脱离不了各自的学科背景。

2.史料整理多于研究性解释和阐述

对于任何历史研究来说,史料都是基础,只有获得和整理新史料才能拓展研究视角。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摄影史研究在这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对史料的搜集并不是历史研究的目的,如何解释和阐述、总结与归纳,并提出对当下有益的观点和见解,才是更为重要的。在现有成果中,我们能看到基于史料的独特分析和创新视野,但从比例和数量上看,史料整理还是多于研究性解释和阐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少“跳出摄影看摄影”的尝试,更多围绕摄影发展本身(如事件、人物生平、主要成就等)来读解摄影史;二是缺少利用摄影和更广范围的艺术研究新成果重新审视中国摄影进程中的人物和事件性研究。

3.研究视野有待进一步扩大

首先,在考察中国摄影发展过程中,既要关注个案,也要重视将个案放在社会历史环境中加以审视,并尽可能地勾连历史与当下现实;其次,中国摄影史的研究对象需要考虑从具体的摄影家、摄影作品延伸到视觉文化产品,丰富研究的切入角度,运用更多当代文化研究理论;最后,虽然跨学科研究被广泛接受,但大多成果还是通过摄影对其他历史政治和社会问题进行回顾,注重摄影的功能属性。

4.缺少中国摄影史学史的梳理

摄影的历史可以有很多梳理的角度,如技术发展、器材进化、艺术创作、视觉符号变迁,如何看待它依托研究者的史学观念。而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史学观念的变化又会反映在摄影史研究成果中。目前,中国摄影史学史的梳理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如果立足于中国摄影史学,从不同学者的史学观念切入,明确其在中国摄影史学发展中的作用,突出史学史研究的反思特征,或可为中国摄影史学研究寻找到新的方向、提供新的角度。

三、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设想

(一)重视新史料的挖掘和对旧史料的再阐释

中国摄影史研究能否帮助摄影从业者更好地理解摄影发展的逻辑,发挥好支撑摄影专业发展的应有作用,史料挖掘与阐释尤为关键。新世纪以来,有关中国照相馆业发展的研究,有关庄学本、孙明经、沙飞、侯登科等不同时期摄影家群体的研究,有关上海、浙江、广东、广西、黑龙江等地区摄影发展的研究,都是建立在获得新史料的基础上实现的;而对中西方摄影师作品与经历的研究、对不同时期摄影事业发展特点的研究,既有对新史料的挖掘整理,也有对旧史料的再阐释。有了好的基础,未来中国摄影史研究还需要在史料的挖掘和阐释上再下功夫,通过更多元渠道挖掘整理,如历史展览、照片收藏、往年报道等,运用不同的史学理论和研究范式重新审视已有摄影史料来发现新问题。

(二)引入新报刊史研究范式审视专业摄影报刊

在对旧史料的整理和考察中,不同时期专业摄影刊物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对象。目前,中国摄影史中的报刊研究主要还是新闻报刊研究,对摄影报刊的研究却较为鲜见。摄影报刊既是摄影发展过程中各类人、事、物内容的载体,又具有自身的属性和特征。它们描述和反映的中国摄影发展,是呈现在一套话语体系中的。这套话语体系不仅与过去和当下值得报道的人、事、物有关,也与摄影发展的可能取向有关,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内容。在这一领域,中国摄影史研究者可以借鉴新闻史研究中的新报刊史研究范式,“不仅要关注人用媒介做了什么,同时也要关注媒介使人做了什么”[22],拓宽中国摄影史研究范围。

(三)强化跨学科思维拓宽研究视野

摄影是一种艺术,也是一个媒介,有人从美学角度去描述,也有人从社会角度去阐释,还有人从哲学角度去分析。无论是早期摄影理论家,还是当代摄影史研究者,在界定中国摄影史研究对象时都曾指出摄影史研究并非只关系摄影本身。可以说,跨学科思维是中国摄影史研究的内在基因。但是当前跨学科研究视野还不够广阔。比如,是否可以再深入结合中国经济发展脉络思考中国摄影工业兴衰?是否可以从中国当代审美变化看到中国摄影风格变化和图片市场对其的影响?是否可以同视觉文化研究更紧密结合,多跳出摄影行业来看待中国摄影史变迁中的必然或偶然?这些都是值得中国摄影史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顾铮.作为新学科的摄影史:历史、现状与反思[J].文艺研究,2010(8):5-15.

[2]夏羿.近代摄影史研究的媒介视角:理念、路径与启示[J].传媒观察,2019(1):77-81.

[3]周邓燕.本土摄影史的书写方法——以“摄影:1839—1937”展览为例[J].艺术学研究,2021(5):102-108.

[4]姬勇刚.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摄影的历史贡献及其对当代摄影的启示[J].中国美术,2013(6):112-114.

[5]杨健.抓摆之争与新闻真实:从解放区摄影的一次论争看红色摄影风格的形成[J].上海艺术评论,2021(3):83-86.

[6]杨健,王玲.《晋察冀画刊》与解放区红色影像风格的形成[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3(1):101-109.

[7]赵昊.《良友》画报对民国时期摄影展览的传播[J].东南传播,2016(8):144-146.

[8]路鹏程.从照相馆到新闻馆:中国近代职业新闻摄影记者的形成与发展[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10):110-125+128.

[9]祖宇.寻找刘旭沧[J].中国摄影家,2016(10):104-109.

[10]裴帅,李小汾.意在影先:从《半农谈影》探刘半农摄影观[J].中国美术,2022(5):52-58.

[11]晋永权.红旗照相馆:1956—1959年中国摄影争辩[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4.

[12]蔡萌.演变与建构:中国当代摄影研究(1976—2010)[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

[13]张洁.中国摄影艺术中身体的视觉呈现[D].上海:上海大学,2021.

[14]李楠.影响:中国当代摄影精神交往录[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3

[15]王天平,蔡继福.上海最早照相业新证[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95-98.

[16]姜宝成.破茧:管窥1980年代天津新闻摄影的演变[J].中国摄影,2015(11):94-99.

[17]邢千里.艺术、史诗与民生:中国近现代摄影的浙江维度[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6):118-123.

[18]李琮.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京张路工撮影》研究[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0(7):148-160.

[19]崔晓琳.河南博物院馆藏玻璃底片的价值分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4):7-9.

[20]李秀云,韩洪影.照相馆:新记《大公报》的重要新闻生产者[J].编辑之友,2023(8):96-104.

[21]陈申.关于中国摄影史研究[J].中国摄影家,2012(2):32-35.

[22]黄旦.新报刊(媒介)史书写:范式的变更[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12):5-19+126.

作者简介:邢江,南京传媒学院摄影学院讲师(南京 211172);刘惜时,南京传媒学院摄影学院副教授(南京 211172)。

编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