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融合: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类获奖作品分析(2018—2023)
2024-08-13童昀曾兴
【摘要】2018年中国新闻奖首次设立媒体融合类奖项,6年来评选出的266部获奖作品,反映了媒体融合的进展与效果。奖项类别的减少反映了融合的逐渐深入,时政为主的选题说明了主流媒体在融合大势中对使命的坚守,平台母媒向基层媒体和非媒机构的扩展显示了泛媒化的融合趋势,新技术赋能下日趋多样化的呈现方式令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坚持新闻本位思想,更重视交互性和更富有受众思维的报道思路和生产模式成为共识。在坚守意识形态领域阵地的前提下,在内容、形式、渠道、人才、组织机构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实现一体化、全局性的战略创新,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担负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守正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融合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新闻舆论和宣传思想工作也面临着全新的考验。2018年中国新闻奖开始设立媒体融合类奖项,这是国家层面宏观政策积极落实,也是主流媒体积极应对飞速变化的媒体生态的逻辑必然。本文以2018—2023年6年间媒体融合类奖项获奖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选题特点、创作手法、传播方式等的分析,形成具体认知,并以此为切口,尝试明晰媒体融合新闻实践的发展趋势。
一、整体数据:媒体融合进程的引导与检验
从2018年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设立至今,6届共评选出获奖作品266项,占总数(2140项)的12.4%,其中第28—31届的获奖占比都在15%左右,第32届、33届的占比有所下降,分别是9%和7.4%。
从获奖等级上看,第28—31届均有1项特别奖的获奖作品,分别是移动直播、短视频新闻、融合创新、短视频专题报道,从第32届评奖类别调整后,第32届、33届就没有获得特别奖的媒体融合类作品了(但这两届特别奖均有“新闻直播”类的获奖作品,且都体现出一定的融合性),6年来特别奖获奖作品总体占比15.3%,在所有获奖等级中占比最高。由于特别奖的设定对新闻作品在重大题材、重要机构、超大体量方面的要求,这样的占比有着非常鲜明的导向意义,显示出中国新闻界正在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讲话精神,通过奖项引导行业发展,为尽快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加快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指明方向。
由于评奖标准的规定,对全部20类新闻作品的获奖总数和各等级获奖数都有严格的数量限制①,因此除第32届、33届的占比有所下降外,其他各等级的奖项在获奖总数中的占比均在15%左右,比较稳定。这些获奖作品均有较强的引领性、创新性和标志性,既是媒体融合成效的突出展示,也昭示和明确了媒体融合发展的具体目标。特别是2020年,中国记协对第30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进行了较大幅度修改后[1],一个合格或者优秀的新型主流媒体应该具备什么能力,我们从获奖作品中可见端倪。如:以短视频和移动直播为核心的媒体现场还原能力、实时报道能力和移动环境下信息传播能力,以创意互动为核心的媒体交互能力和激发公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能力,以应用创新为核心的新兴传媒技术的运用以及“新闻+服务”的信息服务能力等。
新闻是时代风云的记录和见证,中国新闻奖则是这一记录和见证的总结和反映,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标杆作用。媒体融合奖项更有着与众不同的重要意义,它们是新媒体时代新闻事业重大变革的见证和媒体融合成果的凝聚,是媒体融合战略在创新理念、技术变革、生产方式、表现形态、体制机制等方面进展与成就的时代坐标。总之,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中国新闻奖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丈量着媒体融合战略的脚步,体现着媒体融合逐步深入的进程和规律。
二、获奖类别:项目减法,融合加法
2018年(第28届)首次设立媒体融合类奖项,类别细分“短视频新闻”“移动直播”“新媒体创意互动”“新媒体品牌栏目”“新媒体报道界面”“融合创新”六类评选项目,2019年(第29届)沿用了这一设置。但是,媒体发展的进程日新月异,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迅速扩大,基于移动端的各类应用层出不穷,2020年(第30届)进行了微调,把“短视频新闻”分为“短视频现场新闻”和“短视频专题报道”两类,删去了“新媒体品牌栏目”和“新媒体报道界面”两项,“移动直播”“融合创新”和“新媒体创意互动”三项得以保留,但把后者简化为“创意互动”,最终精炼出五类奖项的评选。2022年(第32届),评奖办法和类目设置又有所调整,只有融合报道和应用创新两个类型。
短短六年两次调整,充分显示了媒体融合日渐加快的脚步。第一次调整,反映出移动优先和视频化趋势。各主流媒体逐步打破传统模式,在报道理念、内容生产、传播形态等方面的“网感”不断增强,进行了大量有益尝试。基于纸媒思路的“栏目”和基于PC端思路的“界面”等类型由于不能充分体现移动端优势、与媒体发展步伐不同步而被优化。更适应“读图时代”受众接受习惯的短视频则被高度重视。第28—31届获奖作品中,短视频作品占据了半壁江山和绝对优势,就是这一事实的体现,但“现场新闻”“专题报道”仍有较浓厚的传统新闻报道思维的色彩。
不容忽视的是“融合创新”类在获奖作品中的较高占比,这类作品常常综合运用多种新媒体技术和传播方式,将图片、文字、音乐、视频、H5、手绘、长图、VR等立体交织,真正体现了“融”与“合”的精髓。如第28届的《军报纪念建军90周年特刊·阅兵专号:沙场点兵》、第29届的《ofo迷途》、第30届的《2019对话1949:时代变了,初心未变》、第31届的《听·见小康》等,都是这种将精心策划、扎实采访用多样态的新技术手段进行传播的优秀作品。
随着媒体融合进程的逐步深入,媒体融合类新闻产品也越来越具有自己的特色,不再拘泥于原基于纸媒或广播电视端的视频、专题等类型的范围,而逐渐形成了基于移动端的、更强调多种传播技术综合运用的、更注意交互性和更富有受众思维的报道思路和生产模式。中国新闻奖也作出了第二次调整,进一步打破传统媒体思维,不再简单用平台、传播技术、作品单一形态来进行类别划分,而是根据双向互动的方式将作品分为融合报道和应用创新两类,将互联网思维扩大到全部获奖作品中。
第二次调整后,媒体融合类的作品比例有所下降,但这反而意味着媒体融合进程的逐步深入——融合思维逐渐渗透到所有类型的报道中,成为主流媒体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思维方式,看似减法实则加法。如在第32—33届突出“两重一大”的特别奖中均有“新闻直播”获奖作品,第32届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特别报道》“跨媒体总触达人次为30.71亿次”、第33届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直播信号和新闻素材被89个国家和地区的922个电视台及新媒体平台转播报道5065次”,均体现出较强的融合思维。其他类别的获奖作品也多是融合性报道思路的产物,如第33届“国际传播”类一等奖获奖作品《Home Story in Jiangsu(“家”在江苏)》不仅沉浸式走访观察记录十年变迁、百姓生活和中国图景,还在此基础上开发H5集成产品增强互动,并通过中英文网站、海外媒体和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立体式传播,还延伸到智库论坛和智库专报。其他如典型报道、新闻专栏类的获奖作品中,也都非常注重思维、平台、技术的深度融合。
其实,“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本就是媒体融合语境下新闻作品生产的普遍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概念也提倡新闻生产打破时空、主体、平台、技术、接受等各方面的固化思维,拥抱当前人类信息交互特性。“从内容本身而言,媒介边界、技术边界、类型边界、形态边界都在突破、融合、重构。因此,创作者的融合思维是形成创新创优的重要思维形式”[2]。“媒体融合”绝不仅仅基于技术和观念,归根到底是一种思维方式,创作者的融合思维不仅是生产优秀作品的关键,也是媒体融合进程中所有新闻生产的关键。
三、选题:时政为主,守正创新
选题方面,时政新闻占据了绝对多数,在特别奖、一等奖等高等级奖项中更占绝对优势,这一方面与主流媒体的自身定位和社会责任密切相关,同时也反映出主流媒体践行新闻报道“三贴近”原则的努力。在技术赋能和思路创新之下,秉持“群众在哪里,我们的宣传阵地就在哪里”的报道原则,坚持“移动优先”,主流媒体紧扣当年度的重大事件开展报道。如第28届党的十九大、第29届的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第30届的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第32届建党百年和脱贫攻坚、第33届党的二十大等,都充分显示了主流媒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使命和担当。
典型报道也是获奖作品中占比较高的一类。典型报道是极富中国特色的新闻报道方式,从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树立的第一个劳动模范吴满有开始,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在新的传播环境和时代语境中如何继续发挥典型报道的引导力和公信力,融合新闻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如第28届《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的“廖俊波系列融媒体产品”,从6月7日至6月22日在《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和《人民日报》微博等多个移动端推出了三个系列共10个关于廖俊波先进事迹的创意短视频,再配合《人民日报》文字通讯《廖俊波为何令人念念不忘》等多篇稿件,以二维码倒灌版面的形式形成了纸媒和新媒体的互动,累计受众超4000万人次,一度进入微博热搜前十,传播力指数也创下全国典型人物报道最高值。
“从受众的角度来看,媒介融合最直观的体现形式便是新闻作品体验的不断升级,通过升级,同样的事件通过不同形式的打造将变得更新颖、更有趣、更亲民、更立体和更全面。这也充分证明了媒介融合不是对某一环节的片面操作,而是将形式和内容全面打通”。[3]选题上集中传统领域是主流媒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使命和担当,传播手段上的全新变化反映出主流媒体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加强用户思维,在话语方式、表达形态、用户体验等方面不断升级优化的努力。
四、平台母媒:媒体“合纵”,机构“连横”
在当今新媒体语境下,“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往往采取了围绕一个核心媒体,由两微一端开始,逐渐形成以移动端为主的新媒体矩阵,包括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微视频、网站等,通过思路创新和技术赋能,将核心媒体原有的内容生产优势升级释放,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同时这种由母媒和子媒共同构成的媒体矩阵,也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和舆论引导力,进而激发了产业活力,让媒体融合的进程更加稳健。
从行政级别上看,母媒为中央级媒体和省级媒体的获奖作品占了绝大多数。这既与评奖办法的相关规定有关,更因为这两个级别媒体历史积淀的强大内容生产能力和社会接受度,可见这两点仍然是新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在总量和总占比上,中央级和省级媒体的占比几乎等量齐观,但省级媒体隐隐有超过中央级媒体的趋势,这说明经过八年的建设和发展,媒体融合战略逐渐走向深入,至少在省级媒体层面已经基本完成。市级媒体占比虽然不多,但每年都有稳定的输出,且与其他类型获奖作品中市级媒体的占比基本持平,说明市级层面的媒体融合工作也卓有成效。
2018年8月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首次提到“县级融媒体中心”。国家开始紧锣密鼓地布局这一事关全国的基层媒体改革工作。经过了机构重组、平台搭建和模式探索后,一部分融媒体中心逐步摸索出了富有在地特色的质效合一的运营和发展模式,既保证了基层主流舆论阵地的巩固和壮大,又能与乡村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大业积极对接。第31届福建龙溪县融媒体中心“智慧龙溪”的《武汉记“疫”》,第33届江西南昌县融媒体中心的《脑瘫外卖小哥的小年夜》均斩获奖项,显示了县级融媒体在内容生产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长足进步。相信随着体制机制、平台功能、人才队伍、融媒产业等方面进一步创新思路、勠力发展,未来能看到更多来自基层的融媒体获奖作品。
如果说,新闻机构和新闻生产的国家—省级—市级—县级的纵向深入融合为“合纵”之势的话,那么其他部委机构基于对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日益重视兴建融媒体中心就可以视作媒体融合的“连横”了。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发展,一些部委机构的融媒体中心也开始生产大量优质的融媒体新闻产品。如第28届中国邮政官微推出的短视频新闻《28年的相守,终于迎来了这一天》就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中国外文局成立的融媒体中心用社交化、移动化、视觉化的新媒体传播手段回应国际关切问题,传播中国声音,在第28届(《奇迹:全球院士点赞中国》)、第29届[《爱中国爱非洲,18国大咖点赞中非合作(We are One: When China Meets Africa)》]、第30届[《我的家,我的国》(The Untold Story)系列纪录片]三度获奖,成为新时代国际传播的中流砥柱,媒体融合的“合纵连横”之势初见端倪。但是,目前只有国家级部委机构的融媒体平台有作品获奖,尚未见到省市级乃至县级等地方机构的融媒体获奖作品。虽然也有“国资小新”“深小卫”等有一定知名度的机构类融媒体平台,但由于人才队伍、宣传思路等方面的原因,大部分机构的新媒体平台还没有完全投入媒体融合的战略进程中。媒体融合从来不仅仅是新闻机构的责任,在泛媒化的发展趋势下,各级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必须转换思路躬身入局,才能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宣传生态。
五、技术与呈现:把中国故事讲好
媒体融合本就是技术迭代更新的产物,信息技术花样翻新的变化倒逼着主流媒体不断进行自我调适和重组改革。信息技术的速度、虚拟现实的现场感、人机交互的参与感,都为新闻作品的表现力和创新性插上了翅膀。
六届媒体融合的获奖作品全部以多媒体文本的形式呈现,短视频、直播、H5、微信公众号、应用程序等方式多样化运用,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还不断采用新的呈现形式,如:第29届的交互式长图、第30届的数据新闻、第31届的图文SVG互动、第33届的虚拟实景等,第32、33届还出现了线上到线下的延伸产品,如线下互动体验馆等。不拘一格的呈现形式是不拘一格创作思路的体现,也是充分适应当下“碎片化阅读”接受方式的理性选择。
多样态的呈现方式来自于新技术的赋能,也源自不断开阔的新闻生产思路。如果说第28届的“一镜到底”“图文结合”等技术还是传统媒体新闻生产技术在新媒体端的运用和延伸,那么从第30届开始大量出现的虚拟现实(VR)、H5、人工智能(AI)等就更富有新媒体特色的技术手段了。之后的融合成像、沉浸式横屏手绘长图、图文SVG互动、数据新闻等,技术越来越多样,功能也越来越强大,甚至其他行业如地理测绘常用的航拍测绘、卫星遥感,建筑设计常用的三维建模等技术也纳入新闻生产的工具箱,带给受众的体验也不断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耀眼炫目的新技术和花样百出的呈现方式让人目不暇接,但无一不紧密围绕内容传播这一核心,着力于提升“讲故事”的能力。在“内容+形态+关系+场景”的新媒体语境下,主流媒体开始转换思路,不仅考虑内容以及如何表达,还开始下大功夫深研受众偏好和不断变化的传播规律,把握媒体融合的要义,注重与用户产生深度连接,把产品、用户价值与场景匹配,让用户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新鲜体验中实现信息有效传播,增强了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引导力。如果说,中国故事本身就具有云卷云舒、振聋发聩的势能的话,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主流媒体的工具箱将越来越丰富、思路将越来越开阔,把中国故事讲好、提升“四力”的动能将不断加强,全媒体传播格局也将不断推进。
六、启示:适应传播大势,坚守新闻本位
综观六年来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类获奖作品的发展脉络和变化路径,可以看到媒体融合战略的清晰进程。随着媒体融合一步步走向深入,融合已经从浅表层面的技术更新和产品创新逐渐深入到组织机构和体制机制的一体化创新。全部266项作品显示了中国新闻界在媒体融合战略中的努力和成就,在业界树立了精品标杆、探索了创新方向,引导了融合发展。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的启示:
第一,主流媒体要坚持新闻本位思想。在经历了算法、搬运、点对点传播等一系列技术手段的粉墨登场后,人们发现信息的真实、平台的声誉、意义的表达仍然是信息生产的核心竞争力,技术迭代与更新只能是优质内容传播的助力,否则就会沦为空洞的花哨炫技。
第二,新闻生产要适应新的传媒生态。六年来无论是评奖办法的调整还是获奖作品本身,都在不断打破着旧的边界:新闻生产主体打破传统专业媒体的边界;新闻传播平台打破传统纸媒广播电视的分野;新闻呈现形式打破传统的图、文、音、视的壁垒;新闻生产技术更是新奇多彩花样百出,唱响着“融”与“合”的主旋律。新的传媒生态成为无可逆转的时代巨流,推动着媒体融合战略的快速发展。
第三,新闻策略要重视用户参与。传播效果驱动下的新闻策略应该高度重视探索媒体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多重互动和连接。媒体融合类奖项设置之初即在评奖办法中提出鼓励互动性强的作品,而那些最为别出心裁的优秀作品也往往是在与用户的互动上做文章。如第28届《人民日报》的H5作品“军装照”,技术上的人脸识别和融合成像不算高精尖,但人人皆能参与的方式创造了超过10亿人次参与互动的盛况和奇迹。
媒体融合的进程如滚滚洪流,所有主流媒体都必须勇立潮头,才能在新媒体时代站稳脚跟,才能真正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实现一体化、全局性的战略创新,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担负起时代的职责和使命。
注 释:
①中国记协网:《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设奖总额不超过380个。其中,一等奖不超过75个,二等奖115个左右,三等奖190个左右”,http://www.zgjx.cn/2022-06/13/c_1310621273.htm.
参考文献:
[1]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就2020年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工作答记者问[EB/OL].http://www.zgjx.cn/2020-07/28/c_139245988.htm.
[2]曾祥敏.稳中求变深度探索:第29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评析兼论内容融合创新[J].新闻与写作,2019(11):29-36.
[3]洪少华,卢晓华.论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报道形式的创新:以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媒介融合奖作品为例[J].出版广角,2020(2):71-73.
作者简介:童昀,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北京 100024);曾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 100024)。
编校:王志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