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拟造的“真实”:Sora的叙事逻辑及其伦理边界

2024-08-13赵红勋王佳慧

新闻爱好者 2024年7期

【摘要】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不仅印证了生成式AI在技术之维的突破,而且也在即时可得的视觉影像中映现出全新的叙事逻辑。文本、时空、主体等三重叙事逻辑昭示着Sora超越既往生成式AI“复刻”惯例的叙事构想;仿若现实的感官体验、人与机器的共鸣连接,镜中世界的自我演绎则阐明了Sora的叙事逻辑价值;但超真实的叙事逻辑或将深陷数字幻觉这一伦理困境,并导致个体认知偏态、记忆错位等,需通过提升算法可释力、动态读取道德因子等路径来重构叙事伦理边界。

【关键词】生成式AI;Sora;叙事逻辑;伦理边界

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更迭演进,生成式AI(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渐为大众熟知,代表其最新发展方向的Sora不仅在数据分析、知识传播等实践之维大放异彩,也以拟真性、适应性的交互式叙事风格构造出奇观式的技术想象,显露出由工具性使用向自主生成不断接近[1]的鲜明表征,被视为变革文化结构、传播生态乃至社会机制的强力引擎。同时,Sora创设的视觉影像并非是对现实生活世界的简单复制与粘贴,而是以数据与算力为基础,经由叙事桥梁将人类寄寓在文本中的想象力转化为即时可得的视觉盛宴,见证了生成式AI从“复刻”到“创造”的历史性转换,但随之而来的真伪之辩、记忆危机、AI焦虑等又呼唤着对其伦理边界的酌量。那么,在仰赖底层技术架构之余,Sora的叙事逻辑及其价值有何独特之处?如何规避其叙事伦理困境并重铸伦理边界?对上述问题的理性思考既是对新技术保持审慎态度之需,也是真正将技术嵌入现实之要。

一、文本、时空与主体:Sora的叙事逻辑

Sora的诞生不仅重新定义了生成式AI的技术极限,也是对后者叙事逻辑的超越。ChatGPT等可依据文本指令及会话语境[2]进行内容创作,然而其生成的答案本质上是对既有数据资源的整合凝练,基于现实的归纳与生成构成其叙事底色,而Sora呈现的完整、生动的故事线显然是对这一叙事传统的倾覆,潜隐于“盗梦空间”般虚拟场景背后的是Sora独特的叙事架构。

(一)文本结构:如实转化与合理想象

作为一种实践和生产力,文本是编织知识生产与文化传播网络的原料,生成式AI的内容创作过程将提示文本、生成文本、现象文本等涵盖在内,分别指代指令文本、构成大语言模型训练集的文本、人工智能直接或间接参与生产出的文本。[3]其中,表达明确需求的指令文本是唤醒生成式AI创作潜力的起始坐标,也是Sora施展影像创造力的起点,而后者如何理解并转化指令文本,即其所依循的文本结构,则是决定“现象文本”输出样态的关键要素。

其一,指令文本的如实演绎。生成式AI的使命即在于忠实地按照指令文本从基础语料库中有序采撷并呈现使用者想要获取的回答,Sora亦遵循这一基本准则并可视化呈现指令中提及的环境、人物、动作、色彩等要素。一方面,Sora借鉴DALL·E3中的重新标注(Re-captioning)技术与GPT技术,在原始数据与经验性数据的训练与叠加中将简短直观的提示词转化为更为详尽的、高度描述性的文字说明,既可基于技术模型润色、修补提示文本中的语义晦涩、表述歧义等不足,也可在此过程中提升文本解读及语言理解力,弥合人与机器之间的语义罅隙;另一方面,Sora基于大量的视觉训练数据将真实的叙事元素、图片影像等迁移至编程序列之中,并在接收到指令文本的顷刻之间,准确解读文本内涵并一次性生成视觉影像,以高度契合文本主题的复杂场景使漂浮于人脑中的抽象幻境“落地生根”。

其二,定睛细节的合理想象。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技术,人工智能共存于现实与想象之间,Sora的诞生仿若使想象的“权力”由人扩展至物,其生成的视觉影像亦印证出衍生自机器的想象之翼。Sora展现的数字影像既忠实符合指令文本,又在细微之处合理地超越了提示词的既定框架,视觉叙事中的想象色彩由此显现。譬如,在Sora中输入“两艘海盗船在一杯咖啡中航行时相互对抗的逼真特写视频”的提示词即可生成对应影像,但视频细节远超提示文本的范围,船只逐浪摇动的连贯性动作、迎风舒展的旗帜、咖啡色彩层次的变化等无不是对提示文本的视觉推演,进一步提升了画面细节与影像美感,也映现出Sora文本转化结构中的想象意味。

(二)时空结构:时间扩展与空间融合

在勾描Sora叙事的文本结构之后,应观照其建构出的全新时空观,这既是对经典叙事传统的回应,亦由Sora的技术机理及其内容构建要素所决定。时间与空间向来是经典叙事学理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前者作为一种基础性的认知坐标穿梭于故事结构序列之中,铭刻出情节流变的历时性刻度,后者则赋予人们对于位置和场景的感知[4],表征着故事主体关系及权力的变化。然而,在Sora的叙事架构中,时间与空间不再是衡量社会存在的客观尺度,而化身为可自由变化的向量并服务于故事走向,继而以独特的时空观形塑出源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美学奇观。

其一,时间的前后扩展与无限循环。自然时间观认为时间作为世界的客观存在形式,是持续流动且不可逆的,而在Sora构造的全新时空中,时间既突破了传统生成式视频模型短至数秒的时长限制,以长达60秒的独特优势助力生成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暂时抛却了单向流逝的客观物理规律,呈现出不断扩展并无限循环的样态,内置其中的时间叙事结构也由此浮现。Sora可依据需求指令向前追溯或向后延伸时间,既能以某一视频片段为契机探索故事主题的起点缘由,也可在“时间旅行”中完整串联起故事的情节要素,时间的自由变换在此起到了延长故事时间线的作用。此外,Sora支持同时设置时间的前/后扩展,经此设置的故事情景及角色恍若进入了无限循环的时空幻境之中,无法在现实中获得的观影体验在此得以满足。

其二,空间的景别变化与无缝过渡。与时间叙事手法相比,Sora的空间叙事结构更为异彩纷呈,不仅可在原生宽高比例上直接创建不同比例、取景、构图的视频内容,自由调整空间边界,还可借由多镜头、多机位的“拍摄”手法丰富空间层次,漫步于东京街头的时尚女士、太空人的冒险经历等样例均涵盖不同的景别,视频画面也在虚拟镜头的推移、拉伸中不断变化,空间架构更为饱满。同时,Sora可实现视频风格的随意切换及不同视频内容的无缝衔接,无论是从森林到海底的情景替换,还是视频主体从无人机到蝴蝶的平滑过渡与连接,Sora连贯、自然的空间转换创新了视频内容的呈现架构,其所展现的光怪陆离的空间层次也在某种程度上扩展了人类想象力。

(三)主体结构:视觉一致与行为一致

在Sora展示的视频化图景中,虚构而成、或静态或动态的画面主体等可在长时间内保持外观及行为的稳定统一,既突破了其他生成式AI视频应用的技术阈值,也全程见证故事情节的演进,解读画面主体的连贯统一性也成为透视其叙事逻辑运行结构的焦点之一。

以多帧预测实现画面主体的视觉一致性。既有的生成式视频模型往往无法追踪、复原暂时被遮挡或离开视觉中心的画面主体,抑或篡改、扭曲原有的主体外观或形象,由此导致故事连贯性的断裂,而Sora基于强大的技术内核实现了叙事过程中画面主体的视觉一致性。Sora可基于一次性提供多帧预测、常识推理能力等较好地化解遮挡问题,无论视频画面如何变化,故事中的人、物等可始终保持不变,视觉观赏性得以创新与提升。譬如,在窗边张望的斑点狗虽被路过的行人短暂遮挡,但其在整段视频中的形象与所占的画面比例始终保持一致;作为画面主体的机器人虽在街道、室内等不同时空中切换,但其外观始终如一,充分展现了Sora叙事中画面主体的视觉一致性。

二、全真数字世界:Sora的叙事价值

Sora不仅在叙事结构维度上超越了既有的生成式AI模型,而且文本到影像的形态转化、图片转视频的动态探索、视频时长的突破等同样是对后者的革新,标志着生成式AI内容生产由二维文本空间向三维立体空间的生态演进。更进一步,Sora不仅以强大的意义解读能力挖掘并可视化转化提示文本的丰富意涵,也在此过程中拟造出崭新的“全真数字世界”,使潜藏于文本描述背后的视觉畅想由“空中悬浮”转为“亲眼可见”,拟真性、感染力、氛围感十足等字眼也频繁见之于对Sora视觉空间的描述之中,Sora的叙事价值也由此显现。

(一)真实感:鲜活直观的影像输出

被定位为“世界模拟器”的Sora以技术拟真与影像渲染的方式将感官细节及深层美感呈现于大众眼前,并以与现实生活世界极其相似的视觉影像在众多生成式AI模型中脱颖而出。

一方面是视觉元素的真实感与闪现其中的美感色彩。在Sora创设的“全真数字世界”中,人物、物体和环境等视觉要素都呈现出了高度的真实感和细腻性,这种真实感既来源于大量的视觉训练数据与算力驱动,也作用于整体叙事画面的建构。在OpenAI的视频示例中,巨大的猛犸象漫步于被雪覆盖的草地上,并与远处的雪山、树木共同构成超真实、和谐统一的视觉影像,鲜活灵动的视频化世界渐次展现。同时,Sora的图片分辨率可高达2048×2048像素,其生成的图片将光影、色彩等视觉元素运用到新的高度,人物肖像的皮肤肌理、神态表情、面部光影等足以以假乱真。此外,真实性不仅停留于视觉元素的生动再现,极其考究的镜头语言与视觉渲染力也充分激发了Sora叙事中的美学色彩,对比、重复、平衡等美学原则的应用使整体画面更为协调,美感特质不断显现。

另一方面是对基本物理现象的模拟演绎与动态细节的连贯性。Sora生成视频的真实感既来源于对视觉元素精致捕捉下的美感激发,也根植于对物理世界精准模拟下的逻辑连贯性。理解和模拟真实的物理世界[5],即时生成超真实的视频化世界,是Sora的本质功能,对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的模仿与再现则是其实现上述目标的必备要素,无论是光影的折射变化、还是物体的重力反映,抑或是液体的流动,Sora可初步模拟基本的物理现象并生成连贯性、富有逻辑性的视觉图景,如随时间的推移留在画布上的笔触、留下咬痕的汉堡等使观众体验到与现实无缝对接的流畅感与连续感。但值得注意的是,Sora在视觉影像中呈现出的逻辑恰当的物理反应仅是数据驱动下的自然生成,其并不能真正理解并内化复杂的物理规律,亦无法观测、反演现实的物理现象。

(二)共鸣性:情感张力的自然调动

在“触手可及”的真实感之余,亦不可忽略Sora叙事图景的共鸣特质及对个体情感的调动。情感指向“复杂的、矛盾的、暧昧的、无序的经验”[6],被视为人工智能难以跨越的鸿沟,“没有情感”也成为ChatGPT等在被问及与人类的首要区别时给出的答案。然而,尽管生成式AI无法拥有情感这一独属于人类的心理特质,但其可基于模式识别及语言生成技术模拟再现人类的情感元素,以情感化的符号表达讲述故事,Sora生成的视觉影像包含与现实世界相通的情感元素,并拟造出特定的情感氛围,这亦成为其叙事价值之一。

其一,情感响应与情感期待的满足。生成式AI触及人类情感、实现共鸣连接的首要途径即鲜活再现个体所思所想,回应其情感期待,Sora的个性化、定制化内容生成机制恰恰满足了这一条件。具体而言,基于算力支撑与深度学习技术,Sora不仅可依据需求指令识别出特定的使用模式、个人偏好及表达习惯,也可精确捕捉隐藏于提示文本中的情感倾向,并将其转化为对个体情感需求的理解,生成高度符合使用者情感期待的视觉影像。同时,Sora的动态适应及持续学习机制使其能够不断提高情感响应的准确度及深度,以高度灵活且响应式的交互环境准确反映个体的内心情感世界,技术与人性情感的和谐共鸣在此实现。

其二,文化意象的融入与展演。文化意象即依托厚重历史、映射文化价值观及审美观的符号系统,“对一个时代普遍共享的各种文化意象的激活、提炼、招募与征用”[7]亦是视觉修辞的核心策略。在Sora的叙事场景中,文化意象不再是静态的文本符号,而是被赋予新的解释力与表现形式,使个体随故事主题的发展演变感知文化深度。譬如,在Sora生成的“春节舞龙”视频中,迎风舒展的红旗、舞动的龙灯、熙熙攘攘的人群等将“龙”承载的美好寓意、浓厚的春节氛围尽数展现,对文化意象的探索与展示不仅延展了故事层次,熟悉的文化元素也触发了个体的情感反应,叙事逻辑中的情感共鸣特质不断凸显。

(三)延续性:镜中世界的自我演绎

Sora生成的视觉影像不仅是对真实世界及其运行机制的模拟再现,也是一个拥有完整故事线的虚拟存在,其中的环境要素、人物主体等均拥有独立的组合规则与发展轨迹,并以源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方式联结并相互影响,共同建构出一个逻辑自洽、不断更新及自我演绎的虚拟镜中世界,叙事线索与故事篇章也呈现出极强的延续性色彩。视频画面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故事的终结或Sora生成的“全真数字世界”的戛然而止,而是以意犹未尽的叙事悬念留下令人无限遐想的空间,延续性也成为继真实感、共鸣性之后Sora叙事的又一独特价值。

一方面,生命痕迹的铭刻与留存。Sora叙事的延续性首先源于对居于其中的生命痕迹的铭刻,这不仅体现在对其外观、行为的仿真处理中,更体现于对其所处环境、经历、互动的交织描绘中。出现于故事中的角色并非冰冷的技术物体,而是拥有独特成长轨迹、关系网络的真实生命体,生命体的存在也使得叙事场景不再是静态、单一的故事容器,而演变为充满活力、生生不息的镜中世界。另一方面,叙事线索的交织同构。在技术赋予的生命活力之余,Sora叙事的延续性还源于复杂交织的叙事线索、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及由此调动的观众想象力,即依据大量视觉训练数据及复杂算法模拟真实故事叙述过程中的高潮、冲突等元素,以充满张力的叙事场景增强视觉快感,并激起观众对后续情节的想象力,实现故事世界的虚拟演绎与留存。譬如,在Sora生成的短短17秒的电影预告片中,以交错的故事线、极具吸引力的情节编排方式等隐喻镜中世界的演进走向。

三、数字幻觉:Sora的叙事伦理困境

Sora以创造性、拟真性的叙事逻辑建构出超越现实的视觉奇观,为数字艺术、生物医疗、公共服务等领域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随其叙事图景一同显露的伦理困境即是其中之一:Sora生成的“全真数字世界”虽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但其叙事逻辑未充分融入透明性、可解释性、避免偏见歧视等伦理规范,会导致伦理失衡并异化个体认知体系与记忆结构。

(一)内容失真与价值偏见致使认知偏态

认知即“人对各种社会刺激的综合加工过程,是人的社会动机系统和社会情感系统形成变化的基础”[8]。个体认知源自并作用于或亲身体验或“眼见为实”的现实经验,继而指导现实实践,而Sora的叙事逻辑则是对这一认知传统的冲击乃至颠覆,久居于视频化世界中的个体将陷入认知体系的混沌及偏态境地。

何为真实的认知困扰。首先Sora可快速生成俨然现实世界“翻版”的视觉影像,以充分释放的内容活力营造出临场感、沉浸式的视觉文化氛围,但在拟造视觉奇观的同时,以假乱真的模拟能力也将使个体难以明辨客观存在与机器生成的区别、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的界限,何为真实的认知困扰渐次展现,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过程中的“真伪之辩”这一经典议题也再次被带到人们眼前。同时,一次性内容生成机制难以呈现清晰的技术运行逻辑,伦理失衡现象将被掩藏于即时可得的内容幻象中,虚拟视频的大范围传播扩散不仅扰乱取材于现实的认知参照标准,致使个体认知体系日渐处于悬浮、混沌状态之中,也暗藏着将个体由现实世界“拽向”虚拟幻境的风险挑战。其次,文化偏见的植入与强化。Sora的内容生成高度依赖真实的数据集,充斥着西方文化偏见及意识形态倾向的视觉训练数据由此进入叙事机制之中,以此为基础的叙事图景也不可避免地掺杂着歧视、偏见意味,不仅会导致个体刻板印象的强化与认知体系的偏态,也将加剧文化冲突与社会割裂。

(二)算法预设与多面演绎瓦解记忆结构

Sora叙事过程中伦理规范的失衡不仅会冲击个体认知体系,也将触及深层次的记忆结构,缺乏客观性的叙事逻辑将使个体记忆不再是对过往事实的存储,而演变为可被技术随意左右或调动的数字符码,不仅会篡改、侵扰既有的记忆结构,也将对社会文化共识与集体记忆的形塑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是对既有记忆体系的入侵。基于强大的视觉叙事能力,Sora可对抽象的记忆感知、存在于静态文本符号中的历史事件等进行视觉性重构,然其在增强故事吸引力、感染力的同时,也将改变现存记忆结构的真实样态。一方面,全新的视觉影像既是对过往记忆的忠实再现,也是对记忆体系的覆盖与拓展,真实的记忆细节或在直观影像的冲击下悄然消失;另一方面,尽管Sora能够如实演绎提示文本所承载的视觉想象与文化内涵,但其画面内容的侧重点、场景的过渡转换等更多依赖于算力支撑,算法对于“吸引力”的预设理解将基于个体偏好,预测易引发情感共鸣的视觉爆点,致使影像与记忆的差距被再次放大,个体既有的真实性记忆面临被数字化记忆取代的风险,记忆体系呈失真化趋势。其次,对集体记忆及文化共识的冲击。集体记忆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9],意义共享性对形塑集体记忆而言必不可少,而Sora自由、感性的叙事风格可生成千人千面的拟真性视频,同一社会事件或文化意象将在不同的Sora对答中演绎出脱离现实的相异样态,虽可提供不同的解读视角,但一定程度上是对事件真实性、文化共享性及官方记忆档案的消解,瓦解个体记忆结构的同时也会使集体记忆错位。

四、路径描画:Sora的叙事伦理重铸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进程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一直处于动态博弈状态中。作为生成式AI的Sora,其叙事逻辑伦理困境的核心要义在于将人文思想及道德伦理熔铸于叙事过程,并以此重塑其伦理边界,这既可实现人类意图与价值观的充分融入,避免个体思维及行为程式被技术所主导,也可正向释放Sora的叙事活力,以创意性、价值性的视觉影像赋能媒介生态演进优化。

(一)算法可释:提升叙事透明性及可审查性

Sora叙事逻辑的算法不可见性是个体难以区分虚拟影像、辨别文化偏见及伦理失衡的缘由之一,提升算法透明性及解释力则是规避上述问题、重塑Sora叙事伦理边界的首要措施,但算法透明并不等同于披露Sora的源代码,而应以连贯、直观的解释方式逐步展现支撑Sora实现一次性内容生成目标的算法决策过程、视觉数据处理方式及内容输出逻辑,这不仅是对技术至上主义的祛魅过程,也可化解伦理困境,使个体从数字幻觉中抽离并回归现实生活世界。

首先,强化算法决策过程的透明性。算法决策即算法依赖大量初始训练数据提供建议、判断和预测,指向增强决策、辅助决策、专家系统和诊断辅助等概念[10]。提升Sora算法决策的透明性意味着明确算法“输入数据—输出数据”的运行机制及其反映出的权力分配与价值判断标准,使个体及时知晓Sora即时性叙事背后的价值逻辑。其次,提升视觉数据处理过程的透明性。即明晰Sora如何识别、解释并转化视觉训练数据中的场景元素、情感倾向,及其又如何影响新的内容生成逻辑。对视觉数据处理过程的回溯和审查可帮助个体直观感知视觉元素如何被组合并赋予新的含义,继而透过视觉表象一窥叙事逻辑,提升对内容真实性的判断力。最后,实现视觉影像输出逻辑的透明性。即Sora如何基于算法逻辑、数据处理逻辑呈现视觉内容的内在机制,如特定镜头、画面主体的筛选标准等,可助力个体明辨Sora视觉奇观所承载的价值选择与文化意图。概言之,算法透明性、解释力及可审查性的提升可使个体充分理解Sora的叙事机理,以避免偏见性视觉影像的负面影响,同时,算法可释性也可规避、纠正潜在的价值偏见,使Sora真正以价值理性为导引展开视觉叙事,并在依循人文价值的前提下重构伦理边界。

(二)价值注入:动态读取与吸收道德因子

作为人文思想的重要维度,道德规范映射社会价值取向及文化品格,是衡量人工智能内容生产伦理边界的参照指标,将道德因子注入叙事机制并融于影像内容亦是Sora需要依循的基本准则。值得注意的是,技术执行并传达道德判断的可能性源自底层逻辑设计及持续的伦理审视,映射出技术设计者的伦理考量及社会价值导向,技术本身并不具备道德判断力。同时,道德规范在Sora叙事逻辑中的嵌入并非是阶段性、静态性的技术设计任务,Sora对道德因子的读取、吸收与转化将是动态持续、实时调整的历时性过程。

一方面,需将人类道德标准及文化价值注入Sora底层技术逻辑之中。大数据、大模型、大算力被称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未来趋势,技术原动力的重要性在此凸显,Sora的即时性内容生成机制也源自强大算力与数据支撑,其呈现的视觉内容亦带有鲜明的技术印迹。在此背景下,技术设计者、监管机构等需以明确的伦理审核与数据处理流程将社会道德规范嵌入Sora的技术逻辑之中,这既是践行“技术向善”理念,规制技术演进脉络,使其不至于脱离人文价值指引方向的重要维度,也是使技术应用符合伦理要求的必要实践,Sora的视觉叙事过程也将经由对道德因子的读取与调适,映现出基本的伦理准则与社会价值观。另一方面,Sora的即时性生成机制不仅是技术的展示,亦是道德实践的体现,其生成的视觉影像是对内隐其中的伦理观念的检验与审视,也是对社会道德观念及文化价值的再现与弘扬。这就要求Sora需在不断演进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保持敏感性和适应性,将动态的道德更新机制融于技术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并随着社会伦理尺度的变化实时更新、读取转化叙事机制中的道德因子,以确保其能长期符合最新的道德要求与社会伦理期待。

五、结语

尽管Sora在洞察物理规律、因果逻辑等方面仍存不足,但其由文本、时空与主体交织同构的叙事构想以及兼具真实感、共鸣性与延续性的视觉奇观,俨然是对人类想象力与认知边界的超越,机器学习模型的涌现能力在此凸显,但在沉浸于Sora提供的独特感官体验的同时,也需省思其伦理困境以及重构伦理边界的实践路径。更进一步,在Sora的视觉叙事生态中,由二维提示文本到三维拟真场景的内容书写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原属于人类的知识与创造力日渐向机器流动并由其重组的技术设想,人机关系在此超越了简单的控制与被控制的二元对立结构,不断转变为更为复杂的人与机器主体互动、权力博弈的动态过程,引发了对人机共存生态中权力结构的反思,如何形塑更加公正、透明、互惠的人机共存生态、保持人类行动者的不可替代性亦成为亟待衡量的命题。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青少年的短视频沉迷与治理研究”(23BXW09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李鲤,石琪隆.超越“运输”隐喻:生成式人工智能语境下的叙事互型再造[J].当代传播,2024(1):54-58.

[2]赵红勋,郭锦涛,李孝祥.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关系的变革逻辑:基于ChatGPT应用的学术考察[J].中国传媒科技,2023(2):13-18.

[3]周慎.新文本间性: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文本内涵、结构与表征[J].新闻记者,2023(6):39-45.

[4]刘涛,薛雅心.“序列”结构及其超越:融合新闻的时间叙事形式及语言[J].新闻记者,2023(12):3-21.

[5]任天知,沈浩.从Sora到“世界模拟”:视频大模型的技术原理、应用场景与未来进路[J].新闻爱好者,2024(6):27.

[6]史华罗.中国历史中的情感文化[M].林舒俐,谢琰,孟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2.

[7]刘涛.文化意象的构造与生产:视觉修辞的心理学运作机制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9):20-25.

[8]王沛,林崇德.社会认知研究的基本趋向[J].心理科学,2003(3):536-537.

[9]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58.

[10]谢才凤,邬家骅,许丽颖,等.算法决策趋避的过程动机理论[J].心理科学进展,2023(1):60-77.

作者简介:赵红勋,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河南大学影视艺术研究所所长(开封 475001);王佳慧,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开封 475001)。

编校:王志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