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秘红树林

2024-08-13陈华清

少男少女·小作家 2024年8期

内容简介

《鹭舞红树林》是一部生态文学作品。从一个回岛少年的视角切入,用揭秘的形式讲述了以陈家祖孙三代为代表的白鹭岛人保护红树林、保护白鹭、促进海岛发展的感人故事。环保与经济发展,亲情与代际矛盾,冲突迭起又走向和解,填补了以红树林为题材的长篇儿童小说的空白。大故事中套着许多小故事,将海洋文化、地方民俗与红树林精神融合,传播环保理念,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保护红树林、保护生态的种子,是一部寓教于乐、内涵丰富、具有生命力的作品。《探秘红树林》节选自《鹭舞红树林》。

内容提要:陈涛涛随陈家三姐妹走进长在海底的红树林。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树会“生孩子”,螃蟹会“招潮”,白鹭翩翩起舞,据说还有“保护神”。当地人把红树林看作“海岸卫士”,陈涛涛对它有敬畏心理。

陈涛涛要海燕姐带他出去玩,陈海鸥、陈海花也要跟着去。

四个人来到海边。陈涛涛看见有好多绿色的植物浮在海水上,这里一大堆,那里一小片,碧绿苍翠。整个海面就像千岛湖,白鹭、红嘴鸥等在绿植上飞翔、停歇。一艘小木船在绿植间穿梭。绿绿的植物、蓝蓝的海水、白白的鸟儿、黑黑的木船,这画面真美!

“这些绿植是谁扔在海里的?这么多怎么扔得过去?”陈涛涛问。

海燕姐听了,微微一笑说:“不是扔在海里的,它是长在海里的树,叫作红树。”

“真奇怪,海里也能长树!它是不是像浮萍那样没有根,浮在水面上?”陈涛涛又问。他只见过长在陆地上的树,没见过长在海里的树。

陈海鸥听了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笑他少见多怪,笑他是傻瓜蛋,连红树林都不认识。

“不是,红树是有根的,根长在海底,”海燕姐说,“现在潮水涨了,把红树淹了,只能看见树冠。等潮水退了,你就能看到整棵树,整片红树林,好壮观呢!”

陈涛涛觉得更不可思议了。他看过科普书,也看过电视,知道海底深不可测。

“海那么深,红树自己怎么长在海底?它长得是不是好长好长?”陈涛涛又问。

海燕姐没有回答他的问题,看着两个妹妹,意思是让她们来回答。陈海鸥又撇撇嘴,不说话。陈海花说:“不是红树自己长的,是我们把红树苗种在海底的。”

“这些红树会被海浪吹走吗?红树要是挡住了船,船怎么在海里航行?”陈涛涛又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他想得很多很多,怎么也想象不出红树长在海底的样子,人怎么把红树种在海底,海水不会把红树苗冲走吗?

三姐妹都觉得陈涛涛问的这些问题很好笑,很幼稚。但看见他那么认真,那么天真,就不好意思再笑他了。

“我现在讲不清楚,等潮水退了,再告诉你红树是怎么种在海里的。”海燕姐说。

“潮水是什么?潮水什么时候退呢?”陈涛涛急切地问。他恨不得潮水马上退掉。

三姐妹又被他问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一会儿,海燕姐说,她知道潮水,但要她讲清楚什么是潮水,也不知道怎么讲。她记得老师文绉绉地解释过:潮水是海洋及沿海江河中受潮汐影响而定期涨落的水流。海水涨落也叫潮汐,海水白天涨落叫作潮,夜间涨落叫作汐。潮汐现象是海水由于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产生的周期性运动。

看见姐姐结结巴巴地解释,陈海鸥有点不耐烦:“潮水就是潮水,你回去查一下字典不就知道了?瞧,现在就是涨潮!”

海燕姐掐掐手指,算了算,又看看海面说:“潮水今晚才退。”

陈涛涛问:“海燕姐,你能让潮水现在退吗?”

陈海鸥用手摸摸陈涛涛的头说:“你看童话看多了吧?你以为姐姐有神力,会魔法,用金手指一指,说‘退’,潮水就乖乖退啊?”

海燕姐说:“海鸥妹妹讲得对,潮涨潮落都是有规律的,我们管不了。涛涛,莫胡思乱想啦,我们明天再看红树林,现在先回去。”

第二天,吃早餐的时候,海燕姐告诉陈涛涛潮水退了,准备带他去看红树林,赶赶海。陈涛涛马上放下筷子,催她快走。海燕姐却不急着走,叫他先吃完早餐,换好衣服,带上工具再走。

“这是我妈妈特意煮给你吃的螃蟹粥,你以前吃过吗?”见陈涛涛摇头,海燕姐又给他盛一碗粥,“那就多吃一点,等会儿干活要花很多力气的。”

陈涛涛已经吃三碗了,很饱,觉得螃蟹粥的味道真鲜美,就又吃一碗。他吃得肚子很撑,一连打了几个饱嗝,双手托着肚子,艰难地从凳子上站起来,走路有点像螃蟹了。

陈海鸥看见了咭咭笑:“陈涛涛,吃螃蟹粥,走螃蟹步。”

“海鸥,女仔不能没礼貌,乱笑话人!”伯母转而笑眯眯地问陈涛涛,“好吃吗?”

“好好吃!”陈涛涛抚摸着鼓鼓的肚子说。

“好吃,我明天再做给你吃。”伯母又是笑眯眯。

海燕姐换好衣服出来了,上身穿一条蓝底白花的斜襟短袖,下身穿一条宽大的黑色长裤,脚趿一双木屐。她把一条花头巾披在头上,再戴上一顶竹编的斗笠。整个人包得密密实实的,只是露出眼睛和鼻子。

陈涛涛看得一愣一愣的,心想,天这么热,还穿戴这么多。

看见陈涛涛用怪异的眼神看着她们,海燕姐解释:白鹭岛的女人去赶海大都是这样穿戴的。因为太晒,这样可以保护皮肤,也好看。她们的服装与福建惠安的女人穿戴相似,所以,有人叫她们“惠安女”。

陈涛涛穿着绿色的沙滩裤。海燕姐也给他一顶同样的斗笠,他摆摆手说:“我不要。女孩子才怕晒黑,我长得这么白,才不怕呢!”

“戴上吧,海边的太阳很毒的,会把你这个小白脸晒成黑包公,天一黑就不见你的影子了。到时啊,你爸爸认不出他的小白脸儿子。”陈海鸥一边用花布包脸,一边嬉皮笑脸地说。

三姐妹的穿戴都相似。

海燕姐背着一个竹编的篓子。陈涛涛手里提着一个塑料桶,把手套、抄网等放在桶里。

四人又来到昨天去过的那片海。这时潮水全部退了,露出密密麻麻、连绵不断的海底红树林。

海水退去哪里了?还有比海更大的地方吗?怎么装得下那么多海水?红树林是怎么长在海底的?陈涛涛的脑海里又跳出很多疑问。他迫不及待地从海堤上下来,走到海滩上,跑到红树林边。海燕姐从后面跟着他跑,叫他不要着急,别摔着了。

陈涛涛解下木屐,扔进塑料桶里,光着脚丫冲进红树林里。

海燕姐急忙制止:“涛涛,穿上木屐,别给树根刺伤脚!”

红树有高有矮,高的有几层楼那么高,矮的还比不上陈涛涛高。树上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你追我赶似的,好不热闹。

红树的根系特别发达,深深地扎进海泥里。伸出地面的树根高高突起,盘根错节,纵横交错,千奇百怪,像根雕。树根的颜色都是深色,黑色、墨绿色、褐色。

海底淤泥是黑色的,踩上去感觉软绵绵的。海底淤泥有些地方是干的,有些地方是湿的。有些地方的淤泥还没有完全干透,窝着一洼一洼的水,里面的小鱼小虾游来游去,还有螺、蛤等。

红树林的海底世界原来是这样的,陈涛涛心想。他很兴奋,左瞧瞧,右摸摸。海燕姐怕陈涛涛乱走,叫他紧跟着她,她带他探秘红树林。她如数家珍,告诉陈涛涛,哪是寄居蟹、鼬耳螺,哪是绿螂、皱纹文蛤等。

“这个像手指形状的是白骨壤的呼吸根,这是秋茄的板状根,这是桐花树的支柱根和膝根。涛涛,你猜桐花树有多少条支柱根?”

陈涛涛猜不出,数了数,有30多条支柱根呢。

“你看,这些树干那么多,这些根就像三脚架一样支撑着树干,也挡住了风浪,守护着海堤。所以呀,红树林又被叫作‘海岸卫士’。”

桐花树绿色的叶子上有很多白色的颗粒,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晶莹剔透。陈涛涛叫海燕姐快过来看,问她是什么东西。她说是盐。陈涛涛又问是谁撒上去的?

“没有谁撒,是它自己分泌出盐的。”海燕姐说。她拿下一把盐,放到陈涛涛嘴里,叫他尝尝,味道怎么样。

“咸!”陈涛涛赶快吐出来,“奇怪,树叶怎么会长盐呢?”

海燕姐说:“海水是咸的,盐度高,红树生长在海水里,吸收了盐分。你刚才看见桐花树的根了,具有超强的‘拒绝’盐的本领。红树再厉害,还是有一些盐分进入树的身体。太多盐进入树,树会活不下去的。怎么办呢?桐花树想到一个好办法:把盐从树叶中分泌出去。白骨壤、老鼠勒等红树种也用这种方法分泌盐呢。”

“哇,红树真聪明!”陈涛涛鼓掌。陈海鸥偷笑他。

“是的,红树生长的环境很恶劣,只能想方设法抵抗、化解,聪明的树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海燕姐说。

红树林里的鸟好多,有红嘴鸥、白鹭鸟等。鸟们或停在树梢上,或在树枝间飞翔,或在滩涂上觅食。一只白鹭鸟从红树的顶上飞下来,到树林底下的水洼里觅食,用又尖又长的嘴巴在泥里探。很快,一条小鱼在它的嘴巴里摆来摆去。一会儿,白鹭一只脚独立,一只脚弯曲缩在腹部下。吃饱了,它和同伴又飞到红树林上休息。

陈涛涛看得入迷的时候,陈海鸥突然惊叫起来:“有海蛇!”

“在哪里?”陈涛涛吓了一跳,赶紧爬上旁边的树,抱着树杈,双腿紧紧夹住树干,怕掉下来。

“咦,有一股尿腥味,是谁尿裤子?”陈海鸥望望树上的陈涛涛,嘻嘻笑道,“是你吗?”

“我……我没有。”陈涛涛的双腿夹得更紧了。

“涛涛,你不用害怕,没有海蛇,快下来。海鸥哄你玩的,”海燕姐又骂海鸥,“涛涛是客人,不能这样没礼貌!”

陈涛涛从树上爬下来,想起刚才怕成那个样子,有些不好意思,又有点恼陈海鸥捉弄他。

“陈涛涛,为了弥补刚才吓你两大跳的损失,本鸥告诉你一个秘密,”陈海鸥叫陈涛涛伸过头来,然后神秘兮兮地说,“我听大人说,红树林里有神灵。神灵神通广大,要是能找到他,你提什么愿望他都会帮你实现!”

陈涛涛说:“哇,这么好啊!我也要找到他!你见过吗?”陈海鸥说没有见过,陈涛涛就说,“你不是又骗我吧?”

“你爱信不信!”陈海鸥说,“反正我说给你听了,别怪我不告诉你。”

陈涛涛感觉脚底有点痒,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动。他挪开脚,低头一看,哎呀,是一只招潮蟹!招潮蟹很机灵,趁机逃跑了。海燕姐见陈涛涛站在原地不动,叫他赶快去抓它。

刚才愣愣的陈涛涛马上反应过来,猫着腰,跟着招潮蟹追。海底泥有些滑,他摔了一跤,手脚、衣服都沾满了海底泥。他赶紧起来接着追,招潮蟹跑得很快,把他拉开一段距离。一会儿,它转过身也盯着陈涛涛。

招潮蟹的两只眼睛高高竖起,像火柴棒一样。两只螯相差很大,小螯很小,而大螯有身子一半那么大,有特别的图案,珊瑚红色,很鲜艳,螯尖是白色;大螯摆在前胸,像武士的盾牌,也像一把大提琴。

陈涛涛与招潮蟹,你瞪我,我盯你。它好像看出涛涛是“新手上路”,故意当着他的面,慢悠悠地用小螯把一条刚抓到的小虾往嘴里送。

又一只招潮蟹从洞里钻出来。跟刚才那只招潮蟹不同的是,它的两只螯大小相同,都很小。海燕姐说:“这是母招潮蟹,有大螯的那只是公招潮蟹。快捉呀!”

这只母招潮蟹不像公招潮蟹那样张牙舞爪,显得可爱多了。陈涛涛壮起胆子,转身向它伸出手。公招潮蟹发现了,扔下没吃完的小虾,爬到母招潮蟹面前。公招潮蟹向涛涛舞动大螯,做出“招潮”的动作。好像在说:抓我呀,本蟹跟你玩!见陈涛涛不动,大螯舞动得更厉害了,像是在恐吓他。

“快捉呀!”陈海鸥发现了,也在旁边催促陈涛涛。两只蟹不断地挥舞着螯,向陈涛涛示威。怎么捉?他不知道怎么下手好。

公招潮蟹先进攻,爬到他的脚面上,挥动大螯钳了他一下。“啊哟!”陈涛涛叫起来。它趁机赶快逃。陈涛涛被激怒了,又跟着追。公招潮蟹跑得很快,陈涛涛没捉到。

陈涛涛去追母招潮蟹,好不容易追上,伸手就要抓。母招潮蟹好像后面长着眼睛,回转身,挥动两只螯。逃走的公招潮蟹又回来,两只招潮蟹一左一右钳住他。陈涛涛痛得嗷嗷叫,血流出来了。海燕姐走过来,给他包扎伤口,叫他不要再捉了。

陈海鸥伸过手,很熟练地把母招潮蟹抓起来,放进背后的篓子里。接着,她不费吹灰之力就抓住公招潮蟹,高举着它,叫道:“陈涛涛,本鸥给你报仇啦!”

陈涛涛好懊恼,没抓着招潮蟹,还被它钳了,好失败啊!

“涛涛,你不要气馁,第一次捉螃蟹是这样啦。我教你怎么抓……”不等海燕姐说完,陈涛涛说:“不抓了,我去看红树林。”

在红树林里,抓螃蟹,抓小鱼小虾的人不少。海岛人身手敏捷,收获满满的。满地跑的螃蟹,水里游来荡去的小鱼小虾都差不多被抓光了。

陈家三姐妹也抓了不少鱼虾,陈涛涛羡慕极了,又心动了。他看见一只海虾,在水洼里跳来跳去,便跟着追。海虾跳得很快,好像跟他捉迷藏,故意对他瞪眼,戏弄他。想起被招潮蟹钳过,陈涛涛又气又恼,不想跟海虾玩了。

海燕姐蹑手蹑脚跟在海虾后面,瞅准时机把它按住,叫陈涛涛抓起来。陈涛涛就这样抓住一只虾,实现了零的突破。虽然是在海燕姐的帮忙下抓的,但好歹也是经过自己的手,把它逮住的哟。

陈涛涛把海虾扔进篓子里,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练习,自己亲手抓,不要别人帮忙,不再让陈海鸥看扁。

一个男孩正弯腰弓背用耙子耙海底泥,海燕姐看见了赶忙上前制止他:“陈佑仔,我说过多少次了,不能用耙子在红树林里耙东西,这样会伤了红树林的根!要像我们一样徒手捡鱼虾蟹。”

那个叫陈佑仔的男孩年纪跟陈涛涛差不多,光头,短裤,赤脚,上衣解下来绑在裤头上。脸上、身上都沾着黑色的海泥。

“海燕姐,我的心比针还细,不会伤着红树根的。”陈佑仔讨好地说。

“不行!赶快把耙子收起来!不准再耙了!”海燕姐抢过陈佑仔手里的耙子,从自己桶里抓了一把鱼虾,放进他的桶里。

“这些鱼虾拿回去煮汤给你妈喝!”

“谢谢海燕姐!”陈佑仔摸摸光溜溜的头,不好意思地提着桶走了。

海燕姐冲着他的背影喊:“记住啊,以后不准再带耙子在红树林里耙东西了!”

责编:林枫炀

作 者 简 介

陈华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作协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委员、湛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获“全国十佳教师作家”荣誉称号。文学作品具有浓郁的“海味”,散见于《人民日报》《儿童文学》等近百家报刊。已出版《鹭舞红树林》《七彩珊瑚》等近20部文学专著。长篇小说《海边的珊瑚屋》获叶圣陶教师文学奖、首届广东好童书奖,被称为“海洋儿童小说的南方标杆”;《暖暖》获第五届海峡两岸新媒体大赛优秀奖;连续三届在“读友杯”全国短篇儿童文学创作大赛获奖等。长篇纪实文学《竺可桢:中国气象学之父》(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入选中央宣传部2023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长篇小说《跨海巡洋》入选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图书(室)推荐书目”,《地火》《琼花》入选全国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等,《竹魂》入选广东作协庆祝建党百年十部重点红色题材作品。《最美的康乃馨》入选《中考热点作家作品阅读精编》等,《啄着阳光的鸽子》等美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