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融合之路”

2024-08-13邹俊熹

少男少女·小作家 2024年8期

编者按

2024年2月24日,粤港澳大湾区小学生诗歌季·人文湾区青少行之“小眼睛看大文化——小作家走访广东文化高地”活动走进广州艺术博物院,广东省小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基地小翎文学坊的40多名小作家,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之旅。

广州艺术博物院宛如一朵灿烂的巨型木棉,悄然绽放在广州塔旁。小作家们带着藏宝试卷,在老师和广东知名画家的带领下,走进了一个个展馆,欣赏了一件件珍贵的艺术品。在这场视觉盛宴中,小作家们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了艺术的无穷魅力。下面,请欣赏他们的得意之作!

2024年春天,小翎老师带领我们去参观一座非常宏伟的建筑,它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艺苑路198号,占地面积达到了惊人的3万多平方米。没错,它就是新开启不久的广州艺术博物院。

广州艺术博物院的建筑主体以“水中盛放的木棉花”为主题,为什么要用这个主题呢?哦,原来是为了凸显岭南风格和广州地域特色。走进博物院,圆形大厅中间的白色墙上挂着一幅红色的大海报,上面写着“融合之路”几个大字。虽然我不懂其中的深意,但这几个字看上去很有冲击力,很壮观。

随后,我们跟着老师参观了四个展厅,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博物院一楼的“塔高水长——中国美术馆藏美术精品展之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展馆中的《长征组雕》作品。其中,红军长征时“爬雪山”的雕塑最令我震撼。虽然那组雕塑看上去普普通通,甚至创作者都没有使用华丽的色彩,只使用了单一的灰色,但它传递给我的却是一种“红军不怕远征难”的信念。我在这组雕塑前认真观察,发现雕塑中有一只高高举起的手。听了小翎老师的介绍,我才知道,原来是有一名战士在爬雪山的时候抵不住寒冷,被冻死在冰雪之下,但是他的手中还握着一块大洋和党费证。这个场景,让我体会到了这名英勇的战士的坚强信念。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正是有了像他这样千千万万无畏的战士,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在其他展馆里,我们还观赏了中国历代名画,学习到了不少美术知识。广州艺术博物院中收藏了古今名家的中国画、油画、雕塑等作品,凝聚着我们老祖宗的千年智慧,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回到大厅,再次看到“融合之路”这四个大字,我才真正明白了其中的深刻含义。今天真是不枉此行!

责编:黄嘉晖